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的薛先生,他曾是奥凯航空公司的一名资深飞行员,拥有丰富的飞行经验。回顾他的飞行生涯,薛先生一直表现优异,但2018年的一起意外事件改变了他的命运。
那年8月,薛先生在执行BK2852航班任务时,驾驶的波音B737-900ER飞机发生了擦尾撬事件。虽然飞机安全降落,但这次事故让奥凯航空对薛先生的飞行能力产生了质疑。
事故发生后,公司迅速对薛先生进行了严厉的处罚:他不仅被严重警告,还被扣罚了绩效工资,并被要求停飞两周接受培训教育。
随后,薛先生被降职、降级,薪水也相应下调。从曾经的机长到被降为飞行学员,这一系列的处罚让薛先生感到不公,他对公司的处理方式提出了质疑,并拒绝接受这一结果。
2019年6月,奥凯航空以薛先生“无法胜任飞行工作”为由,正式终止了与他的劳动合同。薛先生随即向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了投诉,要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奥凯航空不服行政部门的处罚决定,提起了行政诉讼。然而,在2021年4月,北京市法院最终裁定奥凯航空败诉,要求公司为薛先生安排适合其情况的岗位,并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薛先生的胜诉似乎为他赢得了喘息的机会,但奥凯航空并未放弃,随即又提起了民事诉讼,主张在2018年事故后,薛先生不再具备飞行员的资质,因此不应按原有合同支付薪资。
公司认为,薛先生的薪酬应按飞行学员的标准支付,而非每月2.1万元的机长工资。
薛先生的代理律师、重庆捷恒律师事务所的李力律师指出,在这起案件中,薛先生的技术资质是否符合标准、擦尾撬事件是否应由他承担全部责任,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
李律师通过细致的证据组织,成功证明了薛先生具备继续飞行的能力,并且奥凯航空对他采取的降职降薪措施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
“尾撬擦地确实需要评估,才能确定损失的大小和严重程度。”一位航空公司机长向记者表示,“并不是每一次擦地都等同于严重操作错误。” 薛先生也坚决主张,尾撬触地并非是飞行员的个人失误,而是一种偶发性操作现象,尤其是在特定的飞机型号上。
薛先生引用了波音公司关于737-900ER机型的研究报告。根据波音的结论,该机型在降落时偶尔会出现尾撬擦地的情况,这是飞机结构设计的特性决定的。737-900ER机型配备了双位尾翼,用以增强起落架和龙骨的强度,从而在偶尔发生的尾撬触地事件中保护飞机不受损坏。
换句话说,薛先生认为,航空公司依据旧版的飞行手册对他的操作进行评估是有失公允的。那些手册主要适用于波音737NG系列飞机,而他驾驶的737-900ER则增加了新的设计特性,可以应对这种擦地情况。他还强调,奥凯航空并未为他安排必要的复训检查,导致他的飞行执照失效。
薛先生表示,自己在任职期间,月薪可达6万至7万元,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并且具备继续担任机长的技术能力。因此,他要求公司恢复其岗位,并进行复训检查。
然而,奥凯航空对这一判决表示不服,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判决,裁定奥凯航空没有法定依据终止劳动合同,应继续支付薛先生工资。这一判决无疑为薛先生的维权之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重庆捷恒律师事务所的李力律师在接受采访时,深度剖析了这起案件。他指出,这场劳动纠纷揭示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专业技术人员在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必须以技术问题为切入点,组织有力的证据;二是维权过程往往耗时较长,需要当事人做好充分的心理和时间准备。
“薛先生能够成功维权,离不开他对专业技术问题的深刻理解,”李力律师说道。“通过引用波音公司的相关资料,他成功证明了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违法性。”这表明,在技术性强的行业中,证据链的形成至关重要。“一份单独的证据可能无法支持诉求,但当多份证据结合起来时,它们就能形成强有力的证明。”
李力律师进一步强调,维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策略的过程。在劳动仲裁、行政诉讼、劳动诉讼等多个环节中,证据材料的准备至关重要。
“证据链必须环环相扣,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判决。”在这起案例中,薛先生通过专业的技术资料,以及波音公司对特定飞机操作特性的说明,成功建立了自己的证据链,最终使法院认定奥凯航空的行为违法。
薛先生的维权历程不仅展示了飞行员在面对职场不公时的勇气,也揭示了现代劳动合同纠纷中的复杂性。
航空公司在处理员工劳动合同时,除了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外,还需充分考虑到技术层面的专业性,以免误判员工的技术能力,导致不必要的纠纷。
李力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当技术性问题成为劳动争议的核心时,往往需要通过专业证据来进行证明。像薛先生这样的案例,能够成功扭转局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在技术上的优势。”
薛先生的案件也为其他在专业领域中面临类似问题的技术人员提供了借鉴。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并在争议中寻求公平公正的解决方案,是技术人员在面对复杂劳动关系时的有力武器。
主要是你公司废掉了人家的驾照,人家不杠你杠谁,正常辞退,别人还能去别的公司开飞机,你这样不给人活路,肯定上述的。
薛先生估计在奥凯也没前途了
不要以为自己有技术就硬刚,这就是下场,赢了官司又怎样,无非就是多赔钱而已,自己前途尽毁
这次支持公司,飞行员关系这一飞机乘客的安全,这属于重大事故了。
要裁员就裁员,搞那么多小动作干嘛?无非是想少赔点
还是这两年航空市场不景气。早些年飞行员离职航司要打官司
还是高铁安全
2万?飞行员工资不是很高么?两万是扣了培养费的么?
一次就把自己搞臭了,除非能证明飞机降落的时候他突发急病,或者是恶劣天气非人为,官司赢了又怎样。
航空安全是不允许失误的,一次失误可能就是大事故?如果那个类型的飞机有缺陷,那么为什么别人开就没这事。如果当时没有恶劣天气或者乱的气流,你明知道这个飞机有这样的缺陷应该也有过相应的技术培训来规避这样的问题了。
都是看了个标题就开喷的吧,怪不得喷子这么多[吃瓜][吃瓜]
正常辞退其实不会有这事儿
如果是普遍现象,应该大部分飞行员都发生过吧。如果就他一个人发生了,哪怕是设计缺陷,公司违法解除合同也得把他开掉,不然竞争对手一宣传,谁还做这航司飞机啊?
凡是看到是波音俯冲号的航班一律不作选择
739本来就是小短腿,还加长那么多
飞行员?祥子而已
所以我坐飞机的时候都不坐这个型号
行政管理处罚技术人员……啥也不懂啥也不是,基本全由着自己性子来
年薪百万,打个官司才多少钱,
机长月薪2.1w?
想白嫖你呗?
现在是2024年 2018年的事都发出来逼逼 你家刚通4G?
多弄了,尾巴擦破了补上就好用了,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