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对于养老这个问题,我觉得细心养育才能养老,没养育之恩至少要有感恩之心。我的奶奶就重视养老问题,但是不注重养育问题。
可以说,母亲把我带大,在我生病的时候,奶奶躲得远远的,而在我考大学,她生病的时候,却找上门要求我们给她养老。
这样的事情,你会很常见,或者你的家庭中就有这样倚老卖老的事件频频发生。对于这样的事,我们可以选择赡养他们,但是要做到适度而至,也就是说吃饱喝足没问题,养老送终也没问题。
但是不能指手画脚,更不能容忍他们老就损害自己的利益,那样只能送养老院,或者找其他亲人来赡养。
有位母亲的朋友,我称之为王阿姨,她的想法跟我一样,她有一个儿子,已经18岁了,她坐月子的时候,婆婆以给自己女儿看孩子为理由,不照顾她。
坐月子还是娘家人照顾的,她的丈夫也是个妈宝男,看着不起眼,实际机关算计都为妈。没主见,直到生了儿子,婆婆和丈夫才对她另眼相看。
但是她早就看出了这期间的人事,自己的儿子她自己来管,没有离婚,但是婆媳关系很僵持,她要求儿子不能见婆婆,否则就离婚。
02.
这个条件,婆婆却同意了。她估摸着,婆婆心里想的是反正是自己的大孙,早晚都要孝顺自己,但是现在养孩子又累又苦,让她看大孩子一举两得。
王阿姨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和婆家关系算是两清,就算是过年也不来往。一次婆婆生病住院,王阿姨去都没去,只给丈夫几百块钱,买了点水果,让丈夫去伺候,说自己还有工作,孩子还要带,没空照顾老人。
她能想到老人是什么态度,嘴里能说出什么话,心里又是几份算计,她心知肚明。但是还是保持和婆媳之间的距离。
她说这是为以后做打算,如果孩子长大了,她没任何理由来让自己的孩子给她养老送终,月子没伺候过,孩子没带过,养育之恩一点都没有,凭什么给她养老。
说是说,做是做。当婆婆的病差不多好了,婆婆开始迎合王阿姨,不是送吃穿,就是送肉汤,以前年轻从没给过的,现在都倾力奉献。
这一切都是因为儿子考上了重点大学。听丈夫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婆婆后,婆婆立刻动身去王阿姨家,夸王阿姨做的好,做的对,满满都是夸赞的话,面带笑容,却居心叵测。
03.
王阿姨只说了一句话,怒起婆婆的脾气。王阿姨说:“我儿子再好,也是我自己从小教育,从小养育大的,现在他所有的成就都跟我有关,你不必自讨没趣,现在就离开我家,我不想看到你,一会儿子回来了,不想跟你吵架。”
婆婆发飙一样的回复她:“我大孙18岁了,用不着你养了,我养老全靠他了,你给我滚!这是我儿子的家,就是我的家,你凭什么指手画脚。”
这时候,王阿姨的儿子回家了。听到两个人在吵架,问是怎么回事。王阿姨的儿子说:“奶奶,我可以给你养老送终,但是现在你活的健康,还有力气对抗我妈妈,在这个时候,我还是向着母亲,请你离开,否则,我不会认你的!”
婆婆听了大孙的话,只好自己默默离开。这场战争因为王阿姨的儿子而停止了,王阿姨的儿子说不会忘记母亲把自己养育这么大,也知道奶奶的脾气,以后只向着母亲说话,但是奶奶老了,他作为孙子,有责任去赡养她,为她送终。
王阿姨说自己已经做得很仁至义尽了,她已经同意让婆婆可以见自己的儿子,知道婆婆身体越来越差,能见到她儿子能开心过一天也算她作为儿媳能最后做的了。
04.
流年情咖议此事:
有良知的老人,如果没有养育过孙子孙女,不会干涉到他们的生活。养老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有儿女的照料,有孙子孙女的看护,不会成为流浪者,无家可归。
懂得幸福,就要懂得感恩。即便是以前养育过他们,也应该明白这种恩情的来之不易,更别说没有养育过他们,更应该保持一种谦卑的态度,想让自己晚年生活更好,就要先尊敬生他们的母亲,这是最基本要做的事。
自己从儿媳熬成婆婆的人,该懂得儿媳需要什么,也应该明白儿媳的不容易。作为长辈,王阿姨的婆婆没有尊重王阿姨,还强制要拆散王阿姨一家。
一个“滚”字能萌生出很多种恨,以前坐月子不照顾的恨,现在养老却想把她踢走的恨,可是王阿姨没有这么多恨,而是原谅了老人,想让老人在晚年快乐的生活,这是人性的善良。
老人也许这一生做过很多错事,也冤枉过自己,甚至没有在自己困难的时候拉自己一把,但是那都是过去,现在她已经是一位不久将要离开人世的老人,再多的恨,再多的怨,也都会成为灰土。
原谅别人,也是慷慨了自己。
图片|网络,图文无关
——全文结束,喜欢关注——
我是流年情咖:你有故事,我就是你的情感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