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斩首为什么都在午时三刻和秋后问斩?
在古装剧或古典小说中,咱们经常可以看到犯人被判斩首,但实际上,被斩首的犯人,往往并不是立刻问斩,而是要等到时辰:午时三刻,还要等待时间:秋后,这是为什么呢?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斩立决。
那么,午时三刻、秋后问斩、斩立决,各自有何不同呢?
午时三刻古代一天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2小时。午时,对应现在的时刻,大约就在上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但是,这里面又有个细分时刻,每个时辰又分初、正,午时也有午初、午正两个时间点。
这里,我们先简单说一下“刻”这个时间单位:
“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说文》
跟我们现在把时间分为时、分、秒一样,古代的刻,也是一种更细分、更精准的时间单位,按照古代“铜壶滴漏”的计时方法,一刻约等于现在的14分24秒,为了方便计时,现代把15分钟定为一刻。
那么,午初三刻,就约等于现在上午11点45分,午正三刻则是12点45分。
古人认为,一天之中,午时是太阳最烈、阳气最盛的时刻,阳气达到顶峰的同时,阴气也逐渐滋生,时辰中,午时属马,因为马是阴性动物,所以,在阳气鼎盛、阴气将生的节点,马就诞生了。
午时三刻问斩,这里一般是指午正,因为中国人讲阴阳,死为阴,生为阳。
死人阴气重,选择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问斩,以阳气压制阴气,才不会化为鬼怪作祟。死囚,由生到死,也就是由阳转阴,因此,在午正三刻这个阴阳交替的时间节点,对犯人行刑,才能最大程度把人死后的阴气压制住。
秋后问斩为什么要在秋后问斩,说起来很简单,因为古人缺乏科学认知,不认为世界是由“造物主”创造并支配的,人间的一切现象,不论祥瑞还是灾难,都是上天决定的,因此人们的行为,必须要遵循天意。
我们知道,春夏是万物生发、茂盛的季节,而秋冬是肃杀、蛰伏的季节,根据万物运行的规律,人间的司法,也要遵循这个规律,所以,在秋天这个肃杀的季节问斩犯人,是顺应天意的。
“仲春之月……毋肆掠,止狱讼……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礼记·月令》
《礼记》中这一段记载,已经详细地说明了春天停止狱讼,秋天开始行戮的理由。
到汉代,大儒董仲舒认为,人间帝王有四种执政行为,分别是庆、赏、罚、刑,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季: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春秋繁露》
董仲舒用儒家思想,为《礼记》中春天止狱讼、秋天始行戮的说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从此,秋后问斩就形成了一个制度。
斩立决斩立决是对秋后问斩的一个完善制度,就是立即执行。
汉代形成的秋后问斩制度,虽然符合古人“顺天应人”的思想,但依然不够完善,对于那些罪大恶极的人,让他们多活几个月,显然是一种宽容。
于是,到唐宋两朝,出现了斩立决制度,但标准十分严苛,只有恶逆犯上、奴婢杀主等重罪,才能判处斩立决,可以在立春到秋分这段时间问斩。
到明清两朝,斩立决的制度更加放松,所以斩立决也成了一种惯例。但是,对某些案情尚有疑虑的案件,依然保持着秋后问斩的传统。
小结从午时三刻、到秋后问斩、到斩立决,是我国古代法律逐步完善的过程,这种制度,是古人对自然的敬畏而形成的,顺天应人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人数千年,这并非迷信,而是敬畏,敬畏世界、敬畏自然、敬畏宇宙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