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许世友丈母娘上北京求他帮忙,许世友一听脸色立马骤变

风城春史吖 2025-02-03 14:31:00

在我国的开国将军中,许世友将军的传奇故事一直为人所传颂。

无论是在土地革命时期,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将军都是一位敢打敢拼,紧密联系群众的好干部。

特别是许世友将军在山东莱阳期间,不仅带领部队与当地的百姓建立起了深厚的军民之情,更是成为了一名莱阳女婿。

许世友将军在山东莱阳的故事还要从1939年说起。

一、许世友在莱阳的抗日斗争

1939年2月,许世友在386旅任副旅长,并参与指挥了著名的香城固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许世友将军亲自指挥新1团作战,果断出击,切断了日军的撤退路线,随后又与政委王新亭一同在邯郸、广平等地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和反“扫荡”斗争。

最终,香城固战役取得了圆满的胜利,但是许世友却不得不离开386旅。原因是许世友在战后的庆功宴上贪杯,醉酒大大咧咧与王新亭打闹出手。

事后,王新亭与许世友都受到了相应的处罚,为了让这两个暴脾气分开,于是上级党组织准备让许世友到其他地方去领导抗日斗争。

当时山东纵队第三旅的旅长马耀南牺牲,于是上级党组织便派遣许世友,到山东莱阳任职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的职务,组织当地的抗日工作。

来到山东之后的许世友,在了解了马耀南牺牲的事迹之后,便当着全旅的战士们表态,一定要为前任旅长报仇。

于是一到山东,许世友将军便组织起当地的抗日武装力量,对日伪军以及国民党顽派进行了反攻。

经过这一年多的战斗,在许世友将军的带领下,八路军在莱阳、海阳地区取得了多场战斗的胜利,一举扭转了胶东地区抗战的被动局面。

原本无比嚣张的日伪军,在许世友将军的到来之后被狠狠压制,活动范围完全被控制在了几座日军占领的城市之中。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日军也多次尝试离开城市,对胶东地区的农村进行扫荡。然而,许世友将军凭借着自己的作战指挥上的才能,愣是将“反扫荡斗争”打成了一场主动进攻的战斗。

特别是在1942年,许世友将军升任为了山东纵队的参谋长,并兼任胶东军区的司令员之后,我军的指战员们在日占区四处出击,搅得当地的侵华日军苦不堪言。

于是,侵华日军大本营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曾多次更换这一地区的日军指挥官,但无一例外,来到此处的日军指挥官没有一个是不吃许世友将军的。

1944年,许世友将军带领胶东军区的部队与大汉奸赵保原的伪军队伍展开了决战。

当时,赵保原为了拯救自己必将灭亡的失败命运,与另外一名伪军头头蔡晋康一同组成了所谓的“抗八联军”。

结果,许世友将军带着部队南下海阳、莱阳两个地区,在牙山一带组织了一场漂亮的大反攻,将蔡晋康和赵保原的伪军击溃。

这场胜利,彻底瓦解了在海阳、莱阳地区作祟的伪军,控制了林寺山一带,在最后的决战中全歼了赵保原的伪军队伍。

在山东的这几年时间里面,许世友将军成为了当时胶东地区家喻户晓的人物,当地的百姓只要听到许世友将军的名号,没有谁是不竖起大拇指的。

当地的百姓都相信,只要跟着许世友将军,就一定可以战胜日本鬼子,于是争相将自家的儿子到八路军队伍上参军。

在日军投降之后,中央从各军区抽调作战部队前往东北,许世友将军的部队也不例外。不过,部队在被抽调走之后,许世友将军仅仅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在当地招募了一支4万多人的部队。

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里面重新找到兵员,恢复部队的作战能力,这都要归功于许世友将军在此前几年抗日战争中在胶东一带的名声。老百姓相信,将自己家的儿子送到许世友将军的部队里面一定错不了。

当然,许世友将军与莱阳渊源可不仅仅是单纯的军民鱼水情这样简单。莱阳事实上还是许世友的第二故乡。

二、莱阳的女婿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主要还是因为许世友娶了一个莱阳的媳妇。

1936年,雷明珍与许世友离婚。此后许世友就一直是一个人大搞革命。可部队首长对于许世友的个人问题很是关心,多次给许世友介绍对象,或是劝许世友与雷明珍复婚,结果这些全都被许世友给拒绝了。

直到1941年,许世友遇到了田普,两人一见钟情。第一次见面,田普就送了一双“拥军鞋”给他,而许世友却是送了对方一个一粒子弹的弹头。

不过这枚子弹头可是有来历的。在万源战役时,许世友负了枪伤,后来医生从许世友的身上取下了这枚弹头。

对于许世友而言,这枚弹头见证了自己在这场战役中的光荣,于是便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着。

在见到田普的时候,身无长物的许世友,便将这枚见证过自己荣耀的弹头,送给了对方作为信物。

此后,两人在一起一边大搞革命,一边谈情说爱,在经过了近两年的恋爱关系之后,两人最终于1943年时结为连理。

作为许世友的第三任妻子,许世友与田普相濡以沫了有42年的时间。在战争年代,两人聚少离多,但是这并不阻碍两人之间的情感。

1951年,许世友被毛主席点将去朝鲜作战。当时身怀六甲的田普,已经临近预产期。当时作为军人,许世友不可能在这时候放下自己的任务。

于是,许世友便在临走的时候告诉田普。要是将来生女儿就叫“抗美”、生儿子就叫“援朝”。

给孩子取好名字之后,许世友陪着田普吃完最后一顿饭,便匆匆地踏上了征程,等到许世友结束了朝鲜的任务回家时,儿子许援朝都已经3岁了。

正是因为有了田普,所以莱阳也就算得上是许世友的第二个老家。革命胜利之后,许世友也时常会关心当年莱阳地区的老乡,以及田普家乡的情况。只要在政策范围内能够给予一定帮助情况,许世友也都不会拒绝。

三、与莱阳百姓的不解之缘

后来在1971年的时候,有一天田普的母亲来到了北京。

当天,许世友正在自己北京的住所里面锻炼身体。突然警卫员着急忙慌地跑来告诉许世友,“田妈妈”来了。

得知自己的岳母进京来看望自己,许世友立刻吩咐自己的警卫员将对方请到家中歇息,随后收拾一下便出来见对方。

一见对方,许世友便兴高采烈地上前拉住老人家的手,随后问道:“妈,您怎么来北京也不提前说一声。我们好招待您到处玩玩。”

“田妈妈”笑眯眯地说道:“你要忙国家大事,我不给你添乱。这次来是乡亲们拜托我求你办件事。”

尽管是自己的岳母,但是许世友在听到对方要来求自己办事的时候便严肃了起来。老一辈的革命家都是这样,从来都不会乱用手中的权力来进行谋私行为,但如果是对人民有益的事,也绝不会推脱。

见到许世友这般严肃,田妈妈笑了笑,随后便娓娓地将所求帮忙的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听说田妈妈要去北京探望许世友和田普,于是莱阳的老乡们便找到了田妈妈。

乡亲们告诉田妈妈,这些年来莱阳一直很穷,虽然大家都一直在努力忙生产,但是由于缺少农机,所以生产一直都提不上去。当地的支书带领着大家这些年来开垦了不少新的土地,但是没农机,这些土地也种不过来。

当地的政府实在是没有能力解决老乡们缺少农机的问题,于是便想着趁田妈妈上北京探亲的机会,看下能不能找许世友帮帮忙,援助莱阳一批生产用的农机。

在听说了这些年来莱阳的变化之后,许世友很是欣慰。毕竟这是自己当年战斗过的地方,这里的老乡们对革命事业做过巨大的贡献。当初不少从莱阳跟着自己出来的八路军战士,也都已经成长为部队的指挥员。

一听说是帮着莱阳老乡办事,许世友当即表示,这个忙一定得帮!见许世友答应下来之后,田妈妈满是感谢的话。

而许世友则是拉着田妈妈的手表示,自己既然是莱阳的女婿,莱阳老乡的忙自己一定得帮。

最后,许世友便批了条子,向莱阳地区援助了4台50型拖拉机用于农业生产。别看只有这4台拖拉机,可这对于当时亟需机械设备发展生产的莱阳老乡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了。

此后多年,莱阳的老百姓在提及许世友的时候都总是竖起大拇指。无论是战争年代的军民之情,还是成立之后许世友对于莱阳的支持,无不反映了这位新中国开国大将与当地百姓之间所缔结的不解之缘。

0 阅读:6
风城春史吖

风城春史吖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