中国最大的监狱——青海省西宁监狱:从工厂到禁闭之地

诺言的卿史录 2024-07-26 13:56:53

因监狱的特殊性质,它在大众眼中是神秘的、冰冷的、高不可攀的,外人难以窥见其庐山真面目。

广袤的青藏高原上,就有这样一座特殊的监狱。

它本是上海的劳改工厂,却在时代的浪潮中起起伏伏,最终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监狱,关押在这里的,都是“历史反革命”和穷凶极恶的罪犯。

这座从工厂里诞生的监狱,就是青海西宁监狱。

从工厂到令人退避三舍的禁闭之地,西宁监狱经历了哪些风雨?如今的它,又是什么样的呢?

一、从劳改工厂到禁闭之地

距离西宁市以西的38公里处,有一栋森然的建筑。

这里竖着又高又厚的围墙,门口处的铁门高大耸立,散发着幽幽冷光,将外部世界的繁华生生隔开。

这里,是中国最大的监狱——西宁监狱。

西宁监狱并非诞生起就是监狱,它是由一家劳改工厂改建而来的。

这家劳改工厂叫上海劳动机械厂,对内称“上海第一劳动改造管教支队”。

它建于1952年,负责收纳上海地区的“反革命派”和各种刑事罪犯,主营业务是生产手工具和机床。

因工厂管理严格,囚犯们给力,劳动机械厂的规模逐渐扩大,产能迅速提高,产品质量又稳又好,在市场上颇具竞争力。

既可以改造罪犯,让他们通过劳动洗心革面,又能培养劳动力,创造经济效益,可谓是一举数得。

但是,上海的面积就这么一小块儿,任由劳动机械厂继续扩大规模,难免会挤压到其他企业的生存空间,不利于上海的长远发展。

于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中央公安部和上海市委决定“拆分”劳动机械厂。

之前说过,劳动机械厂主要生产机床和手工具。

这次拆分,厂里所有生产机床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全部迁出上海,手工具业务则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在上海,一部分迁到青海西宁。

西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是青藏高原的门户。这里地广人稀,工业基础薄弱,是毛主席划分的“三线地区”,亟需建设发展。

而且,按照当时的产业布局结构来看,我国的主要工业多集中在沿海的大城市。

内陆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连工业的边都摸不到,一些地方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发展极其不平衡。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工业发展也同理。在这种情况下,中央作出了调整工业布局的决定,把工业资源往经济欠发达的三线地区倾斜,打算用工业带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

所以,中央和上海市委作出迁往西宁的决定,完全是响应国家政策。

7月,从劳动机械厂分出来的人员组成西宁劳改支队,从繁华的魔都搬到青海西宁。

因时间紧张,劳改支队不仅要一边搬一边安装机器,还要在青海劳改局的新生通用机械厂和木工厂旧址的基础上修建新厂。

新厂一修完,马上投入生产。至此,青海第一家劳改企业,正式在西宁扎根。

起初,因担心青海劳改局没有管理经验,西宁劳改支队还是归上海劳改局管。

直到1970年,西宁劳改支队完全融入当地,劳改模式取得极大成功,上海劳改局才将其移交给青海劳改局。

移交过去的除了生产设备之外,还有干部员工及其家属、罪犯等。

1971年,“上海市西宁劳动管教支队”更名为“青海省第一劳动改造管教支队”。

十年后,这支扎根大西北的劳改队伍又有了新的名字:青沪机床厂。

青沪机床厂成立后的十几年里,助力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国家的三线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它改造着一批又一批刑事罪犯,赚钱改造两不误。

以它为圆心,往日寂寥的青藏高原,每天都有机器的隆隆声——这是时代巨轮路过的声音。

1994年,国家颁布了《监狱法》,进一步明确了监狱工作原则。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青海省第一劳动改造管教支队和青沪机床厂“分家”,更名为“青海西宁监狱。”

后来,青沪机床厂因经营不善而破产,被一家公司收购重组。

西宁监狱则在司法体制改革的浪潮下,将原化隆监狱和塘河监狱并入自身,一跃成为青海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监狱。

2004年,完成合并的西宁监狱正式投入运行。至此,它完成了从劳改工厂到禁闭之地的转变,掀开了一个新的发展篇章……

二、日新月异的西宁监狱

西宁监狱位于西宁市以西,占地超千亩,关押着数千名重刑犯。

监狱的大门是一扇几米高的大铁门,大部分时间都关着。

森然的铁门隔绝了监狱和外界,偶尔路过的人虽然好奇,却不敢多看一眼,只能在心里默默揣测:铁门之内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在大家的印象里,坐牢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牢里的犯人不仅没有自由,还要遭受非人折磨,辛辛苦苦地工作,每天累成狗,吃不好也睡不好。

那么,监狱生活真是这样的吗?

其实,监狱生活并非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惨。监狱里是没有自由,但也不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狱。

这里没有严刑拷打,酷刑折磨,监狱管理人员都是按规章制度办事,不会虐待囚犯。

虽然,刚成立时的西宁监狱因为缺钱,基础设施确实是有点破,经常沙尘漫天的,但监狱翻新之后,情况就大大改善。

逼仄阴暗的“鸽子笼”没有了,取而代之的窗明几净的宿舍。

据监狱工作人员介绍,宿舍内务是按照军队标准来的,被子都叠成了“豆腐块儿”,桌子上纤尘不染,干净整洁。

除了宿舍之外,食堂也是一大亮点。西宁监狱实现了厨房“无刀化”,切菜和切肉都用专门的机器。食堂的墙上还挂了一块牌子,上面是排班表和每周菜单,什么时候吃什么菜,一目了然。

这些菜都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食物量标准制定的。其丰盛程度肯定比不上外界,但补充日常营养、填饱肚子却是绰绰有余。

当然,这些生活设施的调整只是锦上添花,监狱的重头戏还是改造。

起初,西宁监狱对待犯人是强制劳动。但现在,它奉行的是“惩罚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以心化心,把人性化关怀贯彻到每一个改造环节里。

监狱里的狱警,除了要监督罪犯劳动,还要对他们进行普法和“再教育”,帮助他们掌握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

为了让犯人诚心悔改,西宁监狱还时不时地举行家属探亲活动,用亲情感化犯人,得到了一致好评。

在这种人性化的改造方式下,西宁监狱的教育改造硕果累累。

“现代化文明监狱”、“先进集体”、“省一级单位”等荣誉挂满了一面墙。

如今,西宁监狱依然是西北,甚至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大监狱。在这里,狱警认真地对待每一位囚犯,帮助他们重新做人,获得新生。

这种人性化的改造方式,不仅体现了我国现代监狱制度的进步性,还反映了我国司法的人性化理念。

希望这里的囚犯能好好接受改造,也希望监狱外的人时刻管束自己,不要突破法律的红线,好好做人。

参考资料:

1、西宁晚报 《晚报为你揭开高墙内的神秘面纱》

2、青海省西宁监狱 百度百科

0 阅读:1

诺言的卿史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