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英语名词变复数口诀证明了“只有没动脑,没有想不到”

天骄谈文化 2025-03-13 06:02:23

待问楼主求学过程中曾遇到过许多认真负责钻研的好老师。记得上初中时,我的英语老师换了好几个,因英语老师奇缺,曾经有一位高三落榜生给我们教过一段时间的英语。算是临时代课老师吧。

在这些众多英语老师中,有民办教师,有中师生,有临时代课老师,他们各有千秋,虽然发音不是很准,但都各尽其力认真教学。其中有一位不苟言笑的张老师总是用言简意赅的“口诀”或“顺口溜”总结语音、语法和词汇,效果良好,事半功倍。

后来,我上了高中,有两位老师给我影响最大。一位是数学刘老师,他把枯燥抽象的数学讲得生动有趣,还有他那妙趣横生、朗朗上口的数学口诀,让我这个数学奇差的文科生也崇拜上了数学刘老师!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会宁二中,真是名师辈出,人才济济。历史李森林老师人到中年,讲起课来,激情澎湃,讲到精彩处,手舞足蹈,现身演示,活灵活现。比如,他讲英国工业革命时发明的“珍妮纺纱机”,李老师演示纺纱的动作,迄今三十多年过去,犹记忆犹新,宛如昨天。

最令我难忘的是,他把历史知识点编成了简单易记的口诀。比如,他在讲日本的历史时,关于日本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的年号、日本的假名文字借鉴中国等知识,他用高度浓缩的语言编成了以下口诀:

大和奴、大化封。

片假平假创日文。

班田收授取法中。

……

由于年代久远,后面的记不清了。但李老师的这种口诀教学方法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深处。我暗暗决定,将来如能当老师,我也要这样讲课。

几年后,我当上了英语老师,通过收辑加工编写,我几乎把初中全部英语语法、语音、词汇等重要知识点编成了口诀、顺口溜。有些是原创,有些是借鉴。

举个例子吧。初中英语中大约有9个以f、fe结尾的单词,它们在变复数时,把f、fe变成ⅴ,再加es。这9个单词,孤零零一个一个记,当然下了功夫,也能记住,但不好记,假如把它们编成口诀,这就把零散的东西系统化了,那就好记多了,好比一串珠子散落满地不好拿,怎么办?用一根绳子串起来不就好拿了吗?!

这9个单词是thief(小偷), wife(妻子), life(生活、生命), self(自己), leaf(叶子), wolf(狼), shelf(架子), knife(小刀), half(一半)。它们变复数的规则是一致的。

如何快速记住这9个单词呢?办法就是编口诀。

口诀版本一:

小偷妻子生活难,自己扫叶来做饭。

忽见一狼躲架后,拿刀把它劈两半。

另一版本口诀:

妻子持刀去宰狼,小偷吓得发了慌。

躲在架后保己命,半片树叶遮目光。

有人奇思妙想,这样编:

树叶半数自己黄,妻子持刀去割粮。

架后窜出一只狼,就像小偷逃命亡。

还有版本更奇特:

狼为活命去捉羊,扮贼携刀叶中藏。

架后半天不见羊,自己妻子饿得慌。

还没完,有人这样编:

妻子拿刀去杀狼,吓得小偷架下藏。

半片树叶掉下来,砸到头上己命亡。

真是,“只有没动脑,没有想不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名词变复数,竟有如此多想象和创新!对于以上口诀,您喜欢哪个版本呢?

0 阅读:3
天骄谈文化

天骄谈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