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生坎坷的王勃,看高智低情商的悲剧

璞因挲果 2024-11-08 10:03:12

我们知道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往往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来进行品评。即便是秦皇汉武,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都曾在毛泽东的诗中颇受揶揄。

但历史上有位年轻人,却颇受毛泽东的青睐,毛泽东曾为他写了千字感言,满是惋惜和对年轻人创造力的赞赏,这位年轻人便是《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

说起王勃的学识与文字,毛泽东赞其“高才博学”“光昌流丽”,认为他的诗文:“反映了当时封建盛世的社会动态,很可以读。”但说到其人,毛泽东却感叹道:“这个人一生倒霉。”

在写完《滕王阁序》不久后,便意外落水身亡,据传年仅二十七岁,更让人唏嘘的是,他的死也成了一个千古谜团。

其实对于小君来说,他的倒霉,多多少少也愿与他的年少轻狂所致。

天才总是在年幼时便可见端倪。王勃六岁便能写诗文,且“构思无滞,词情英迈。”到了九岁时竟能找出经学家颜师古《汉书注》中的诸多问题,大笔一挥便写出了十卷《指瑕》来指出经典中的BUG。

这样的人才终究是要大放异彩的,王勃十五岁那年新任宰相刘祥道归乡视察,王勃一篇《上刘右相书》引经据典,其实辉煌,便让他惊艳不已,便将这位意外所得的神通推荐给了朝廷。

于是王勃获得了朝廷特招科举的机会,一试便中第了。不同于常规科考,特招“制科”考中便可立马分配工作,虽说王勃只得了个“朝散郎”的闲官,但也是年少得意啊。于是王勃接连作文《宸游东岳颂》和《乾元殿颂》赞美大唐,感谢皇恩。

王勃的文是真的奇秀壮丽,看的唐高宗心花怒放,于是将王勃征召入沛王李贤府邸,担任侍读兼修撰一职。职位虽不高,却能常伴天子和皇子身旁,日后自然前途不可限量。

或许,对于王勃来说,人生太过于顺遂了也并非好事,未曾经历过坎坷磨砺的天才少年往往年少轻狂,更是欠缺政治敏感度。

于是为博领导沛王李贤的欢心,在李贤与英王李显斗鸡玩乐时,写下了《檄英王鸡文》。少年心性怎知世道险恶,文中一句“两雄不堪并立,建议异己者即攻”看在帝王李治眼中,这分明就是在挑唆皇家兄弟相争。且高宗皇帝的父亲唐太宗便是以兄弟阋墙上位,他深知皇家兄弟相争的利害,因此这一句话怎能不挑动他敏感的神经。

于是王勃被震怒的唐高宗逐出长安,永不录用。

幸福来的太快也去的太快,这使的一向恃才傲物的王勃相当委屈。以他对人情世故和政治敏感度的粗神经,完全无法理解他到底错在哪里。于是写下了《春思赋》,自述“耿介之士”无端“受天地不平之气”。

不过王勃并未消沉,三年后得知朝廷再开“特考”时,又是一番摩拳擦掌,准备再应考。

以王勃的才识,特考自然又是手到擒来,他以一篇《上吏部裴侍郎启》的骈文打动了考官裴行俭。裴行俭素来爱才,自然是不忍舍弃王勃这般英才,于是录取了王勃并授予虢州参军一职。

虢州虽远离朝堂,但以唐朝的晋升体系,王勃只需按部就班前程依旧可喜。只可惜,素来恃才傲物的王勃依旧难以与身边平凡的同事融洽相处,因此招来同事们的嫉恨,而为他准备了个圈套。

只不过,若情商在线,脑回路正常的人一般很难落入这种蹩脚的圈套中,偏偏王勃还是中计了。

当烦了事的官奴曹达找到王勃求助时候,王勃脑子一热居然答应了,便将他藏匿了起来。既然这是个圈套,自然事情很快就败露了,于是担心担心露馅的王勃居然将人给灭口了。

于是,原本藏匿嫌犯之罪,被他整成了杀人重罪,按律当斩,还因此牵连了自己的父亲王福畴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贬责往蛮荒的脚趾任县令。

好在上天或许看在王勃还未完成其此生的使命,因此命运对其网开了一面。在王勃被判死罪待秋后行刑时,当年八月唐高宗改国号为“上元”,天下大赦,王勃得以蒙恩不死。

此时的王勃终于意识到自己个性上的缺陷,写下《上百里昌言疏》追悔莫及。此时他的内心备受自责的煎熬。因此后来朝廷也曾宣布恢复他的旧职,但被他接连拒绝了。

两次的人生变故,还牵连了自己的父亲,让他深知自己的个性并不适合官场,于是一心只想着南下寻找自己的父亲。

而正是在南下的途中他写下了绝世名篇《滕王阁序》,而后再一次意外中,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终结。

王勃的一生让人感叹天妒英才,毛泽东亦叹他“一生倒霉”。

然而小君却叹他情商太低,用如今的语言或许可以说他是告知低能吧。

才学再好,智商在高,若没有为人处世的能力,在如今或许可以埋头专业研究,当个不问世事的学者。但在古代学而优则仕的年代,才学在高,却没有起码得政治敏感度和为处世的能力,终究只能落得悲剧下场。

其实,小君觉得,不管在什么年代,若真希望能有一番作为,才与德皆不可欠缺。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