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当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伍子胥渡江投吴的时候,遇到一撑船老者,老者认出了他,过江后,伍子胥对他说:请一定要保密我的行踪,我这把配剑很值钱,就送给你了。老者非常生气,对他说:我早就知道楚王赏千金捉你,我难道是因为贪图一点财物才渡你的吗?我要是贪图财物我早就举报你了!我是因为可怜你的遭遇才渡你!你未免太小看我们吴国人了!说完,拔出那把剑,自杀了。伍子胥惭愧不已。
这老者和伍子胥素未谋面,萍水相逢,就因为这个事自杀了?为什么呢?
还有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大家都听过,整个故事现在看来都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比如出谋划策的人是侯赢,信陵君刚得到军队,侯赢就自杀了。
侯嬴淡淡一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为什么呢?现代人可能根本无法理解,你蹉跎半生,方遇知己,刚立下大功,显名诸侯。你应该为身为子孙计图谋富贵啊!
而信陵君自己所作所为现在看来,也是不忠之举,为了救别的国家,偷了自己主公的兵符,但是这样的行为居然受到了众多历史人物的追捧!
荀子在《臣道》篇中提过“从道不从君”,认为当君王做出错误决定时,大臣应当“谏、争、辅、拂”,最终极的手段就是“拂”,所谓“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在他看来,信陵君正是“拂”的代表。
还有一个故事季札出使徐国的时候,面见徐君,宴会上,徐君一直盯着季札腰间的宝剑看,表现出一副很喜欢那把剑的样子,但是没好意思开口。季札知道徐君很喜欢,心里已经同意把这把剑送给他,但是周游列国需要宝剑防身,暂时不能送。后来,季札周游列国回到徐国,结果徐君已经死了,只见到了他儿子,于是来到徐君墓地前吊唁徐君,顺便把宝剑挂在徐君墓地前,从人不解问:以前徐君活着,送给他无妨,现在人都没了,放在墓前谁知道呢?季札说:我以前心里已经答应的事情,怎么能因为他的死背逆我的内心呢?(向吾心已许之,今岂以其死背吾心哉!)
现在的人别说是心里答应了,就是山盟海誓,也有违背的,又怎么理解呢?
鲁襄公二十五年,齐国的权臣崔杼杀了齐国的国君齐庄公。
齐庄公是好人吗?不是,他给崔杼戴了帽子!
在当时,以臣杀君,是为“弑”,是要在史书上留下骂名的恶行,所以崔杼找来史官,说人反正已经死了,你就写他是病死的。
但齐国史官不为所动,如实记录:齐崔杼弑其君光。
崔杼大怒,杀了,然后史官的弟弟又来了,如实记录:齐崔杼弑其君光。
崔杼又大怒,又杀了,然后史官的弟弟的弟弟又来了,如实记录:齐崔杼弑其君光。
崔杼又又大怒,又又杀了,然后史官的弟弟的弟弟的弟弟又来了,如实记录:齐崔杼弑其君光。
崔杼不知道是累了还是怕了,让他走了。
故事还没完,齐国的另一位史官,听说崔杼在排队杀人,抱着书简也来了,听说最后一个没杀,史实已如实记录,才回去了。
不畏强权,如实直书,这就是秉笔直书的由来。
君主很尊贵,权臣很强大,但那又如何,身为君主,你德行有亏给人戴绿帽,我就写,身为臣子,你以下犯上弑杀君主,我还写。
没有人可以逃脱历史的审判。
人心不古这句话,大概也正是如此,现代人又有几个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