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这样一种有趣的说法,说上世纪60年代,人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把咖啡因拌在饲料中喂给牲畜,这些牲畜变得精神旺盛,干活更加卖力。
网友纷纷评论:“牛和马累了会休息,牛马累了会给自己点一杯咖啡。”
保持清醒是很多人选择咖啡的最初原因,但随着咖啡的流行,咖啡似乎不仅仅局限于提神。不知不觉间,咖啡也成为了口红经济的另一爆品。
在某社交软件上输入 “咖啡” 二字,能查到两千多万篇笔记内容。从咖啡种类到咖啡探店,再到自制咖啡,咖啡似乎成了当代年轻人的 “续命神器”。
有人开玩笑说,别人身体里流淌的是血液,自己身体里流淌的则是咖啡。
口红效应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曾出现口红热卖的有趣经济现象。这是因为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有强烈消费欲望的人们转向购买廉价奢侈品,以此获得心理慰藉,这便是 “口红效应”。
就此提出,在经历过特殊的三年后,看着日益内卷的就业市场和自己干瘪的钱袋,人们的苦闷无处宣泄。此时更需要一支小小的口红来给自己一点安慰。“特种兵旅游”的兴起,淄博“赶烤”热潮,这些也都是口红效应的延伸体现。
回到咖啡赛道,平民咖啡开始席卷全国各大中小城市,走低价亲民路线,主攻下沉市场。当咖啡逐渐摘掉精致中产生活代表的标签中,低价咖啡更受白领和学生们的青睐时,咖啡也开始向下卷价格。
只用花十几、二十几甚至9.9块,就能喝到一杯让自己满足的咖啡。咖啡从商务社交单品转变为日常饮品,低价咖啡也让消费者距离咖啡自由更近了一步。
国内咖啡的需求与兴起《2024 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达到 2654 亿元,人均年饮用数 16.74 杯,相较于 2016 年人均年饮用数近乎翻倍。
根据世界咖啡门户发布的最新报告,去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品牌咖啡店最多的国家,中国咖啡门店数量增长 58%。
2023 年,全国通过外卖渠道共消费9.3亿杯咖啡,金额超200亿元,其中仅上海一地的消费金额便超34亿元,售出1.6亿杯咖啡,平均每人每年外卖消费咖啡约6.5杯。
在接受调查的4000名中国咖啡店消费者中,超过 90% 的人每周喝一次热咖啡,而 64% 的人每周至少喝一次冰咖啡。89% 的受访消费者每周至少去一次咖啡店或从咖啡店订购一次,其中五分之一的人每天都会这样做。
如果你纵观咖啡的历史,埃塞俄比亚人从公元500至600年就开始喝咖啡,接着从东埃塞俄比亚传到也门,到印度尼西亚,再到欧洲的一处温室。
而后一棵咖啡树被传到了马提尼克,那棵咖啡树成了长久以来生长于拉丁美洲的所有咖啡之鼻祖。在当时,咖啡一直是专属的、珍贵、稀有而强贵的。从历史上讲,直到近代,它才进入普通人的家庭。
咖啡传入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大约1836年前后,就在今天的广州十三行附近,丹麦人开了一家咖啡馆。
嘉庆年间编纂的《广东通志》第 95 卷物产记载有 “黑酒,番鬼饭后饮之,云此酒可消食也”。这里的 “黑酒” 正是咖啡。
1842 年《南京条约》划定的通商口岸,从原本单一口岸的广州增加了上海、宁波、福州、厦门作为口岸,也是当时有钱阶层聚居最多的。
上海咖啡海报
上海咖啡作为舶来品在上海租界开始流行,到1946年,上海就开了近200家咖啡馆。那时炙手可热的作家张爱玲最爱的则是牛奶咖啡。和张爱玲一样,不少爱赶时髦的上海人也开始尝试。如今,上海实至名归地成为我国在咖啡版图中的重要一环。
年轻人与咖啡在当今社会,咖啡对于年轻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 20 到 24 岁的年轻群体中,有 42% 的人每天喝一杯咖啡甚至更多,其他人也保持在每周二到六杯的高频率,仅有 8% 的人每月仅喝一杯甚至更少。
咖啡在年轻人中的风靡,最显而易见的是,咖啡中的咖啡因能够迅速提神醒脑,帮助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中保持清醒和高效。
同时,咖啡也成为社交的重要媒介,无论是与朋友聚会,还是商务洽谈,咖啡馆都是一个理想场所。随着咖啡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认同并追求这种文化。
咖啡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每日复习备考都要冲泡或者买杯咖啡放在旁边。胡同里的咖啡馆出现,精心打扮后争相去拍照打卡。
尽管博物馆、美术馆也足够潮,但不便于舒舒服服坐下来喝上一杯休息片刻。图书馆又过于安静,街边的小馆子环境又不够好。
这时,咖啡馆的空间氛围、需求满足和可触及性,一切都踩中了年轻人的心,咖啡成为世界上最普遍的合法兴奋剂。
假如明天咖啡突然从世界上消失,那些依赖咖啡的人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有人说现在喝咖啡不再有情调,但年轻人在心里默默地感谢咖啡,因为它陪伴着度过了每一次的犯困、emo和加班时刻,成为了生活的“续命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