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商鞅变法在秦国成功实施以来,古代封建社会历朝历代施行的几乎都是法家思想。
很多人把封建社会的很多问题,说是儒家思想导致的。
其实自董仲舒后,那些都不是纯粹的儒家思想了,为什么这么说?
举个例子:在深圳,现在最多的餐馆就是湖南菜餐馆,非湖南人会说,今天咱去吃湖南菜,但湖南人一定会说:那都是针对广东人改良过的,不是正宗的湖南菜。
小编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法家思想中的“驭民五术”才是封建社会百姓苦难的根源,这五术分别是:愚民术、弱民术、贫民术、疲民术、辱民术。
单听名字,就让人毛骨悚然,而其著作《商君书》更是上位者必读、百姓禁读的书。
了解《商君书》,猛戳下面链接:
为什么《商君书》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禁.书」?
而儒家一直主张的是“藏富于民、以民为本”的治国方略,孔子很早就提出“足食”、“富而后教”、“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主张。
《论语》讲: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那么是谁最早把这一治国方略实施下去并成功的呢?
目前的资料看,当属有着华夏第一相之称的管仲,管仲是什么“家”?应该是好多家:道家、儒家、法家、兵家,甚至是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等等,怎么说都不为过。
齐桓公问管仲:如何才能实现霸业?
管仲说:要遵天道而行。
齐桓公抬头看了看天说:什么是天道?
管仲说:天道不在上面,而在下面。
齐桓公说:说人话。
管仲说:所谓天道即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管仲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才能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说实话,那个时候,如果他们想得天下,也是易如反掌。
管仲坐上相位之后,便开始一系列的改革,而改革的核心思想就是“以民为本”。
在《史记》的《管晏列传》中记载: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简单说就是:老百姓想要的,就顺着去执行;老百姓不想要的,就去除,也就是要顺应民心。
而不是去封、去堵,甚至是去对抗,不听话就说你有病,送你去医院。
管仲深深明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道理,所以他提出: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简单理解就5个字:民富则国强。
这就是管仲的治国方略与后世封建王朝不同的地方,尤其是与《商君书》“驭民五术”截然相反的地方。
他们认为的是国富才会民强,甚至民不能太强,否则危及他们的统治地位、削弱他们的特权。
而管仲则认为:只有“藏富于民”,国家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富裕,才会变得强大,才能长治久安。
所以,管仲制定的政策也遵照这一思想,比如他废弃不合理的“井田制”,推行「 相地而衰征」赋税政策,极大提升农民开垦、种植土地的积极性。
配套的,管仲又推大力推广“铁铸农具”的措施,以提高生产力.
推出“准平制”的制度,用来平衡粮食价格,即“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轻重敛散之以时,则准平……故大贾富家不得豪夺吾民矣。”
简单说,就是一旦粮食大丰收导致粮价过低,国家就会用高于市场价的方式收购粮食。
一旦粮食减产导致粮价过高,国家就会用低于市场价的方式出售粮食。
这样就避免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也避免商贾富豪借机掠夺百姓财富,以免出现饥民、流民现象。
在发展农业的同时,管仲在商业治理上也可谓是得心应手。
他首创了“官山海”政策,即“盐铁专卖”制度。
在“盐”领域,管仲的做法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
也就是官府把控收购、运输、销售环节,生产制造环节则由百姓自主完成。
500年后的西汉,桑弘羊和霍光也就此展开激烈讨论,也就是著名的《盐铁论》。
而桑弘羊的策略是专营,也就是生产、运输、销售等所有环节都由国家完成,很明显,这和管仲提出的专卖有很大的区别。
即便如此,《盐铁论》还是被后世所传颂。
管仲政策的好处是:既能让民众从“盐”中获利,又能避免“盐”这样的暴利行业会催生民间商贾富豪,能进福布斯排行榜那种,这对国家其实是潜在威胁,尤其是“润”出去的那些。
在“铁”领域,具体做法是“国有、民营”,即国家控制矿山资源、铁器的定价权及统购统销权。
而民间拥有“冶铁”权,然后官私分成:“量其重,计其赢,民得其七,君得其三”,也就是国家抽水3成。
这样,增加了百姓的就业岗位,提高了百姓的冶铁积极性,也让百姓更加富足。
要知道,冶铁提升了,不单单是富裕问题,还能提高生产力,更重要的是提升军事能力,否则齐国怎么能称霸呢。
在国家治理方面,管仲实施的是“以法治国”,也就是“法治”,注意,是“法治”不是“法制”,这有本质的区别。
他提出: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治世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
也就是说,用法律法规来约束所有人,不管是官还是民、贵还是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网上动不动就有博主讲:1215年英国就要求国王也要遵守法律了,成为了法治的起源;1689年10月,英国就讲人人平等了;而我们华夏只能吹嘘莫须有的四大发明,诸如此类的。
那是他们真的没有好好读咱华夏历史!
管仲说:君有三欲於民。三欲不节,则上位危。三欲者何也?一曰求,二曰禁,三曰令。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你想要的不能过多,从一年30开始,年年涨,很快就涨到一年400多了,那百姓就不愿意给了,结果就是你连一年30都拿不到。
你的禁令也是一样,合理的禁止可以,不能这也禁、那也禁:秸秆不让烧、自己养的猪不让杀、自家院子里不让熏腊肉、过年不让放鞭炮......
长此以往,就会适得其反。
同样,命令越来越多的时候,就有点苛政的意思了,甚至是朝令夕改,说好的15年,然后改20年,上了手术台了开始加价,这样就会失去公信力。
这就是治理智慧,后世称之为:取之予民。没错,不是“取之于民”,而是“取之予民”。
这也就是《道德经》讲的: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国家的财富来源于纳税者,如果纳税者没有钱,国家怎么可能富裕?真的单靠罚款就能支撑国家发展吗?
天天要刺激百姓消费,得先让他有钱消费才行啊。
那么,这样的藏富于民的政策有没有弊端呢?当然会有,比如会导致贫富差距加大。
管仲是怎么做的?
管仲说: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
简单说,不要担心天下没有财富,而应该担心财富的分配问题。
也就是说,2000多年前,管仲就知道了,那不是经济问题,是分配问题,是分配问题,是分配问题。
老百姓创造了天量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却都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甚至已经转移到齐国之外的国家,哪里还有消费?百姓哪里还有努力的积极性?
管仲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管仲说:散积聚,钧羡不足,分并财利,而调民事也。
具体措施就是把社会上积聚的财富分散开,同时,通过向有钱人征税、加大社会福利等形式,来调节社会的财富不均,避免少数人拥有过多的财富。
为此,管仲提出了“雕柴画卵论”,什么意思呢?
就是富人要在“柴”上雕花、在鸡蛋壳上花花,把柴和鸡蛋都做成艺术品,然后再去烧或者是吃。
甚至将煮一个鸡蛋都分成好多道工序,每道工序再安排专人去做,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让富人消费,高消费、奢侈消费,这样才能为穷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赚取更多的财富。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拉动内需、扩大消费、促进内循环。
其实,就是财富再分配的解决方案。
怎么样?够超前吧?
当然,管仲的治国方略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有兴趣的可以阅读小编的另一篇文章:
丞相鼻祖——管仲,真正的经济学、管理学大师!
所以,管仲才会力压李斯、百里奚、诸葛亮、萧何、魏征、房玄龄、王安石等人,被尊称为“华夏第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