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春手里握着回到2005的钥匙

庹子迟 2025-02-04 17:30:01

我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李宇春和周笔畅再次同台的那一刻,突然想起收到超女决赛投票短信的那年,那时候的感觉其实挺美好的,虽然现在想想有点模糊,但还是给我留下了一些回忆。

电视机里的画面让人忍不住回想起2005年的夏天,那时候的选秀节目没有太多包装,连评委柯以敏说话都特别直接,让很多选手当场就哭了出来。

海选现场总是人山人海,来参加的有学生也有大妈,有人穿着晚礼服,有人穿着运动装,大家都想试试看能不能一鸣惊人。

有些选手唱歌真的很难听,但是评委还是很认真地听完,然后给出中肯的建议,虽然有时候说话确实很毒舌。

那时候的选手都很真实,有人紧张得手心冒汗,有人自信满满结果唱歌跑调,有人被评委说哭了还要坚持把歌唱完。

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面对成千上百的选手,但是他们从来不抱怨,反而觉得这种生猛的场面特别有意思。

2005年的音乐市场还是CD和磁带的天下,周杰伦发行《十一月的萧邦》的时候,很多人都跑去音像店排队买正版。

那张专辑里的歌词都特别走心,像《发如雪》《夜曲》这些歌放到现在都没有过时,甚至越听越有味道。

当时的音乐市场真的很热闹,不光是周杰伦,五月天、光良、梁静茹都发了很棒的专辑,每首歌都能让人记很久。

那时候李宇春的造型在很多人看来都很特别,短头发、中性打扮,但是她从来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在比赛中李宇春总是很自信,她说自己不会伪装,这种态度反而让更多人喜欢上了她。

决赛那天她拿到了352万多票,创造了一个神话,但是她并没有因此变得骄傲,反而更加努力地做音乐。

这二十年来李宇春一直在坚持自己的音乐风格,每张专辑都有惊喜,证明了当初观众的眼光是对的。

2005年的粉丝还不会搞数据打榜,大家就是在BBS和QQ群里聊天,分享偶像的照片和新闻。

投票的时候要发短信,虽然要花钱但是大家都觉得值得,因为想支持自己喜欢的选手。

粉丝们给自己取了很可爱的名字,喜欢李宇春的叫玉米,喜欢周笔畅的叫笔亲,喜欢张靓颖的叫凉粉。

看着现在的选秀节目,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可能是少了那种真实和生猛的感觉。

选手们都有专业的包装团队,每个人都很完美,但是反而让人觉得少了点真实的感动。

评委的评价也变得很客气,生怕说错话得罪人,不像当年柯以敏那样敢说敢当。

2005年的时候网络还不是特别发达,大家更多的是看电视、听CD,生活节奏也没有那么快。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娱乐圈好像更纯粹一些,艺人们更注重作品质量而不是流量。

虽然现在科技发展让生活变得更方便了,但是有时候真的会怀念那种简单的感觉。

看着李宇春和周笔畅在舞台上唱着《17岁》,突然觉得时间真的过得好快,但是那些美好的回忆一直都在。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