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李雪峰刚被平反,就找上挨批赋闲的纪登奎:你好大的胆子哟

问雪阅览趣事 2025-04-07 16:22:43

1982年,步入耄耋之年的李雪峰终于迎来了曙光。组织重新调查以后,发现他是一个清白身,便为其平反。蹊跷的是,获得平反的李雪峰没有专程来到组织部,感谢工作人员,而是找到了刚刚受到批评的纪登奎家,笑嘻嘻的说:“登奎,你好大的胆子呦,竟敢干出这样的事情。”

李雪峰是山西永济人,出生于1907年,而纪登奎是山西武乡人,出生于1923年。两人算是老乡,抗战时期,李雪峰曾担任过太行区党委书记,而那时的纪登奎还是一个小年轻,是他手底下一个青年干部,故而纪登奎一直将李雪峰认作老大哥。

不过两人也就开会时照面,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各干各的工作,不常有交际。只是私下里纪登奎非常认同李雪峰的为人处世,觉得他是一个优秀的领导。建国后,两人各自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直到1965年,两人又产生了联系。

由于李雪峰资历深,很快就成为了耀眼的政治明星。1966年5月,第一个大案爆发后,报纸电台便公布了李雪峰取代彭真接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的职务。北京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成为首都的“一把手”,组织上对李雪峰的信任足见一斑。

或许是提拔得太快,李雪峰并不能很好地胜任该重要职务,也可能是前任留下的干部太多,工作上多不配合。于是毛主席便有意让李雪峰外出锻炼一番,便委任他到北京不远的天津市,任革委会主任。

可不等他启程,李雪峰的职务又有了变动,这令他自己都颇感意外。几个星期后,新的任命下来了,转任河北。不论是北京、天津、亦或是河北,都属于同一区域,差别不是太大。后来在中央“九大”期间,李雪峰同纪登奎一道,当上了政治局候补委员。

到了1970年,李雪峰遇到了麻烦。庐山会议,他也被召上了山,分在华北组。不过在会议上,李雪峰并没有发言,可他是华北组的召集人,还是签发了陈伯达、汪东兴的六号简报。不巧的是,这个简报引起了毛主席的震怒,被定性为“反革命”。

李雪峰没有想到,自己只是签发,却惹上了重罪。又是几个星期,李雪峰被撤销了北京军区政委职务,赋闲在家。“九一三”过后,李雪峰因与林彪交际过甚,又成为了审查对象。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纪登奎对毛主席说道:“李雪峰、郑维山两位,同四大金刚不一样,处理上也应当有差别,不要开除党籍最好。”

谁知毛主席听后,高深莫测地说:“登奎啊,你这个人,少了两根白头发。不像我们这些人,都是历经考验的。”毛主席的言外之意是纪登奎还很年轻,不懂得政治的险恶,他的求情也没有起到作用。

据纪登奎的儿子说:“毛主席不同意的原因是,他老人家对于党的高级干部看得很重,不容许有一点差错。”遭了苦,吃了难,李雪峰被押送到安徽六安独山,这很冤枉,但也很常见。1978年,纪登奎也受到了批评,逐渐淡出了领导层。

两年之后,纪登奎也赋闲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可谓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另一边,李雪峰的处境好了起来,结束了囚禁岁月,还准许留在北京居住。当李雪峰听说了自己落难时,纪登奎为自己说情的往事,李雪峰便面见了纪登奎,表示感谢,还说:“你胆子不小,在毛主席面前唱反调。”

纪登奎则说:“哎,都是老黄历了。简报自然不是真的,我不能说假话。”就这样,两个退出政治舞台的老人称为了很要好的朋友,度过了最后的一段时光。

参考资料:

《一次不成功的说情》 瞭望中国

0 阅读:58
问雪阅览趣事

问雪阅览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