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坦言:杀杨宇霆前我从不迷信,但杀他后我不得不信

天晴说历史 2024-07-20 03:31:50
因头条改版,新增广告解锁,静等 5 秒钟,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谁能想到,堂堂东北少帅张学良,在面临人生重大抉择时,竟然靠抛银元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枚银元的结果居然如此诡异,让一向不信鬼神的张学良也不禁心生畏惧。

1929年1月11日,东北的天气寒冷刺骨,但帅府里的气氛却比室外更加冰冷。张学良站在窗前,手里紧握着一枚普通的银元,神情凝重。就在几个小时前,他还在和杨宇霆、常荫槐争论得面红耳赤,现在这枚小小的银元却要决定这两个人的命运。

张学良深吸一口气,将银元抛向空中。"叮"的一声,银元落地。他弯腰查看,银元正面朝上。他又抛了一次,还是正面。第三次,依旧如此。张学良的额头开始冒出冷汗。按照他的设定,正面意味着要处决杨宇霆。

但事情还没完。张学良决定再抛三次。然而接下来的三次,银元全都是反面朝上。按照他的规则,反面同样意味着要杀杨宇霆。六次抛掷,结果诡异地一致。张学良感到一阵寒意袭来,他喃喃自语:"这...这也太邪门了吧?"

回想起这一幕,晚年的张学良坦言:"那时候,我真的迷信了。这件事之前,我从不信这些。但那天之后,我不得不信。"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28年6月4日。那天张学良的父亲、奉系军阀张作霖在皇姑屯车站附近的三洞桥被日本人炸死,年仅54岁。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奉系陷入了权力真空。张作霖生前并未指定接班人,这就为后来的权力争夺埋下了伏笔。

张作霖死后,奉系政权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三个人最有资格继承张作霖的地位:张作相、杨宇霆和张学良。

张作相是奉系的元老,资历深厚,威望高,手中握有军权。他代表着奉系的传统派,杨宇霆则是新兴的"洋派",曾在日本留学,是张作霖的高级参谋。而张学良,虽然年纪最轻,资历最浅,但他是张作霖的长子,而且掌握着奉军中最精锐的三四方面军。

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张学良最终胜出。这不仅因为他是张作霖的儿子,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形势需要一个能与国民党交涉、不亲日的新领导人。张作相虽然资历深,但思想较为守旧;杨宇霆虽然能力出众,但主张与桂系合作倒蒋,不利于与国民党交涉。相比之下,主张东北易帜、与国民政府合作的张学良成为了最佳人选。

然而权力的获得并不意味着统治的稳固,杨宇霆和常荫槐这两个老臣的存在,成为了张学良心头的一根刺。

杨宇霆野心勃勃,曾经冒领军部拨款370万元,企图发展个人势力。虽然被张作霖撤职,但后来又被重用。张作霖去世后,他更是肆无忌惮,常常在年轻的少帅面前倚老卖老,说教起来不给面子,时常把张学良挤兑得下不来台。

常荫槐则是杨宇霆的得力助手,兼任东北交通委员长和黑龙江省省长。他掌管着东北铁路局,利用手中的财权为杨宇霆抢地盘。更过分的是,他在经济上给张学良使绊子,甚至拒绝提供军费。

1929年1月11日下午,事情终于到了爆发的边缘。杨宇霆和常荫槐来到帅府,提出要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处,还要求撤换吕荣寰,让常荫槐接替中东路管事。张学良当场拒绝,但杨宇霆不依不饶,甚至拿出预先起草的文件要求张学良签字。

表面上,张学良平静地表示晚饭后再议,送走了二人。但实际上,他的内心已经在翻江倒海。他知道,如果不采取行动,自己的权力基础将会被这两人彻底侵蚀。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张学良想到了那枚银元。或许是出于对命运的敬畏,或许是不愿独自承担这个沉重的决定,他决定用这种方式来决定杨宇霆和常荫槐的生死。

当晚,杨宇霆和常荫槐再次来到帅府,却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死亡的判决。两人被当场处决,震惊了整个东北政坛。

事后张学良迅速公布了《杨常伏法之判决书》,列举了二人的罪状。他还给杨宇霆的夫人写信安慰,并给杨家和常家各发了一万现洋作为治丧费,还派人警告不准动杨家的财产。这些举动,既显示了他的果断,也体现了他的人情味。

然而这件事还是在张学良心中留下了永久的阴霾,它成为了张学良完成东北易帜后在内政方面的第一件大事,但也给他留下了一些诟病,被认为过于草率狠绝。

多年后,张学良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仍然心有余悸。他承认当时"真迷信了",并解释了为什么选择处决而不是关押杨宇霆。他还提到了妻子于凤至在这个决策中的影响。

这个事件不仅展现了张学良作为新继承人如何巩固权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在面对内部威胁时的决断力。那枚神秘的银元,成为了这段历史的见证,也为这个残酷的政治斗争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张学良的这次决定,对东北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标志着奉系内部的权力斗争告一段落,张学良彻底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但同时,这种血腥的手段也让人看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禁要问:如果那天银元的结果不是这样,历史会不会有所不同?如果张学良选择宽恕杨宇霆和常荫槐,东北的政局又会如何发展?这些问题或许永远没有答案,但它们提醒我们,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一个小小的决定可能会改变整个局势。

张学良的这次经历,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领导人在面临重大抉择时的内心挣扎。他不是一个冷血无情的独裁者,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也会犹豫,也会迷信,也会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这种人性的一面,让我们对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那枚被锁在铁柜里的银元,成为了张学良一生中最重要的纪念品之一。它不仅是一个重大决策的见证,更是张学良心路历程的象征。每当他看到这枚银元,都会想起那个命运被改变的夜晚,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果断和迷茫。

即使是最坚定的人,在面对生死抉择时也会寻求某种超自然的指引。它也提醒我们,在权力的游戏中,每一步棋都可能关乎生死,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历史的走向。

让我们再次回到张学良晚年的那句话:"杀杨宇霆前我从不迷信,但杀他后我不得不信。"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他对那次经历的感悟,也反映了一个政治家在面对权力和良知的双重考验时的复杂心理。

它让我们看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无论我们如何评判张学良的这个决定,这个故事都将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独特而耐人寻味的篇章。

参考资料

张学良晚年自述

王海晨,郭俊胜.张学良“枪杀杨常事件”评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 阅读:0
天晴说历史

天晴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