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在鸿门宴上未对刘邦下手,这一决策实则彰显了他作为政治家的深远考量。范增欲除刘邦,源于其作为谋士的敏锐直觉,而项羽则需全盘统筹,权衡利弊。后世三国时期的曹操亦曾断言,天下英雄唯他与刘备二人,然他仍旧放走了刘备。政治家应胸怀宽广,而非滥杀无辜。曹操不杀刘备,正是向世人展示其包容天下的气度。若曹操因一时之怒,诛杀尚未构成威胁的刘备,试问天下还有谁愿投其麾下?
项羽之所以未杀刘邦,实因刘邦并无过错。二人皆奉楚怀王之命灭秦,项羽在巨鹿浴血奋战,刘邦则悄然攻入咸阳。他们同为灭秦功臣,项羽若称第一,刘邦则无愧第二。刘邦入咸阳后,封闭宫室,封存府库,静待项羽接管,此举看似并无不妥。范增却因刘邦突然收敛酒色,转而正襟危坐,便断定其野心勃勃,唯有除之方能心安。
范增的判断若置于其他朝代,或许并无不妥,但在项羽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则不然。项羽与刘邦同为楚怀王之臣,刘邦并无过错,项羽若贸然动手,如何向楚怀王及六国盟友交代?若项羽当时已一家独大,成为各路义军的实际统帅,掌握控制天下的绝对优势,他或许可以毫无顾忌地诛杀刘邦。但事实是,项羽与刘邦及其他六国均为盟友,并无主仆上下级之分。若刘邦死于项羽之手,不等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他便将提前面临天下诸侯的猜忌与围攻。
兔死狐悲,项羽若任性诛杀刘邦,亦可能对其他六国义军领袖下手。这将导致他被集体孤立,从楚汉争霸的局势来看,项羽始终未能拥有横扫天下诸侯的绝对力量。
鸿门宴上,项羽的意图仅是敲打刘邦,而非取其性命。他将刘邦封至巴蜀之地,实则是在向天下各路诸侯宣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决定权不在傀儡般的楚怀王手中,而在他霸王项羽一人。
爱无极
小编标题有误[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