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旗斩馘”的“搴”字不读qín,也不读quán,它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济南新闻网 2024-06-12 15:03:48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书写系统之一,其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到楷书等多种形式的演变。汉字不仅承载了丰富的语言信息,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一首诗,一个故事,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一个颇具战斗气息的成语——“搴旗斩馘”。

“搴”字不读qín,也不读quán,它的正确读音是qiān。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属于生僻字,不常使用,但在古汉语中,它有特定的含义和用法。

搴旗斩馘正确读音是 qiān qí zhǎn guó,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是“搴旗斩馘,以靖边陲”,意指拔取敌人的旗帜并割下敌人的耳朵,用以安定边疆。在这个成语中,“搴”字的意思是拔取、拔起,特指拔起旗帜。

“搴”字在古汉语中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拔起、拔取,如“搴旗”即拔起旗帜;二是撩起、掀起,如“搴裳”即撩起衣裳。这个字的使用场景多与军事、战争有关,如“搴旗斩馘”中的英勇行为。

在现代汉语中,“搴”字的使用频率较低,许多人可能并不熟悉。然而,了解这个字的读音和含义,对于我们学习和理解古代文献、成语、诗词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这些生僻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领略汉字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虽然“搴”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我们仍然可以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使用它,如在描述历史事件、战争场景或者在文学创作中。例如,在历史小说中,作者可能会写到“战士们搴起战旗,奋勇杀敌”,以此来表现战士们的英勇和决心。

通过对“搴”字的学习和了解,我们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汉字的美妙。每一个汉字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去探索、去珍惜。

2 阅读:463
济南新闻网

济南新闻网

济南新闻网是济南地区权威、专业的新闻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