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不喜欢妻子,却每晚都要同房,妻子怀孕后他却又不想要孩子

莉子史说记 2024-11-28 11:50:12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20年,徐志摩身边的一切都像一幅诗意盎然的画卷,但在这画卷深处,却藏着一道难以平息的裂痕。

身为才子的他,以极端的态度对待妻子张幼仪:不爱、不怜,却又夜夜与她同房,似乎是在完成一场属于传统观念的“表演”。

妻子怀孕后,他冷漠地说出:“这个孩子我是绝对不会要的。”这背后不仅是两人的婚姻悲剧,更是旧社会包办婚姻和新文化冲击的缩影。

诗才与封建婚姻的冲突

1897年,浙江海宁的徐家迎来了一个男婴,他的出生仿佛为这个富商之家带来新的希望。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当地的富商,以精明著称,而母亲则温婉贤淑,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徐志摩的到来,让这个家庭倍感欣喜,他们将最好的资源倾注在他身上。

在他18岁那年,徐家为了延续香火和稳固家族地位,按照传统礼制,开始为他物色合适的妻子。

家族的安排让徐志摩感到窒息,他始终难以接受这样一场完全由父母主导的婚姻。

尽管心里百般抗拒,他依然没有勇气去违背父亲的意志。徐家的父母在众多候选人中,最终选定了张家女儿张幼仪。

张幼仪出身书香门第,性格温婉贤惠,知书达理。从她的成长环境来看,她无疑是封建礼教下的“模范女性”。

她的一举一动都体现出的端庄大气,在徐志摩眼里却成了刻板与无趣的代名词。

1915年,婚礼如期举行。这是一场盛大的仪式,红烛摇曳,宾客满堂。

张幼仪穿着嫁衣,面容温和而期待,等待着成为一个她以为会与她共度一生的男人的妻子。

当她第一次抬头与徐志摩四目相对时,她看见的并非期待中的温柔与欣赏,而是令人心寒的冷漠与轻蔑。

徐志摩扫了一眼新娘,随即用轻蔑的语气称她为“乡下土包子”。

新婚之夜的冷遇是这段婚姻悲剧的开端。徐志摩对张幼仪不假辞色,完全将她当成一件不得不接受的“附属品”。

白天,两人几乎没有交流;晚上,即便履行夫妻之实,也更像是完成一场例行公事。

婚后的日子更是让张幼仪感到难以名状的孤独。

作为一位传统女性,她深信“女子应以夫为天”,于是将自己投入到相夫教子的生活中,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换取丈夫的真心。

徐志摩的心早已在这场婚姻之外。对于张幼仪的付出,他要么漠不关心,要么嗤之以鼻。

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忙着写诗、读书,甚至谈论那些与张幼仪完全不沾边的西方哲学和艺术观念。

尽管如此,张幼仪仍未放弃对这段婚姻的希望。她默默地为徐志摩洗衣做饭,照料家中的一切事务。

家里人都称赞她贤惠、懂事,可在徐志摩的眼里,这些付出却成了庸俗和乏味的象征。

他甚至开始嫌恶她的存在。徐志摩从未掩饰自己对包办婚姻的不满。

他在朋友面前提到张幼仪时,冷冷地说:“这是父母强加给我的,我没有选择。”他的言语和态度,让这段婚姻逐渐陷入无声的僵局。

对徐志摩来说,这场婚姻是封建枷锁的象征,而对张幼仪来说,它却是全部的生活和希望。

他们一个人向往自由和自我表达,另一个人则相信传统和付出能换来美满。

这样的割裂,注定让他们的关系充满矛盾。

而徐志摩对妻子的拒绝,也成为那个时代许多包办婚姻家庭的缩影——一个走在新文化浪潮前沿的知识分子,却无法挣脱传统礼教的束缚。

这种撕裂与矛盾,注定会为这段婚姻带来悲剧性的结局。

冷漠婚姻中的温暖幻想

张幼仪走进婚姻的殿堂时,心中怀揣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她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庭培养出的大家闺秀,知书达理、温柔贤淑,在徐家这样的豪门中,她自觉肩负着女主人的职责。

可是新婚之夜,徐志摩眼中的冷漠如寒风般将她的期待冻成冰霜。

从那以后,张幼仪意识到,自己嫁的并不是一个心有所属的丈夫,而是一位对婚姻满怀抗拒、对她更是漠然以对的“冷面人”。

婚后的日子里,张幼仪尽可能用行动打破沉默,希望换来徐志摩的一丝关注。

她早起晚睡,像大多数传统妻子一样,料理着徐家的事务——为徐志摩备好笔墨纸砚,整理他的书房,甚至还学习烹饪,亲手做他最爱的江浙小点。

家中仆人对她的勤劳赞不绝口,但她清楚,自己想赢得的不是这些夸奖,而是徐志摩的一声称赞,哪怕只有一句话。

尽管如此,张幼仪还是不愿放弃这段婚姻。她总安慰自己,徐志摩并非天性冷酷,只是需要时间去适应她的存在。

于是,她主动与他搭话,分享家中的趣事,甚至询问他的喜好,试图通过更多的交流来拉近两人间的距离。

每一次对话,换来的却是敷衍的回答和不耐烦的表情。

徐志摩的兴趣似乎全在他的诗稿与书籍上,甚至对家中一只新买的锦鲤都比对她多一分关注。

张幼仪试着学习徐志摩喜欢的文学和西方文化,希望能成为他话题中的一部分。

她翻阅他留学带回的书籍,虽然许多内容晦涩难懂,但她仍认真做笔记。

她甚至花钱请教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师,只为能够与徐志摩聊起莎士比亚的经典。

但当她满怀期待向徐志摩展示自己的成果时,得到的却是一声冷笑:“你不必装模作样,这不是你该懂的东西。”

那一刻,她的心仿佛被刺穿,但她仍不愿相信自己与丈夫之间毫无可能。

张幼仪选择用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家务中,替他整理衣物、打点生活。她觉得,总有一天徐志摩会明白她的好。

虽然徐志摩白日里对张幼仪冷若冰霜,但每到夜晚,他仍会走进她的房间,履行夫妻之间的义务。这短暂的亲近,是张幼仪每日最大的安慰。

即使她知道,徐志摩并不爱她,这种身体上的接近仍让她感到一丝甜蜜,仿佛两人间还有某种联系未断。

每当徐志摩不语地转身离开,张幼仪都会在心里默念:“至少,他还愿意留在我身边。”

在这场冷漠与热切交织的婚姻中,张幼仪始终怀有一份温暖的幻想:只要她继续付出,总有一天会焐热徐志摩的心。

她相信,只要她足够努力,总能感动他。这份幻想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降至冰点。

婚姻的头几年,张幼仪心甘情愿做着无数努力,但她始终等不到徐志摩的回心转意。

那些被拒绝的笑容、被冷漠的关心和被打击的付出,像一片片散落的枯叶,堆满她孤单的心房。

即便如此,她依然抱着希望:也许明天,他就会发现她的好;也许下一次,他会主动与她谈心。

现实却从未给过她这样的机会。

张幼仪在婚姻中做了所有她认为应该做的事,但却始终找不到打开徐志摩心门的钥匙。

这一切让她的期待渐渐转化为自我怀疑:是她不够好吗?是她配不上这样一位才子吗?带着这样的疑问,她继续在婚姻的低谷中苦苦挣扎,直到孕期的冷酷打破她最后的幻想。

怀孕后的绝情与觉醒

张幼仪发现自己怀孕的那天,心情复杂得难以言表。在那个时代,婚姻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夫家传宗接代。

她的怀孕不仅意味着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也象征着她与徐志摩关系中的一次可能的修复。

或许,这个孩子能打动丈夫冰冷的心。怀着这样的希望,她忐忑地走向徐志摩,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她满心的期盼换来的却是一盆冰冷刺骨的冷水。

徐志摩的脸瞬间阴沉下来,他直视张幼仪的眼睛,语气冷酷得像一把刀:“这个孩子我是绝对不会要的。”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让张幼仪原本燃起的微光瞬间熄灭。

她不可置信地望着徐志摩,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孩子是你的血脉,是我们的未来,你怎么能这么说?”徐志摩却毫不动容,甚至嫌弃她的天真。

他怒气冲冲地说道:“打掉它!别让我在这个问题上多费口舌!”张幼仪愣在原地,双腿像灌了铅般沉重,无法移动。

她从未见过徐志摩如此决绝的一面,也从未想过,他可以如此残酷。

这一刻,她脑海中浮现出无数回忆:从新婚之夜起,徐志摩的冷漠、轻蔑,以及这些年她小心翼翼讨好的姿态。

他从未在意过她的付出,更未给予过一丝情感的回应。

他的绝情让她心如刀绞,但她的内心深处,还有最后一丝希望。

“你知道吗?”张幼仪深吸了一口气,平静地开口,“在英国,医疗技术虽比国内先进,但堕胎仍然危险。你可曾想过,如果我出了事,这会是一尸两命?”

她以为自己的这番话能让徐志摩有所动容,可徐志摩却冷笑一声,语气中满是不屑:“坐火车还有出事的风险,难道大家都不坐火车了吗?”他的回答彻底击溃了张幼仪的最后一丝幻想。

这一刻,她终于明白,徐志摩从未在意过她的感受,甚至对她的性命毫不关心。

在他眼里,她不过是完成父母交代的婚姻任务,一颗传宗接代的棋子。

这段婚姻里,她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满足他的生理需求和家族的期待,而她的感受和付出,根本不值一提。

徐志摩摔门离去,留下张幼仪一个人站在空旷的房间里。

她看着屋子里的每一件物品,那些她用心布置的家具、徐志摩喜欢的摆件,都显得那么可笑。

她第一次意识到,这一切的努力不过是她自欺欺人的结果。她缓缓坐下,手抚上自己尚未显怀的小腹,泪水无声地流下。

她从小被家族教导要做贤妻良母,要孝顺公婆,要以丈夫为天。可现在,她的“天”却无情地践踏着她的尊严。那一夜,她几乎一夜未眠。

她反复思考:如果继续这段婚姻,她会失去什么?答案清晰又残酷——她会失去自尊,甚至可能失去自己的生命。而这无辜的孩子,注定也得不到父亲的爱。

天亮时,张幼仪站在镜子前,望着自己苍白的脸和红肿的双眼,她心中第一次升起一个念头:她不能再依赖徐志摩,她必须为自己而活。

她轻轻抚摸着腹部,自言自语道:“孩子,妈妈会保护你,无论多难,我都不会让你成为牺牲品。”

这一觉醒的念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越来越坚定。她开始筹划自己的未来,考虑如何离开徐志摩,以及如何独自抚养孩子。

尽管她当时仍身处异国他乡,经济来源全靠徐家,但她没有让这些困难阻止她前进的脚步。

她通过家书联系自己的兄长张君励,诉说了自己的处境。张君励从法国赶来,得知妹妹所受的委屈后大为震怒。

他拍着桌子说:“这个孩子不管你怎么决定,我都会帮你养。”他的支持,给了张幼仪极大的勇气和力量。

走出婚姻阴霾的张幼仪

张幼仪的人生转折点发生在她彻底告别徐志摩之后。

在那个她独自站在异国他乡、背负一切痛苦的夜晚,她终于对自己说:“我不能再这样活下去了。”过去那些为了维护婚姻所做的努力,已经如落叶般被时间碾碎。

她明白,她无法再依靠这个男人,也不能再被他摧毁。在德国的日子里,张幼仪第一次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这个孤身一人抚养孩子的女人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但内心的决绝让她选择正面面对一切。

她的第一个决定,是学习德语。她认为,语言是重新掌控生活的第一步。

德语复杂的语法和发音,初学者往往感到头疼,而张幼仪却咬牙坚持了下来。

每一个清晨,她都会在破旧的出租屋中翻看语法书,试图让复杂的动词变化印入脑海。

傍晚,她带着彼得散步,用刚学到的德语跟街边的小商贩对话,虽然经常发音错误,却从不畏惧别人的窃笑。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她的德语水平显著提高。借助家族微薄的资助,张幼仪鼓足勇气考入了一所学校,攻读幼儿教育。

这个决定看似简单,但在当时却是极为罕见的举动。

女性的独立意识并不被普遍接受,而张幼仪却不再关心外界的看法。

她每天兼顾学习和孩子的照料,常常一边读书一边摇着婴儿床,让彼得安然入睡。

夜深人静时,她伏在书桌前写论文,周围是堆积如山的参考书。

她深知,只有靠知识武装自己,才能真正摆脱过去那个无助的自己。学业结束后,张幼仪带着彼得回到中国。

在上海这座现代化气息逐渐浓厚的城市里,她发现,自己并非一无所有。尽管父母离世,但张家的影响力仍在。

凭借学到的金融知识和人脉,她成功进入了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并一路晋升为副总裁。

这在当时的中国,几乎是女性职业发展的巅峰。张幼仪并不满足于此。

她敏锐地意识到,西方时尚与中国传统服饰的结合,或许能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于是,她创立了“云裳时装公司”。

这个公司推出的服装将中式旗袍与西式剪裁融为一体,迎合了上海太太小姐们的审美需求,迅速风靡全城。

云裳时装公司不仅成为潮流的风向标,也成为张幼仪独立与智慧的象征。事业成功后,张幼仪的生活轨迹和徐志摩再度交汇。

这位曾经让她痛彻心扉的男人,竟出现在她的公司门口,脸上挂着久违的笑容。

“幼仪,我为你感到骄傲。”这是徐志摩对她说的唯一一句话。

此时的张幼仪,早已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为爱牺牲一切的女人。她面带微笑,但语气平静:“谢谢,但我不需要你的认可。”

这句话将过去的一切一笔勾销。从那一刻起,她彻底从徐志摩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张幼仪的一生告诉世人:女人并非男人的附庸,即使被婚姻和命运伤害,只要不放弃自我,就能在困境中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

她的成就不仅赢得了上海社会的尊敬,更成为无数女性心目中的榜样。张幼仪最终选择了平静而独立的生活。

她没有因为失败的婚姻而怨恨,也没有沉溺于过去的伤痛,而是用智慧和努力书写了一段精彩的人生篇章。

她让世界看到,一个女人可以在最黑暗的时刻,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2
莉子史说记

莉子史说记

关注我,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