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从未得到过姐姐资助,建国后改行当老师

梦里水乡任 2024-12-11 11:40:28

张爱玲的几段爱情故事家喻户晓,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她还有一个弟弟。

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并不是张佩纶唯一的儿子,在他上面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其中大哥早夭,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同父同母的妹妹张茂渊。

张廷重出生后就备受父母宠爱,然而,他的幸福时光过于短暂,他七岁那年父亲过世,母亲一个人将他们拉扯长大。张廷重的母亲望子成龙,希望儿子有朝一日能光耀门楣,可惜,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张廷重唯一的道路被堵死。

几年后,张廷重的母亲也过世,这一年,张廷重刚满16岁,他的妹妹张茂渊才11岁,两人只能跟随同父异母的二哥生活。

19岁这年,张廷重的人生得到了逆转的机会,他的新婚妻子是黄家大小姐黄逸梵。只是,不管是成家前还是成家后,张廷重一直活在二哥的控制之下,他不愿意过寄人篱下的生活,最后硬生生萌生出脱离二哥分家单过的想法。

虽然分家让张廷重脱了一层皮,被二哥拿走母亲大部分的陪嫁,但张廷重终于获得了掌管自己人生的机会。

黄逸梵以为丈夫能立起门庭,结果,大失所望。

张廷重就是一个典型的公子哥,原本还有二哥压着不敢过于放肆,如今自由了,也开始在酒肉朋友的怂恿下,恢复了花花公子的本性,不但养姨太太、赌钱,还学会了抽大烟,黄逸梵根本无法容忍这样的丈夫。

黄逸梵在婚姻的苦海中挣扎,在经历过无数次的失望后,黄逸梵选择和丈夫离婚,摆脱出这段失败的婚姻。

张廷重离婚后,他还开启了自己的第二段婚姻,对方就是孙宝琦的女儿孙用蕃,孙用蕃长相不太出众,但是父亲确实位高权重,要知道,她的祖父是清光绪皇帝的老师,父亲孙宝琦又两度担任北洋军阀时期的国务总理。这样的家世,为何没有好好选一个般配之人呢?

说起来,还和孙用蕃的初恋有关。她的初恋是出身贫寒的表哥,两人情到浓时还偷尝禁果,孙用蕃一直做着嫁给表哥的美梦,然而,孙宝琦最注重门当户对,即便女儿千般反对也不改变想法。

最后,孙用蕃只能和表哥相约服毒自杀殉情,可惜,表哥贪生怕死,孙用蕃幸运的活了下来,只是,她之后沉迷鸦片中,不愿意再面对现实。

后来,家道衰落,上门提亲的人也看菜下碟,渐渐地他家门可罗雀,孙宝琦看着女儿在家硬生生熬成了36岁的老姑娘,也着急的不行,最后终于找到了张廷重。

其实,孙用蕃看不上张廷重,无奈她并没有多少选择,只能“下嫁。”

婚后,孙用蕃和张爱玲根本就没有办法和平共处,每次都闹得不愉快,在张爱玲的眼里,她就是恶毒继母。

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只比她小1岁,只是,两人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从小学开始,张爱玲就进入寄宿学校读书,只有星期天才会回一次家,寒暑假时张爱玲也不歇着,不是在画画就是弹钢琴,看电影杂志,实在闲的无事就会去她姑姑或者舅舅家里,单独和弟弟一块聊家常的次数少得可怜。

在张子静的眼里,姐姐非常的喜欢“特别”。就拿穿衣服来说,她总想着和别人穿的不一样。1942年,张爱玲刚从香港回到上海她穿着一件矮领子的布旗袍,但是,这件旗袍又和他见到的不一样,领子矮得几乎没有,领子的下面还打着一个结,袖子短的和肩膀一样齐。张子静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衣服。

张爱玲只是笑着说弟弟少见多怪,这衣服放在香港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式样,她还觉得不够特别呢。

不仅如此,姐姐张爱玲还是一个非常有性格的女性,如果她做事,就一定要做到自己称心如意才可以。

张爱玲高中毕业时,母亲黄逸梵正好回国,按照她的想法,女儿应该出国读书深造。张爱玲回去就将这件事告诉父亲,张廷重根本不同意,不但将女儿骂了一顿,还将她关进一间屋子里面,外面还安排了人看着她,不允许她离开家门半步。

姑姑张茂渊得知此事后,还专门找哥哥求情,结果两人也是不欢而散,一直到半年后,张爱玲趁着大家放松警惕,悄悄地跑了出去,去投奔了姑姑张茂渊。张爱玲通过自习和考试,终于进了香港大学读书,从这之后,她再也没有回到父亲的家里。

在张爱玲的眼里,弟弟生的很美,而自己却并非如此。在张爱玲的描述中,弟弟长着一张小嘴、大眼睛、长睫毛,尤其是睫毛,让张爱玲羡慕不已。

张子静非常的顽皮,尤其是妒忌她画的画,趁着没人的时候,他不是将她的画撕了就是在上面涂涂画画。

有了继母后,她回家的次数就不多了,难得回一次家,也特别想要知道弟弟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一次,张爱玲放假回家,在看到弟弟的长相后,大吃一惊,他不但变得又高又瘦,还穿着一件不怎么干净的蓝布罩衫,然而,和他长相相反的是他的性格。因为大家已经将张子静的一些事情告诉她:逃学、忤逆、没志气......

彼时,张子静才23岁,因为身体不好,所以从圣约翰大学经济系辍学后,就一直待在家里,没有正式开始工作。和他恰恰相反的是姐姐张爱玲,彼时,张爱玲已经成为上海最红、最受欢迎的作家。

黄逸梵后来不爱自己的丈夫,但是对于两个孩子还是很爱很爱的,只是,她没有条件去帮助两个孩子。

张爱玲和父亲、继母闹翻后,就搬去和黄逸梵一块住。后来,张子静也来到母亲身边,当时,他的身上只带了一双用报纸包着的篮球鞋,张子静的想法很简单,他不想再回那个家了,他想要和妈妈姐姐一块生活。

可是,黄逸梵拒绝了儿子的请求,她非常冷静地告诉儿子,她的经济能力只能负担得起一个人的教养费,所以没办法将他一块收留。

张子静哭着抱着自己的篮球鞋回到了父亲的家里,从这之后,张子静不得不继续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成年以后,张子静也想着追随姐姐的脚步,一块搞文学创作,当时张爱玲已经名声斐然,张子静和朋友创办杂志后,主动和姐姐提出约稿,让他失望的是,姐姐直接拒绝了他,理由是:“我不能给你们这种不出名的杂志写稿,坏我自己的名声。”

后来,张爱玲发展的越来越好,张子静想要和她见面愈发的艰难。

张爱玲去了美国后,姐弟二人就失去了联系,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恢复通信。

1989年,体弱多病的张爱玲给张子静写信:“你得信都收到了......剩下的时间不够用,很着急。”

不过,在信中她也表示了对弟弟的关心,他如果能延迟退休最好,退休往往于健康有害,退休了也顶号,能找一个轻松点的工作来做。

张爱玲不知道的是,自己如日中天时,弟弟的日子并不好过。张廷重对儿子非常的小气,为了省点挥霍的钱,他不让儿子娶亲,这就导致张子静终身未婚。张廷重去世后,继母总算是给了他一点温暖,将张廷重房租的四分之三留给了他。

张子静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银行职员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改行变成一名老师,常年生活在上海郊区,最后孤独地死去。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