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是怎样从一个“光灰”的城市,蜕变成国家卫生城市的?

邓眼看世 2024-12-20 04:54:38

历史上的武汉市为什么有“光灰”的城市之称呢?2010年底,有武汉的唐姓市民实名给《武汉晚报》寄来一封投诉信,信中的内容是希望《武汉晚报》的记者能抽空到后湖去看一看,说尤其是在起风的日子,后湖那个区域漫天飞舞的都是灰尘,人走在路上,鼻孔里都是渣土的味道。如果说之前的蚊子还可以用蚊帐来对付的话,现在的灰尘简直是无孔不入。家里每天都不得不紧闭门窗,而他家妈妈每天要拖地两遍,如果要抱孩子到外面去玩都需要下很大的决心。读者说家门口就从没见过洒水车,每天晚上总有一辆接一辆的渣土车呼啸而过,灰尘把行道树都弄得灰头灰脸。

该读者呼吁,后湖地区有10万居民居住,谁能够还他们的青天绿地?《武汉晚报》接到投诉后,马上派记者实地采访,才发现汉口后湖地区一带集中了大大小小近30家汽车维修店,这些维修店同时兼营洗车业务,但维修店老板后来才发现,洗车生意比维修生意好得多,相当一部分维修店老板就调整服条功能,洗车为主业,维修为副业。于是生意比较好的维修店一天可以接单洗40台车的洗车服务业务。由于那个年代后湖地区还有多条无人洒水道路存在,北风一吹,道路上的灰尘被卷起四处飞舞,绿树变成灰树,家家户户都只得紧闭门窗抵挡飞舞的灰尘与垃圾。

“光灰之城”的名头最初只是指汉口后湖地区的这个居民居住区,后来竟然“莫名其妙”的变成了整个武汉市被外界打上了“光灰之城”的符号。当然由于武汉在那个年代正处在城市基础设施大建设的阶段,被誉为“基建狂魔”城市的武汉同时段有10000个以上的工地都在开工建设,而且还有9条地铁线路也在建设之中,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等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出现了雾霾现象,影响了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武汉的工业和交通发展也带来了大量的污染排放,而对环境的保护措施又相对的滞后,这就导致了空气质量恶化。

武汉市政府为了改善城市的卫生面貌,进而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就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当成一项重要的政务来齐抓共管。武汉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首先建立健全爱国卫生组织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并通过健康讲座、义诊咨询等活动,提高市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并着力改善城市环境卫生,确保公共场所的清洁和秩序。保护和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大大提升城市的生态质量。在保障市民的健康安全;确保市民的饮食安全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效防控疾病‌方面采取了多项具体措施,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卫生水平,也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武汉市还全面推进智慧城管建设,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建筑弃土运输车和生活垃圾运输处理智能化管理。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实行高标准管理,确保环境卫生大为改善‌。在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改善‌上,武汉实施了“拥抱蓝天”行动计划,空气质量显著提升,使武汉市的空气优良天数从2013年的160天增加到2023年的289天‌,将美丽的蓝天白云还给了江城1000多万市民。而且武汉市还启动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方案,市民们养花种树成为了一种时尚,使城市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9.91平方米增加到15.01平方米,实现了500米内见绿见园的目标‌。

通过这些措施,武汉在2014年首次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并在2017年蝉联该称号,2021年和2023年通过复审。此外,武汉还在健康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武汉市除了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外,还创建“千园之城”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2018年,武汉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该评价体系更为严格,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例,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指标是不低于14.8平方米,而武汉市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9.91平方米增加至15.01平方米,达到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武汉已经从卫生城市迈向了健康城市。

0 阅读:0

邓眼看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