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传记,读完全程震撼!

依霜评商业 2024-09-02 20:40:32

今天,分享一篇老文,我最喜欢的《史记·淮阴侯列传》,推荐给每个追梦人读一读。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白话: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他还是平民百姓时,家境贫寒,放荡不羁,不能被推选去做官吏,又不会经商做生意。

韩信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都讨厌他。有阵子韩信一直都到南昌亭长家里混饭吃,一吃就是几个月,这让亭长的妻子很厌恶他,于是提前就把饭做好吃完。

韩信再来的时候,他们饭已经吃完了,也不再给他做饭。韩信立马明白他们的用意,所以很是恼火,跟南昌亭长就此绝交。

(当你遇到挫折,事业不顺时,曾经的朋友是不是与你慢慢疏远?更不用说那些酒肉朋友,早不知道躲哪里去了。)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白话:韩信跑去城下钓鱼,也钓不到什么鱼。有几个大娘在河边洗衣服,其中一个大娘看韩信饿的可怜,就拿饭给他吃。在接下来的数十天,韩信一直吃洗衣大娘的饭。

韩信很感动,说:“我将来一定会重重报答您。”结果没想到大娘生气的说道:“你一个大男人连自己都养不活,我不过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哪里还指望你会有什么报答!”

(当你不得志的时,是不是也被人这样瞧不起过?被人施舍可怜。)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白话:有一日,一个杀猪的年轻人当众羞辱韩信:“你看上去人高马大,还喜欢佩带刀剑,其实不过是个胆小鬼。你要是有种,就拔剑来跟我比比;你要是怕死不敢拔剑,就从我胯下爬过去。”

韩信盯着这个年轻人看了很久,然后低下身子,趴在地上,从他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哈哈大笑,都耻笑韩信胆小如鼠。

(当你为实现理想,向别人低头,忍受屈辱时,是不是也被人这样嘲笑过?人通常都是被戳到痛处时最愤怒,你能不情绪上头吗?)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白话:终于等到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机会,韩信持剑投奔了项梁,结果也没混出什么名堂。

项梁兵败身亡后,韩信归属到项羽账下,项羽任命他做执戟的侍从。韩信好几次向项羽出谋献策,项羽都没有采纳。

(当你好不容易进入了一个大公司,准备一展抱负时,是否也不被领导重视,只能做一个小小的搬砖螺丝钉?)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

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白话:韩信在项羽那得不到重用,于是转投刘邦。不过依然没混出什么名堂,只是做了个管理粮仓的小官。

更倒霉的是,韩信有次还因触犯军法,差点被砍了头。当时,和他同案的十三个人都被杀了。正准备砍韩信,千钧一发之际,韩信看到了刘邦的亲信部将夏侯婴,于是大喊:“汉王难道不想得天下了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

这句话引起了夏侯婴的注意,夏侯婴见其仪表堂堂,遂刀下留人。夏侯婴与韩信交谈后,发现其颇有才能,于是推荐给刘邦。刘邦只是让他做了个管粮饷的治粟都尉,还是没把韩信当回事。

后面的故事就不写了,韩信遇到了伯乐萧何,然后25岁就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之后只用了四年横扫天下,战无不胜,逼项羽自刎于乌江。

我时常会想,如果韩信被砍头的时候,没遇到夏侯婴会怎么样?如果韩信就此死去,他不就是个在家乡被当成笑话的“孔乙己”吗?

孔乙己穷困潦倒,韩信也身无分文;孔乙己穿文人的长衫,韩信带贵族的剑;孔乙己在废除科举后还是满口之乎者也,韩信在天下一统后仍然醉心钻研兵法;孔乙己被所有鲁镇人瞧不起,韩信是淮阴县的笑话。

鲁迅在《孔乙己》最后一句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如果韩信当年直接被砍头了,他的一生也只不过是当年淮阴人茶余饭后的笑话,最后还得说上一句:我到现在都没有见过韩信,大概他已经死了吧!

韩信和孔乙己在当代还少吗?

打拼成功的人,被人当成韩信一样崇拜;打拼失败的,被同学和朋友暗地里嘲笑,虽然他们也没有外出打拼的勇气,但并不妨碍他们鄙视你以获得心理安慰。

人间最大的恶,就是把老实善良的人逼到绝境。但这个社会,从不会因为你善良,就多照顾你一点,就给你少一点毒打。

任何成功,都要有能力与运气。如果不是楚汉之争的机遇,韩信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在和平时期将一文不值,他依然是被人鄙视的胯下懦夫。可是回过头想,如果韩信不是在被亭长鄙视,被漂母讽刺,被市井无赖羞辱后,仍坚持研习兵法,又怎么会被刘邦赏识而拜将封王呢?

在孤独、困境和屈辱中,仍不放弃梦想,坚持学习的人,终有扭转乾坤的力量。

当下,网络上到处都充斥着垃圾一般的文字,没有意义的废话,毫无幽默感的俏皮话,自作聪明的顺口溜......我们面临的诱惑和干扰,一点也不比韩信少。真是“世界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什么是命运?

命,就是一出生就注定的东西,很难改变。

比如出生在书香门第,和山区的留守儿童,注定是不一样的人生轨迹。所谓命好,就是不用怎么努力,便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

运,就是原来不属于你的东西,居然给了你。

牛人,不是会逆天改命,而是当“运”来时,有能力抓住。

试想一下,如果秦始皇没有病死在沙丘,而是安全抵达咸阳后将大位交给扶苏,天下大势会怎么发展?

也许还有陈胜吴广起义,但可能不至于那么快。哪怕函谷关外都守不住了,但没有胡亥和赵高那样的神助攻,大秦朝堂上有李斯、蒙恬、冯去疾等得力重臣,守住本土应该还是可以的。

若扶苏即位,对阵项羽的就应该是蒙恬,而不是章邯。项羽打败章邯靠的是赵高在后掣肘,若对阵蒙恬,不见得有胜算。退一万步说,如果不是领导太差劲,大秦哪怕要崩盘,也不至于那么快。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于沙丘;公元前202年,刘邦就统一天下了,其间只用了八年。再过了七年,即公元前195年,刘邦就去世了。刘邦起兵时是47岁,统一天下是54岁,去世时是61岁。

对刘邦来说,能抓住秦末农民起义的大势,何尝没有运气成分?若秦始皇没有病死沙丘,大秦因此续命十几年,也就没刘邦什么事了,年纪再大些也没精力和斗志了。

再想下,若秦末农民起义能推迟十几年,项羽和韩信就不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岁月会把他们打磨的更加老练,对他们反而更好。

历史不容假设,但由此可见,任何成功都有一点运气成分。大机会什么时候来,很难预测,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准备,然后活得越久越好。

以上就是我读《史记·淮阴侯列传》的一点心得。

元代张可久有句词:“江上何人掐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夜晚江上突然传来古筝的音乐,江边的人听了,眼泪忍不住流了出来,到处都是叹息声。这个意境真美。

隔着时间的长河,我看到韩信的故事,也感动不已。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阳光之下,并无新事。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你所经历的苦难、彷徨,甚至无助,于你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但这样的事,在历史中却是反复发生,无穷无尽的。

而历史的意义也就在于此。我们固然不可照搬曾经的经验,但过去的故事,总归能在我们解决目前的困境时,提供一些帮助和思索。

作者:布衣书生 自媒体:复利人生

0 阅读:0

依霜评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