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结局,留给人想象的空间,幻似真、真亦幻,薛芳菲用姜梨的身份做回了自己,不过她的功德圆满似乎仅仅是复仇层面。
编剧又怕伤人太深,补了番外,顺理成章的HE,若用在正片里,不见得就不会挨骂,所谓众口难调。
戏剧具有伪装性,效果比结果来得更重要。“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痛苦往往比欢笑更刻骨铭心。
成王叛变失败,死于萧蘅手下,萧蘅总算为枉死的父亲报了血仇。
李相国一家下狱,沈玉容的母亲和妹妹被问罪,这些人罪有应得,也算因果得报。
一生索爱无果的婉宁最终死在了沈玉容的算计之下。
婉宁的哥哥成王带兵驻扎京城郊外,箭在弦上,已准备好逼宫。但是出师造反需要理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没想到,这个出师的理由竟是沈玉容送上的:将长公主的死嫁祸给皇帝,出兵名正言顺。
他这一步,既为自己的仕途添砖加瓦,又可以顺理成章除掉婉宁这块狗皮膏药。自始至终都在借刀杀人的沈玉容,十足的恶毒凤凰男。
他恨自己的出身不高贵,恨权势的碾压,借助兵乱除掉爱他爱得疯狂却又拉他入泥潭的婉宁。
他用真毒药调换了假死药,婉宁对他送来的滋补汤丝毫不起疑心,甜滋滋地喝下了。
毒发后,悲愤的婉宁强撑着去找沈玉容,却看见他抱着薛芳菲。
婉宁心灰意冷地问沈玉容是否爱过她,这句话她同样问过送她去代国当质子的父亲。
婉宁不再对沈玉容抱有幻想,她决绝地借他的手将他所赠的菊花发簪刺向自己。公主因他而死,沈玉容别想洗清自己了,这是婉宁对他的报复。
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死亡,而是停止去爱,当你所爱之人不曾爱你、不再爱你,这是个不小的悲剧,婉宁的一生正是如此。
丽妃和皇帝之间的爱情让人感到意外。
丽妃本是先皇的妃子,先皇驾崩后她留在新皇身边。当时的新皇不过是个儿童,就算丽妃的年纪尚小,她也应该比皇帝大好几岁。皇帝曾说过,感激丽妃曾哄着幼小的他入睡,丽妃笑答她一直喜欢小孩子。
剧里的后宫始终只有丽妃一人,被害的贤妃只出现在故事线里,足以说明她宠妃的地位。
本以为她和皇帝之间是政治婚姻,她需要皇帝宠妃的身份立身,而皇帝需要她背后的季家和姜家辅佐以稳固江山社稷。
成王出兵在即,皇帝为了不让丽妃处于血雨腥风之中,安排她提前出宫避险,但是丽妃执意不走,要与皇帝共患难。
宫宴之上,面对成王的刁难,丽妃主动留下稳住成王,皇帝得以脱身离开。
李相国的儿子李瑾带着死去的婉宁大闹宫宴,双方兵刃相见,成王抓住丽妃要挟皇帝,丽妃自刎,她不愿自己成为皇帝被拿捏的把柄。
属实没想到会在这里磕到纯爱,还是暗戳戳的小妈文学。
而文纪和陆玑,作为萧蘅的左膀右臂,随萧蘅一起去了战场。战到最后只剩下他们三个,敌军源源不断,暗示了这是一场死局。
陆玑为文纪挡了长枪,悲伤过度的文纪情绪上头,一个疏忽身中数箭,只剩下萧蘅一人。
“小孩哥”霸气示爱的名场面终于来了,满身血迹的萧蘅叼着阿狸的玉佩,眼里透出死志:“看我为你杀下这一局。”萧衡的忠义与情爱太拿得出手了,宿命感夺人眼泪。
这个结局未免有些仓促,写死了所有人,就算是在成王策划的兵变中皇帝开始忌惮萧蘅,也不至于卡死萧衡的退路,拿大燕江山开玩笑。
萧蘅在敌军的围攻中看到雪花纷飞,他知道已到了与薛芳菲的约定之期。此时镜头转向身着一身红衣、奔跑在落花之中的薛芳菲。
她如约而至,等待她的心上人如期而归。
一匹白马驮着萧蘅缓缓踏来,可是萧蘅出征时并未骑着白马,这是薛芳菲的现实还是梦境?再看她脸上的哀怨,是不是已表明了萧蘅的结局?
给观众递了大刀再给颗糖,《墨雨云间》想用“菲常萧张”的番外填窟窿,能补好这支离破碎的结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