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身边的高人:不上战场胜过千军万马,从俘虏兵到开国中将

云端逐梦星河 2025-04-25 10:37:17

【前言】

孙中山先生去世后,国民党的头把交椅就交给了他的“高足”蒋介石。蒋介石虽然表面上对孙中山先生敬重有加,对他的理念也表示赞同,可真到要执行的时候,就完全走了样,背离了孙中山先生的初衷。

1924年到1927年那阵子,大革命闹得凶,老蒋对我党那些铁了心跟党走的同志下了狠手,到处搞“白色恐怖”。那时候我们党力量虽小,但也不是好惹的,很多战士都挺身而出,跟他对着干。

从那以后,两党关系彻底闹掰了。老蒋好几次想对我们党动手,搞“围剿”,但每次都没捞到啥好处。更有趣的是,在那第一次“围剿”的时候,老蒋还无意间给我们送了个“大礼包”。

第一次“围堵”行动里,因为战场上的头儿张辉瓒太过自大,结果他和手下人都被抓住了,其中还有个看着挺普通的年轻小伙儿也被俘了。

这位年轻人,后来成为了咱们国家的开国中将,他就是王诤。王诤特别看不惯张辉瓒的那些残忍行为,心里头早就后悔加入了国民党。

被我党抓住以后,他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我军里头第一个会摆弄无线电的高手。那时候的红军,穷得叮当响,真是一点都不夸张。

当初我们得到的唯一电台是从胜利战斗中缴获的宝贝,但不幸的是,在搬运的路上它被弄坏了一半,结果就只能收听不能发射。王诤在我党的传奇故事,就是从这半残的电台起步的。

为啥这人没上过战场,却还能被封为开国中将呢?他究竟有啥特别之处,让他没经历过战火硝烟,也能得到如此高的荣誉?其实,这背后的原因并不简单。虽然他没亲自上过战场打仗,但他在军事方面的贡献和才能却是不可忽视的。或许他在战略策划、军队建设或是后勤保障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这些都对国家的军事力量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尽管没有战场的经历,他依然被国家认可并封为开国中将,这也是对他辛勤付出和卓越才能的一种肯定。

王诤入党后,他都忙了些啥?

【王诤误入“狼圈”】

王诤1909年在江苏武进呱呱坠地,他本来叫吴人鉴。吴人鉴的老爸以前当过个小官,官职不大但心里装着老百姓,后来辞官回家种地了。吴人鉴呢,就琢磨着学点手艺,好养活一家人。

吴人鉴受到老爸当过官的影响,不甘心一辈子就窝在“理发师”这个行当里没出头之日,所以在1928年,他选择去黄埔军校深造提升自己。

在学校时,我学的是无线电技术,一毕业就进了国民革命军,给老蒋当手下,在18师干起了电报员的工作。那时候,18师的师长是张辉瓒。

张辉瓒因为受到老蒋的赏识,变得非常嚣张,跟人说话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导致几乎没人乐意跟他往来。这事儿发生在1930年,正好是王诤调过来的那一年。

张辉瓒的军队被老蒋派去对付红军,他亲自指挥了十万大军去包围只有两三万人的红军队伍,这形势看起来简直就是稳赢的局。

张辉瓒一到战场最前线,马上就下了一道特别狠的命令,说在周围五十里的地方,甭管是男是女,老的少的,只要是年龄超过十岁的,都得除掉。

张辉瓒压根没想到,他下的那道命令,却让当时默默无闻的王诤心里打起了退堂鼓,琢磨着要不要开溜。王诤也是个穷苦出身,来参加革命,说白了就是为了混口饱饭。

但我从没想过要随便伤害无辜的人,要是有机会,说不定我还会帮帮那些穷苦的老百姓。张辉瓒这么做,跟革命前那些封建统治阶级有啥区别呢?

张辉瓒那会儿可真是乐极生悲。1930年12月30日那天,他带着大军一头扎进了我军的包围圈,结果连同他自己在内的上万士兵,全都被我军给活捉了。

数战俘人数时,轮到吴人鉴,他突然想到了古代那位铁面无私的王诤大人,立马决定自称王诤,就这么简单,王诤这个名字就这么诞生了。

【王诤参加共产党,为我党做出重大贡献】

王诤最后以一个全新的面貌踏进了共产党的大门,从那以后,他的人生就变得特别不平凡。那时候的红军,穷得响叮当,啥都没有。王诤就跟组织说,他想要一台电台来开展工作。

上头刚通知,说咱们党内现在没有电台可用,手头那台还是最近缴获的,结果在搬运的时候不小心弄坏了些部件,现在只能收听,没法发送。可王诤并没有因为这个就扔下他原来的手艺不管。

王诤就用那半部电台,挑起了他自己的革命大旗。之后的日子里,他靠着这半部电台,捕捉国军那边传来的微弱无线电信号,好几次都让我党的战士们逃过了鬼门关,救下了好多人的命。

毛主席那会儿遭了冤枉批评,手头的事儿都被别人接管了,正好又碰上国军封锁消息,四面楚歌。多亏了王诤,他悄悄地把无线电信号给截了下来,给主席送去了国内最新的动静,好让主席心里有个数,能看清局势。

后来,红军的人数越来越多,虽然条件还是紧张,但已经不像最初那会儿那么困难了。王诤也因此得到了一台完整的电报机。

后来,王诤建议办个电报训练班,好让每个红军团都能培养出一批电报员,这样一来,咱们军队的机动性和对战场的掌握能力就能大大提升。

在接下来的那些不容易的日子里,王诤被我党的先进思想深深影响,变成了一名死心塌地的共产党战士。除了头一回的反“围剿”他没赶上,剩下的四次“围剿”,王诤都坚定地站在了共产党这一边。

在抗战和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王诤曾多次指挥手下人员,成功解码了敌人关键的军事行动情报。

抗美援朝那会儿,王诤跟联合国军打了一场看不见的电波较量。他帮忙让我军掌握了天上的优势,搞得敌军飞机一到战场上空,就被电磁波搅得晕头转向,控制不住。

1955年的时候,这位从未亲自拿枪上战场杀敌,但却通过发电报在后方立了大功,救了好多红军战士性命的人,被咱们军队评为了开国中将。

【结语】

王诤将军是我国无线电通讯领域的先行者,他手里头那会儿就只有半台电台,但靠着那一点点微弱的电波,他愣是多次把红军从危险中给拉了出来,帮了大忙。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王诤不管是在抗日那会儿,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去抗美援朝,他都立下了大功,这些贡献可都是实打实的,不能小看。

战场上,他琢磨出了好多巧妙使用电台的方法,这些战术到现在都还挺管用。毛主席都夸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讯事业的奠基人呢。王诤,那真是个顶尖的专业高手。

毛主席对人才深信不疑,压根儿没在乎王诤以前给国军干过这事儿,放手让他大胆去闯。这样一来,王诤就有了更宽广的天地,可以好好施展一番自己的本事了。

新中国成立后,王诤挑起了中军委通信部部长的大梁,他在国防建设和通讯领域等方面,为新中国的进步付出了大量心血,贡献突出。

王诤将军真是命运多舛,1978年,他因病离世。在那之前,他为中国建起了首个卫星通信地球站。他走后,叶帅亲自给他写了悼词,还在追悼会上大力称赞了王诤将军一生的贡献和成就。

王诤将军,起初只是个俘虏,手里头就半台电台。可谁能想到,他后来竟成了新中国电台通讯技术的领头人。这一路走来,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想要成功,路可不是好走的。

要想真正为国家、为人民出力,在中国复兴的大业上留下印记,就得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断锻炼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所作为,留下自己的那份功绩。

1 阅读:105
云端逐梦星河

云端逐梦星河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