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学吉他已经有好几年了。
每次他练琴,总会听到一些朋友抱怨:“为什么我的吉他乐理总是学不会?
你是怎么做到的?”张强笑了笑,没有回答,倒是心里有一个小秘密。
今天他决定把这个秘密分享出来。
指型音阶名称的隐藏规律你知道吗,指型音阶的名称其实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规律。
很多人学指型音阶,都知道有Mi指型、La指型等等,但却不知道这些名字背后的故事。
这些名字,其实是在CDEFGAB七个调中,第六弦空弦音的唱名。
举个例子吧,比如C调下的第六弦空弦音唱名为低音3Mi,那么,在前三品弹奏音阶时,四根手指按下的顺序就叫做Mi指型。
而G调下第六弦空弦音是倍低音6La,那么在G调前三品弹奏音阶时的指法就叫做La指型。
这样说起来有点抽象,大家可能不太明白。
我再给你出个题目,你看看你能答得出来吗?
七品弹La指型音阶什么调?
很多人听到这个问题,都会一脸懵逼。
其实答案很简单,是D调。
刚才不是说La指型是G调的前三品音阶弹法吗?
只要你掌握了“全全半全全全半”这个十二平均律的规律,往高把位推导到第七品,刚好就是D调。
这样一来,你是不是对乐理的理解更加深入了呢?
高把位练习指型音阶的效率秘诀很多人觉得高把位练习指型音阶特别难,指法复杂,音色也不好控制。
在这里,我给你分享一个小技巧,让你的练习事半功倍。
其实,高把位的指型音阶练习,就是一场手指的“肌肉记忆训练”。
你只要把Mi指型和La指型这两个指法练得熟练无比,自娱自乐时就足够应付90%的歌曲前奏、间奏和尾奏了。
你知道为什么吗?
无论你在哪个品格开始弹音阶,只要你用的是La指型的指法,那它就是完全符合吉他四度音程定弦原理和“全全半全全全半”十二平均律的!
换句话说,不管你在哪个调下,只要你掌握了La指型,就可以在高把位上自由弹奏音阶。
这样你就不用每次都费劲地思考推导了,练习效率自然大大提高。
熟练掌握La指型和Mi指型的关键很多人一开始学指型音阶都是从C调的前三品Mi指型开始的。
不过我的体会是,相比Mi指型,La指型其实更实用,适用场合也更多。
La指型在七品弹时,手指处在吉他琴颈的中间,往低把位和高把位串联时有更大的空间。
这意味着你能自由游走在更多的音域之间,看起来更加潇洒自如。
而且,La指型的音域跨度大,更容易适应各种和弦和曲风。
通过这两天的深度研究,我突然明白了,La指型其实是更好掌握和使用的指法之一。
你只要在高把位弹奏时保持这个指法的习惯,就能快速锁定你想要的音阶,不用再不停地记忆和推算各个品位的音频。
这不仅让你的练习更有效率,也能让你在演奏时更加自信。
La指型在高把位中更实用的原因那么,为什么我会觉得La指型比Mi指型更实用呢?
大多数人的学习过程其实是从C调的前三品Mi指型开始的。
实战演奏中,La指型在高把位的应用更加广泛。
这是因为La指型在高把位时,手指所处的琴颈位置刚好是中间部位,既可以轻松下滑到低把位,也可以快速上升到更高把位。
这种灵活性带来了什么好处呢?
想象一下你在弹奏一段复杂的独奏时,手指一边在七品弹着La指型,突然需要切换到更高的把位。
由于La指型的自然优势,你的手指可以迅速适应这种变化,保持音色的一致性和演奏的连贯性。
并且,在高把位练习时,音色比较明亮,有时虽然会损失一些低音音色,但在整体演奏中,这种明亮的音色反而能让你的旋律更加突出,更容易被听众注意到。
所以相较于Mi指型,La指型不仅在理论上可以解锁更多调式的音阶,而且在实际演奏中更具灵活性和实用性。
吉他乐理的学习,看似复杂,其实只要找到规律,掌握正确的方法,就会发现它是如此有趣和简单。
通过了解指型音阶名称的隐藏规律,高把位练习的效率秘诀,以及熟练掌握La指型和Mi指型这两个关键,你一定能在吉他的世界里越走越远,享受其中的乐趣。
吉他不仅是一种乐器,也是一种表达情感、传递故事的媒介。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吉他乐理,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轻松愉快。
期待你在吉他的旅程中不断探索,发现更多属于自己的音乐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