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三国时期蜀国的命运转折之一,便是关羽的死亡。
作为桃园结义的三人之一,关羽的死不仅对刘备本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更是对蜀国的国运起到了扭转作用。
仅凭刘备举全国之力为关羽复仇这一点,就足以看出关羽的死,是如何深刻影响蜀国命运的。
而且,这种国运的转变还呈现出非常不利的局面。
220年,关羽被杀,筹谋一年之久的刘备,终于按耐不住心中的愤怒,决定实施对东吴的讨伐,时间此时来到了221年7月。
为了给自己的义弟复仇,刘备抛弃了皇帝的身份与责任,举全国之兵攻伐东吴。
而在刘备的行军阵营当中,他将蜀国大部分名将带在身边,并从全国各地征调了70万的军队,浩浩荡荡的开向了东吴。
那么,问题便来了,刘备所带领的70万军队,真的如他所说有70万之众吗?
如果真有70万人之多,蜀汉方面的优势可谓极其明显,可最终的结局却是刘备战败,蜀国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220年,对蜀国来说是极其不平常的一年。
这一年,他们不仅失去了至关重要的精神领袖之一关羽,更是失去了尚书令法正。
双重打击之下,刘备的内心也产生了剧烈的变化,即使221年的称帝,也没有让刘备内心有些许减压。
反倒是同年的张飞之死,又让兄弟之情再次占据了刘备的脑海第一位。
综合考量之下,在关羽遇害一年半之后,刘备终于下定决心,对东吴展开复仇。
于是,221年7月,刘备的大军从蜀汉境内开拔,驶向东吴。
可是,明眼人都知道,刘备打着为关羽关于复仇的旗号,实际上并不是仅仅复仇那么简单。
毕竟,此时关羽已经被杀一年半之多,而且,在关羽被杀之后,刘备还称帝建权。
从时间与登基这两方面因素来看,刘备复仇之举似乎有一些牵强。
可不论何种原因,刘备的复仇之策,还是受到了群臣们的反对。
哪怕连赵云,这个与关羽、张飞感情深厚的主将,都明确提出此时攻击东吴,对蜀国弊大于利。
赵云的地位与话语权,刘备自然要考虑,但他心意已决,任谁也无法改变。
至于诸葛亮的劝诫,虽然历史文本上没有见到诸葛亮的劝诫之言,但诸葛亮也曾指出,如果法正尚在人世,一定会劝住刘备。
就这样,刘备带着蜀汉八大主将,协同程畿、马良等文臣谋士,再加上从北部边防、南中、成都等地区,抽调的70万兵力,开始了东伐。
7月开始的战斗,一直持续到221年年底,此时的蜀汉军队攻击十分有力,各部均按照预定计划完成或超额完成作战任务。
驻扎在秭归时,刘备又重新调整了作战策略。
他将作战部队一分为二,水陆并进,开始向吴军进行包围作战,同时,派出马良联络吴军后方的五溪蛮,共同举兵对抗东吴。
正面战场,刘备安排吴班在平地设营,准备吸引陆逊主力出寨作战,随机围而歼之。
不过,刘备的技艺没有多么高超,反而被陆逊一眼看穿,刘备从正月开始,一直相持到了6月,也没有取得任何战果。
面对这种结局,刘备再一次改变策略,取消是水路作战的部队,将一分为二的军队整合到陆地作战。
绵延数十里的军营,给了吴军可乘之机。
陆逊准确把握了刘备的这一弱点,只要封锁住蜀汉军队的退路,那便可以从陆路与水路发动攻击,一鼓作气拿下刘备。
事实,也果真如陆逊所料一般。
5000东吴军,在朱然的带领之下,猛冲猛插猛打,迅速占领了涿乡,将蜀汉军队的后退之路封死。
同时,潘璋在于蜀军前锋作战时,也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蜀汉方面失去了张南、冯习,以及五溪蛮的首领。
一时之间,蜀汉方面损失的营寨高达40余座,而且,接连不断的战场失利,使得众多将军纷纷向东吴投降,比如杜路、刘宁等。
全线溃败的结局,也使得刘备只能仓皇回逃,在他逃跑的路上,武将傅肜、文臣程畿,纷纷因保卫刘备、拒绝投降东吴,而做了蜀汉的亡将亡臣。
此时,刘备带出的70万大军已然所剩不多,但是,70万的数字,无论是放在三国时期,还是当代,都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庞大数字。
只是,这个数字的水分应该不少。
毕竟,三国时期有夸张兵力的习惯与潜规则,官渡与赤壁之战,所谓的70万、83万大军,实际上也仅仅只有10万、20万而已。
同样,刘备在征集蜀国军队时,数量也不会多了。
除了要留守蜀国各地进行防御以外,刘备能够拿得出手的军队数量,不会超过10万。
但无论数字是多少,刘备的失败还是为蜀汉埋下了祸根。
感性vs理性
刘备说自己知兵,其实从年轻那会就一直打败仗,不过人缘和运气确实牛逼,总能安全逃走还能重新找到落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