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浙江多地出现强烈的对流天气,金华、义乌、开化等地更是出现了猛烈的冰雹天气。一些网友晒出了落地冰雹的照片或视频,可以看出,这次冰雹天气异常强烈,大的冰雹个头超过了鸡蛋,被冰雹砸坏的汽车、建筑物玻璃、蔬菜大棚等非常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1efea4d7c9506ee6e6ba634351ded09.png)
冰雹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大气现象,一般情况下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一是水汽供应:冰雹形成的前提是云中含有充足的水汽。这通常发生在大气中发生强烈对流运动时,例如雷暴云。
二是上升运动:在强烈对流运动的作用下,空气以垂直方向上升,从而将水滴带入云层中。
三是冷却与冰冻:当水滴上升到云层中的较高部分时,温度逐渐下降,导致水滴的温度接近或低于冰点温度。当水滴温度达到冰点温度时,其中的一部分水分会迅速冻结成冰晶,形成一个冰雹的种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598b14a2f35f29ccdf7402b283718e3.png)
四是融化与再冷却:由于强烈的对流运动,冰雹的种子开始下降,经过较温暖的云层部分时,周围的水分开始融化,使得冰雹变为液态。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化后,冰雹再次进入较为冷却的云层,使得冰雹的外层再次冻结,产生更大的冰层。
五是反复循环与增长:冰雹在云中上升和下降的循环过程中,不断经历冻结和融化,同时吸附附近的小冰粒或水滴,逐渐变大、变重。直到冰雹变得足够大,重力无法支撑,最终从云层中坠落到地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b88663597d4546adb69e9ec020f73a0.jpg)
冰雹的形成,需要一系列特定的条件来触发和维持,最为基本的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大气条件:大气中必须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存在,这为冰雹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
2、云层特性:积雨云必须发展到能使个别大水滴冻结的温度,一般认为这个温度范围在-12~-16℃。此外,云的垂直厚度不能小于6~8千米,以保证冰雹的充分液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5f1cad50539b133a6569a8cbaba21c5.jpg)
3、动力条件:要有强的风切变和倾斜的、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一般在10~20米/秒以上。这些动力因素有助于冰雹在云层中的充分运动和增长。
4、水分条件:积雨云内含水量丰富,一般为3~8克每立方米。这是因为冰雹在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来补充其体积的变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6fed4207ed6ac2026a23f962d7b3a7c.jpg)
在我国,冰雹的发生区域相当广泛,但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具体来说,容易发生冰雹的区域主要包括高原、山区以及一些特定的平原地区。
首先,高原地区是我国冰雹发生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青藏高原尤为突出,这里的冰雹日数多且强度大。例如,青海南部、西藏北部和川西高原的部分地区,年均冰雹日数超过10天,部分地区甚至可以达到15至30天。这些地区的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18f55c180b6618d6d99e08f2a2a9234.png)
其次,山区也是冰雹的多发地。天山、祁连山、阴山、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大山脉地区,年雹日数一般都在3天以上,多雹中心甚至可以达到7天甚至10多天。这些地区的冰雹灾害同样不容忽视,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了威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9f3acacfc70a294d9290d95f0b61f97.jpg)
除了高原和山区,一些平原地区也偶尔会受到冰雹的袭击,主要发生在强烈对流天气下。然而,相对于高原和山区,这些地区的冰雹发生频率和强度要低得多。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年均冰雹日数低于1天,这意味着冰雹灾害在这些地区相对较少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5bc762ae0be67afa36285915f9a67ce.png)
值得注意的是,冰雹的发生与季节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在我国,冰雹主要出现在春季、夏季和早秋季节。随着夏季风的进退,多雹区有从南向北、从东向西推移的特点。
冰雹天气发生前有征兆吗?冰雹天气的发生前确实会有一些征兆,这些征兆有助于人们提前感知和防范。比如:
雷声特征:冰雹云通常是两块或几块浓积云相对运动后合并发展而来。在这样的云中,闪电的各部分发出的雷声和回声混杂在一起,听起来会有连续不断的感觉。这种“拉磨雷”是冰雹来临前的一个明显征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ba2415e13820ecbe9f91c4c5560ad50.gif)
温度变化:在冰雹季节,如果早晨的天气比较凉爽且湿度大,而中午时太阳辐射强烈,导致空气对流旺盛,那么这种条件容易促使积雨云的发展,进而可能形成冰雹。
风向与风力变化:冰雹发生前,常常伴随着大风的出现,并且风向变化可能非常剧烈。特别地,如果连续刮南风后,风向突然转为西北或北风,且风力逐渐增大,这通常预示着冰雹的即将来临。
云的状态:云的形态和颜色也是判断冰雹是否即将发生的重要依据。当空气对流极为旺盛时,云块会发展得非常迅猛,好像浓烟一般直往上冲,云层上下前后翻滚。这种云极易产生冰雹。谚语“不怕云里黑乌乌,就怕云里黑夹红,最怕红黄云下长白虫”正是对这种现象的形象描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d0d2de07add9b587211a8812d9bb50a.png)
闪电特征:冰雹云中的闪电大多是云块与云块之间的“横闪”,这表示云中正在形成冰雹,且过程进行得很剧烈。因此,人们常说“坚闪冒得来,横闪防雹灾”。
需要注意的是,冰雹天气的发生前确实会有一些征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征兆并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每次都会出现。因此,在预测和防范冰雹天气时,除了观察自然征兆外,还应结合气象部门的预报和预警信息,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