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中你是否害怕不被人认可,而一味地专注满足他人需求?你有没有停下来考虑过,作为关系中的一方,你需要什么?换句话说,健康的人际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
我一直是那种总是努力取悦他人的人。在我的生活中,我总是把他人的需求放在自己之前,不断地寻求他们的认可和接受。这种行为模式,我知道,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图片来源:《女心理师》
01
「不」字好难说出口
记得有一次,我的朋友们计划了一个周末聚会。尽管我那周已经排满了工作,感到筋疲力尽,但当他们问我是否能来时,我立刻答应了,我害怕拒绝他们的邀请会让我显得不友好或者是不合群。
聚会那天,我疲惫不堪,但还是强打精神,准备了食物,参与了所有活动。我不断地确保每个人在聚会上都能开心和舒适,最后导致几乎没有时间去关注自己的感受。这种模式在我的工作中也很常见。我总是接受额外的任务,即使这意味着我必须加班到深夜。我害怕说「不」,担心这会影响我的职业形象,或者让我的同事和上司失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意识到这种行为对我的影响。我总是忙于接受他人的请求,在人际关系中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不考虑自己的需求,这让我经常感觉到很累。然而,当我不断忽视自己的需求时,在一声声「没关系」中,心中的不满也一点点累积成为了怨恨。但我知道这些负面情绪都是不对的。我开始意识到,我需要学会设定界限,学会拒绝,但这对我来并不容易,我也担心会变成一个「不好」的人……
02
如何清晰有效地传达你的需求无论你是否认为自己是一个讨好者,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感到满意。以下的 4 种沟通方式可以尝试:◍ 在你表达自己的需求后,不要为此道歉。相反,可以感谢他人倾听并尊重你的请求。◍ 清晰的告诉大家,什么样的做法是可以的,而不仅仅是什么行为是你觉得不舒服的。你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能以这种方式做,我会很高兴(包括具体的行动指导或细节)。」◍ 对更少但更重要的请求说「好」。推迟或拒绝那些不重要的、非紧急的请求。你可以这样说:「我可以先帮你做这件事,但其他请求我暂时不能帮你,但我可以告诉你另一个可以做这件事的人。」◍ 把别人提的要求推迟到以后。这是在你不想拒绝他人的请求或失去潜在的机会的好办法。你可以这样说:「我很愿意陪你一起去,但是我这周有点忙,下周陪你去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