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章含之遭婚变,毛主席劝离,她为何不离?

浩波说 2024-12-24 14:59:58

1971年秋,章含之来到外交部工作,天生丽质、才华出众的她曾有过两段婚姻。第一任丈夫洪君彦,虽是自由恋爱,却遭遇背叛。面对丈夫的出轨,章含之碍于面子和其他顾虑,选择了隐忍。

1972年在一次会议中,毛主席当众对章含之发问:"你丈夫早就和你没有感情了,你为何不离婚?"

八方云集赴联大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2758号决议,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毛主席欣然接受联合国秘书长吴丹的邀请,决定派代表团出席本届会议。乔冠华被任命为代表团团长,而才女章含之则担任随团翻译。

代表团成立大会如期召开。章含之因忙于文件而姗姗来迟,会议室内已座无虚席。她不得不借来一把椅子,与几位临时记者一同坐在门外。乔冠华宣布会议开始,当点到章含之的名字时,这位美丽的女士站起身来,向屋内微微躬身。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她的身上。

乔冠华语气不善地问道:"你就是章含之?章行老的女儿?就是你扣了行老给我的《柳文指要》?"章含之倍感委屈,乔冠华的话犹如利剑,让她难堪不已。

原来,章含之的父亲曾托她将一本题赠乔冠华的书送去,但她担心被人误会,迟迟未能送达。乔冠华得知此事后颇有微词,而章含之却成了众矢之的。

联大期间,两人的矛盾愈演愈烈。一天,大会要表决多项提案,章含之需请示乔冠华的意见。然而乔冠华正在用餐,章含之的"打扰"令他不悦。

接下来,无论章含之如何催促,乔冠华总以"吃饭"、"休息"为由推脱。伤心的章含之将方案摔在他面前,泪水盈眶地跑回了房间,暗自发誓回国后就申请调离。

所幸,在秘书的解释和开导下,章含之渐渐理解了乔冠华。原来,此行任务艰巨,加之爱妻刚刚去世,乔冠华的心情也着实不佳。了解实情后的章含之不仅释然,甚至开始对这位领导产生同情。

1972年,乔冠华率团出访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巴基斯坦。一天夜里,章含之按惯例将整理好的会谈记录交给乔冠华审阅。

昏暗的灯光下,乔冠华正独自沉思。他指了指身旁的沙发,章含之会意地坐下。出乎意料地,乔冠华敞开心扉,诉说起内心的苦闷。他请求章含之的谅解,希望她不要放在心上。

两个身处异乡的人,在那一刻达成了默契。章含之感同身受,既理解乔冠华肩上的重担,也感叹他丧偶后的孤寂。她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空气凝固,万籁俱寂,唯有无声的对望。良久,章含之悄然起身,走出了房间。

回到乌鲁木齐后,乔冠华依旧愁云密布。一日,他在宾馆的花坛前驻足,被盛开的大理花所吸引。按规定,乔冠华本不该采摘,但新疆的同志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乔冠华摘下三朵鲜花,分别送给了在场的三位女士,并合影留念。

主席当众话离婚

1972年,中日建交谈判过程跌宕起伏,终于在9月29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结束访华行程,离开北京。

这一外交胜利令毛主席欣慰不已。当晚,他召集参与中日建交的工作人员听取汇报,会议气氛轻松愉悦。章含之作为随团翻译,也在受邀之列。

突然,毛主席将目光投向章含之,语重心长地说:"我今天要批评你,你实在是没出息!"章含之愣住了,不明白主席为何会这样说。只听毛主席继续道:"你丈夫早就和你没有感情了,你为何不离婚?"

章含之哽咽着说:"主席,作为一个女人,离婚面子上挂不住啊......"

毛主席闻言,语气略显严厉:"什么面子?面子能当饭吃吗?你没必要为了面子,委屈自己!"

接着,主席又温和地宽慰章含之:"你既然在感情上受了委屈,就应该勇敢地迈出这一步,不要害怕离婚。你要敢于挣脱枷锁,追求自由和幸福!"

会后,章含之向组织提交了离婚申请。她坦陈了与洪君彦的种种问题,表达了自己的决绝心意。领导们高度重视,给予了大力支持。经过一番周折,章含之终于获准离婚,重新成为一名自由之身。

乔冠华常关切章含之的离婚进展,鼓励她重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人的共同语言愈发多了起来,情愫在不经意间滋长。章含之的婚史和乔冠华的身份,又令这段感情蒙上了一层阴影。流言开始在外交部流传,章含之也收到了所谓的"善意警告"。

一次加班后,乔冠华深夜来电,语气中带着焦虑。章含之顾不得旁人的闲言碎语,匆匆赴约。乔冠华向她诉说了自己的烦恼,两人促膝长谈,直到天明。乔冠华坦言,自己已对章含之芳心暗许,但又担心给她带来麻烦。

流言蜚语

1973年春天,外交部的气氛在悄然变动。对于章含之和乔冠华之间日益升温的关系,局内外的人开始议论纷纷。

1973年3月,菲律宾总统访华期间,章含之日常工作繁忙,凌晨三点钟,任务才告一段落。当她将整理好的工作记录交给值班室时,值班秘书神情焦急地迎上来,告诉她:“乔部长打了许多电话找你,后来的几通电话明显带着醉意,最后一次电话已经掉了。”章含之心生不安,立刻决定赶去乔冠华家里查看。

她到达乔冠华家时,看到房门开着,保姆站在门口,神情不安。进屋后,她看到乔冠华仰躺在床上,嘴里不停嘟囔着什么。她轻轻叫醒他,“我来了,今晚主席会见,一直在大会堂,应该没事。”

乔冠华双眼突然睁开,伸手抓住她的手,口中喃喃道:“你不要离开我。”那一刻,章含之的眼眶湿润了。章含之下定决心,要陪伴乔冠华,走过余生。

坦诚谈婚嫁

一天中午,乔冠华突然匆匆找到章含之,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在一次党组会议上,毛主席亲自指示,要培养女外交家、女大使,并且特别提到,章含之将成为中国的第一位女大使。章含之很清楚,这个决定意味着她将不得不离开乔冠华,长期分隔两地,三年、五年,甚至更久。

面对如此重大的选择,章含之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当她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乔冠华时,那句话如同一颗定心丸:“我不可能去国外,我既然做出了承诺,就会遵守我的感情选择。我不能离开你,如果必须有一个人为了爱情做出事业上的牺牲,那当然是我。”这番话让乔冠华深感安慰,内心的迷茫和焦虑逐渐平息。

1976年,乔冠华的事业陷入了低谷,作为妻子的章含之,眼见丈夫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却从未想过离开。

那段日子,乔冠华不仅肩负着巨大的政治责任,还承受着健康上的隐忧,身体日渐消瘦,常常劳累过度。病痛终于找上了乔冠华,他被诊断出患有癌症。

1982年,病情已经严重,颈部的病灶开始咯血,医生告知他必须尽快通过放射治疗控制病情。

1983年9月2日晚,乔冠华开始咳血,章含之焦急地建议丈夫立刻去医院治疗,但乔冠华似乎早已预感到大限将至,他坚持要等到第二天。

中秋夜,章含之特意买了两块月饼,陪着乔冠华共度最后的时光。深夜三点多,乔冠华突然清醒,虚弱地握住章含之的手,艰难地吐出:“你...我...十年...”

9月22日早晨,乔冠华再度清醒,指着窗外的阳光笑着对章含之说:“真好。”章含之以为丈夫的病情好转,心中一片欣慰。但不久后,乔冠华喝下几口蛋白水后,突然安静地闭上了双眼,像是沉沉睡去。章含之慌乱地求助护士,护士悲痛地告诉她,丈夫已经走到了最后。

乔冠华去世的那一刻,章含之觉得整个世界都崩塌了。章含之曾想将丈夫的骨灰留在家中陪伴自己,然而,朋友们坚决反对,劝她重新开始生活。最终,章含之在东山乡为乔冠华选了一块小小的墓地,16平方米,简单而安静。

0 阅读:10
浩波说

浩波说

欢迎留言交流,你的留言都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