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增氧循环术,双月鳃部发育,急流模拟池养,罗非鱼耐氧强

小晨养殖 2025-02-18 18:38:47

气泡增氧循环术,双月鳃部发育,急流模拟池养,罗非鱼耐氧强

在当今渔业养殖领域,罗非鱼因其肉质鲜美、繁殖迅速、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养殖户的青睐。可养殖罗非鱼也是个技术活,其中就有一个头疼的问题,那就是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的氧气供应问题。

咱们都知道,鱼类生存离不了氧气,在池塘或者网箱这些常见的养殖环境里,氧气要是不充足,那罗非鱼可就长得慢,病还多。普通的增氧方式就像给鱼缸换水那样,把空气通进去可效果一般。这时候就有人琢磨出了气泡增氧循环术。

比如说在广东某个湿热地区,有个养殖户叫老李,他一开始也是用传统的增氧设备,但是发现罗非鱼的腮部发育不太好。听同行介绍后他尝试了气泡增氧循环术,简单来说呢,就是在水里设置一些气泡发生器,通过这些设备制造很多微小的气泡。这些气泡能持续不断地给水里增加氧气,而且让水不断地循环起来。用了这个技术之后,短短30天左右,就能明显看到罗非鱼的游动更欢快了,腮部也健康了很多。

说到这双月鳃部发育,这个很关键呢。正常养殖环境下罗非鱼的腮生长可能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比较完善。但有了气泡增氧循环术,两个月左右罗非鱼的腮部就有了很好的发育。腮好了,鱼就能更好地呼吸氧气,吃得多长得快。

在养殖场地方面呢,不管是散养在小池塘,还是在那种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气泡增氧循环术都能发挥作用。

咱们再说说急流模拟池养这个事儿。在一些山区的水域可能就比较适合急流模拟池养。像云南的一些山区,水质好,水流快的地方养殖罗非鱼,利用急流的特点让罗非鱼锻炼了身体,变得更健壮,而且还不容易生病呢。

这里还有个事儿值得提一提,那就是南北地域差异。在南方湿热地区,水温高,水质变化快,养殖罗非鱼面临的挑战就会多一些。像海南的某个养殖户王大哥,以前南方的湿热环境让他头疼不已。但自从他用了气泡增氧循环术和急流模拟池养的方法后,还搭配着对当地水质有较好净化作用的菖蒲、苦草和眼子菜这三种植物。菖蒲净化水质的效率比较高,一般一个月左右对水质净化的效果就可达到百分之六十。苦草呢,它的根须可以很好地稳定水底环境,半年时间能让水底更稳一些。眼子菜生长速度也挺快的,三个月左右就可以让一片小水域里它的覆盖面积达到很不错的程度。这几种植物让养殖的水质更稳定,罗非鱼也更健康了。

北方的干冷环境呢,养殖的罗非鱼更注重的是防寒保暖。在河北的一个养殖户刘大哥家,他在冬季的时候在养殖场搭建了简易的温棚,这样让罗非鱼的生存温度稳定在零摄氏度以上。而且为了保证水质和氧气,他也是采用了气泡增氧循环术,只不过在增氧设备的功率选择上会更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下绿植对水质净化在不同方面的影响。再比如芦苇,它在北方湿地比较常见,芦苇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很强,一公顷芦苇湿地一年吸收的氮量大概能达到一百五十公斤以上,磷的吸收量能有二十公斤左右。还有菱角,它在水生植物里比较独特,菱角的叶子能遮挡阳光,减少水中藻类的生长,而且菱角根部的分泌物也有一定的净化水质的功能,一般一个池塘种植菱角后,藻类的数量能减少百分之三十左右。再有莲藕,莲藕扎根深,它的根部和荷叶的协同作用可以很好地调节水体中的氧气含量,而且莲藕生长的水域,一般溶解氧含量能比普通空池高百分之二十左右。

除了这几种绿植,还有紫苏呢,紫苏在南方的浅水区养殖罗非鱼时比较适用。紫苏的茎和叶子有特殊的香味,这种香味可以驱赶一些蚊虫,也能抑制一些病菌,像在南方夏季蚊虫多,容易让养殖的罗非鱼感染疾病,有了紫苏,这种风险就降低了很多。

我有个网友分享过他的经历。他说在西南的一个小山区,以前当地养殖罗非鱼一直不温不火的。后来从别的地方学来了气泡增氧循环术,再用上急流模拟池养。同时还在周边种了菖蒲和眼子菜净化水质。刚开始他们还担心会不会影响鱼的味道,结果一年下来,鱼的产量上去了,吃起来也很有特色呢。原来,那种带着水草清新味道的罗非鱼肉,让很多人特别爱吃。

还有一些养殖户,把罗非鱼和罗非鱼鱼苗放在不同的养殖区域。按照不同的生长周期,分批次地使用气泡增氧循环术。鱼苗阶段呢,把功率调得小一些,让它慢慢适应氧气的变化。当罗非鱼三个月大的时候,根据鱼的密度和环境情况调整设备的功率,确保每个阶段的罗非鱼都能有足够的氧气供应,腮部的发育也都能跟上。

说到气泡增氧循环术的原理啊,其实很有趣。那些气泡在水里上升的时候,就像一个个小小的氧气火箭,把氧气送到水里的各个角落。水循环的时候呢,又像一群勤劳的小蚂蚁,在池塘或者养殖池里搬运着有益的物质,把有用的营养传送到鱼儿身边。

咱们再回到南北地域的差异上。南方的一些湖泊,水域比较广阔,鱼的活动空间大,养殖起来罗非鱼的时候,就更注重如何让每一条鱼都能均匀地接收到氧气。而在北方的一些鱼塘,面积小,鱼比较集中,那就得精准地把气泡送到鱼身边。

还有一个养殖户在南方沿海养殖罗非鱼,他发现海水对设备的腐蚀比淡水要厉害。于是他对气泡增氧设备的管道做了特别的防护处理,像包裹上特殊的橡胶,一年左右管道都没出现腐蚀的情况,而且气泡增氧效果一直很好。

还有一对夫妇在北方用温室养殖罗非鱼。他们除了用气泡增氧循环术和种植苦草净化水质外,还会根据季节调整水温。冬天把水温控制在二十摄氏度左右,夏天用遮阳设备降低水温。他们这样养出来的罗非鱼,肉的品质非常好,市场上很受欢迎。

我身边还有个朋友,他在浙江搞的罗非鱼养殖,他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方法把急流模拟和气泡增氧结合起来。他设置了一些特殊的管道,让水流在管道里高速循环产生急流,同时气泡发生器就安装在管道的关键节点上,这样气泡能随着急流在水里扩散得更均匀。他还种了一些菱角,菱角收获的时候,还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增加额外的收入。

从长远来看,气泡增氧循环术和急流模拟池养对罗非鱼的品质提升是很明显的。比如说罗非鱼的肌肉纤维更加紧密,肉的弹性更好,这些品质的提升直接影响到罗非鱼在市场上的价格。

另外啊,从养殖的经济效益看。一个养殖户用传统方法养殖罗非鱼,每年的利润如果是五万元的话,采用了气泡增氧循环术和急流模拟池养后,利润可能会增长两三倍。

这里还有个情况值得一提。在高原地区的一些小水域里养殖罗非鱼,由于海拔高的地方气压低,空气稀薄,气泡增氧设备需要更特殊的调试。有个养殖户在西藏的山南地区搞的罗非鱼养殖,他经过多次调试设备,找到最适合当地气压和水质的参数后,罗非鱼也能很好地生长,这真的是很不容易啊。

那罗非鱼在不同的水质酸碱度下对氧气的需求会不会有差别呢?这个问题就很值得思考了。比如说在酸性较强的水质里,罗非鱼的新陈代谢可能会稍微快一些,对氧气的需求会不会也随之增加呢?还有在中性水质里,气泡增氧循环术又能不能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呢?这都是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需要深入去研究和探索的。

而且啊,罗非鱼在不同的养殖阶段,对气味的敏感度也有不同。鱼苗阶段对异味比较敏感,如果水质中有一些异味物质,鱼苗就容易出现应激反应。而在成鱼阶段,虽然也会受到影响,但相对来说耐受力会强一些。这时候不同绿植的混种搭配,对消除异味和调节水质就能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

再看一些养殖专业户的合作模式,有的养殖户之间互相交流技术,一起解决养殖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几个云南的养殖户组成了一个小小的养殖联盟。他们互相分享气泡增氧循环术的使用经验,还交换不同绿植的种植心得。其中一个人发现用菖蒲和眼子菜搭配种植,对调节水质的效果比单独种植要好很多。这个经验被其他人采用后,整个小区域的罗非鱼养殖质量都得到了提升。

罗非鱼在不同的养殖方式下,抗病能力也有差异。像在自然放牧式的散养和集中养殖池养殖中,散养的罗非鱼抗病能力似乎更强一些,但集中养殖在密度控制好的情况下,产量会更高。如何在提高产量和保证罗非鱼健康之间找到平衡呢?这又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那对于未来的罗非鱼养殖来说,气泡增氧循环术和急流模拟池养还会有怎样的发展和改进呢?这就像一个等待人们去解开的谜团,很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思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