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作者溯源系列:小学三年级课文《花钟》的作者之谜揭秘

文学私秘 2023-12-03 22:03:48

《花钟》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属于科普类小品文,虽然它是科普文章,但文章中却运用了众多的文学性修辞,看上去颇有文采,使人禁不住要猜测一下,它的作者究竟是谁。

但现在课本里,却对它的作者不置一词。

我们可以看到,在课文里脚注标明的是: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

这个脚注里提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2001年开始投入使用的一套教材,在人教版教材体系里,属于第十套教材。

从版权页上,可以看到”三年级上册”的课本是2003年6月定稿第一版,这样,意味着,我们寻找《花钟》的作者,只能在之前的时间段里寻找。

我们用“花钟”这个关键词,搜索一下,结果并不少,可以看出,这篇课文中提及的“花钟”并非是一个稀缺而陌生的概念。

我们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65年8月出版的《科学小实验:植物2》中 ,看到了一篇叫《花钟》的文章。

文中也提到了目前课文里的《花钟》所涉及的具体的花儿开花的时间,但用来形容花儿盛开的语句,较为平淡,没有目前课文里形容的花团锦簇,显然不是我们寻找的目标。不过这篇文章,图文并茂,虽然在文采上稍逊一点,但在科普的到嘴到肚上却是可圈可点的。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于1981年9月出版的《生命世界漫笔》(庄之模著)中也有一篇《花钟》的章节。

文章娓娓道来,按时间顺序介绍了遵循着时间的流程而定时开花的花朵,最后归结为科学家设计出来“花钟”奇观,但在用语上,与我们现在的课文也没有什么共同性。

山西人民出版社于1983年4月出版的《幼学科学知识百滴》(茅以升主编;耿守忠,杨治梅著)中也有一篇《花钟》专文。

不过,它是通过童话的形式,介绍了“花钟”的功用,在文体上,与我们寻找的课文也不是同一类。

山西人民出版社于1984年2月出版的《帮你学植物学》(王敬东编)中有《林奈的“花钟”》,列出了一张“花钟”表,倒也一目了然,但与目前的课文无关。

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的《芳苑漫步》(司旌霞,尹实著)里,有一章叫《别具一格的花钟》:

文中介绍了“花钟”的原理,侧重罗列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钟”记载。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生物趣话》(马宗浩、胡永昌著)中有一章叫《花钟和花的寿命》:

该文也从各个维度介绍了“花开有时”的原因,颇有知识性,交代甚详,与课文叙述内容基本吻合,但是在用语中,与课文非同类属。

下面,就碰到了我们破解《花钟》之谜的关键一本书了。

这就是《小学阅读知识100例》,此书由原子能出版社于1988年7月份出版。

书中第三章“怎样理解文章的题目”,列举了许多例子,其中一例,就叫《有趣的“花钟”》。

看看此文的开头,正是我们熟悉的课本里的《花钟》里的首句。

其全文如下:

鲜花朵朵,争妍斗艳,芬芳喜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各种花儿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花的时间并不相同。凌晨三点钟左右,蛇床花开放了;接着,在四点钟,牵牛花开始吹起了浅紫色的小喇叭;五点钟左右,艳丽的野蔷薇花也展开了笑脸。早上六点,龙葵花、蒲公英张开了花瓣,去迎接清晨的阳光。睡莲、毛茛花在七点左右盛开。莲花、棉花在八时开放,中午十二时左右鹅鸟菜开花了。下午三时左右,万寿菊便欣然怒放。五时左右又该茉莉花开放了。傍晚六时,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七时,剪秋罗的花朵也相继开放;还有那月光花,在月亮升起的时候——七时左右迎着月光舒展开她的花瓣。夜来香呢,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时左右含笑一现。过去,植物学家林奈曾有意地把开花时间不同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囿”修建成钟面似的,排列组成花的“时钟”,让这些花分别在二十四小时内先后开放,报告时间。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这是因为各种花儿的祖先在大自然中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生存繁殖逐步形成的结果。据研究,植物在什么时间开花,往往与外界的温度、湿度、光照有密切的关系。例如珍贵的昙花,它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太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这时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在深夜,往往气温过低,对它的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钟的气温和

湿度,到了那时便欣欣然徐徐张开了淡雅的苞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另外,开花的时间与花的传粉方式有关。牵牛花是虫媒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正好清晨三、四点钟是勤劳的蜜蜂上班工作,开始采蜜的时候,那时温度、湿度也适宜,它开花了。象这样,多数的虫媒花都是在它们的“媒人”上工时开放的;蝴蝶经常在上午八、九点钟便开始在花丛中飞舞,那些花就在这时开放,以迎接它的登门拜访。采蜜蛾子要到夜幕下垂时才出来活动,那些靠它传粉的丝瓜花、剪秋罗花……就在傍晚和夜间开放了。

要是你把各种不同时间开放花朵的花儿排列在一起,只消看一看什么花开了,就大致知道是几点钟,那才有趣哩!

现在的课文正是对这篇文章进行删节而成的,精简了按时开花的各种花朵的出场数目,对花开有序的原理也提取精华,组成课文。

这意味着,在原子能出版社于1988年7月份出版的这本书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花钟》的原文。这样可以确定,《花钟》的原文只能在之前的时间段里寻找,而这个原文的标题应该是“有趣的‘花钟’”。

在缩小了搜索范围之后,我们用这篇原文的标题“有趣的‘花钟’”去搜索,很快能够从汗牛充栋的标明“花钟”主题词的文章中找到标的文章。

这样就找到了刊登《有趣的“花钟”》一文的杂志《红领巾》1983年第5期,作者标明为:廖文举,杨其嘉。

通过“图书馆文献传递”功能,查到《红领巾》杂志上的文章,共计两页,可惜第一页缺页,第二页有最后两节内容,将这两节内容,与《小学阅读知识100例》中的选文相比,可以确认,《红领巾》杂志上的文章正是原文出处。

我们现在来看一看一直隐身不见的《花钟》的两位作者廖文举、杨其嘉是怎样的人。

廖文举是一个著文颇多的科普作者,曾经编著过《趣味生理卫生》(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等书。

文章有《小蛔虫的自供状》,收入《中学生阅读文选(初中)》(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另有《“电子警犬”》、《话竹》等。

杨其嘉曾经在吉林长春市园林部门工作,编撰过《君子兰问答》(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84年4月版)、《君子兰栽培技术》等书。

科普文章数量众多,如刊发在《科学之友》1981年第2期上的《丰富多彩的专题公园》。

《科学之友》1981年第5期上刊发了《绿色报矿员》,文章看来挺有文采的。

他的最后一篇文章是发表在《花卉》2004年第10期上的《南方花卉北方安家》。

两人擅长的学术范围正是生物领域。这是他们能够写出《花钟》的原因。

至此,教材上那些失踪了姓名的作者,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线,他们的姓名,将会出现在今后修订的教科书里。这是我们对他们表示感谢与敬意的最好的方式。

1 阅读:52

文学私秘

简介: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类的所有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