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于李嘉诚与贝莱德集团交易港口一事,官方前后共发出了5次喊话,而且一次比一次的措辞严厉,甚至两任特首,都对此发出了观点。
但好言难劝该死的鬼,面对各方的指责,李嘉诚控制的长江合集公布了自家2024年的财报,想以此来证明自己售卖港口真的只是正常商业行为。
有人认为,李嘉诚这是“不见棺材不掉泪”,那晒出数据的行为,是不是意味着李嘉诚在用行动默默抵抗?
不见棺材不掉泪
自打李嘉诚与贝莱德集团之间的港口交易曝光之后,官媒就五次三番的对此事发声,而且一次比一次的措辞严重。
而且对于此事,香港两任特首接连发声,并且都表述了李嘉诚和贝莱德集团遵守法律规定的观点,可即便这样,李嘉诚始终保持沉默。
而在3月14日的时候,一架从北京起飞的专机,更是直飞巴拿马,经过双方两天的友好协商,巴拿马政府也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当这架专机顺利返航之后,这件事该如何处理似乎已经有了答案,而随着舆论发酵的越来越厉害,长江和记却发出了其2024年的财报来作为回应。
根据其发布的财报显示,在2024年长江和记的业绩状况并不如预期那般,虽然整体的收入和2023年相比有所增长,但净利润却下降了27%。
这样的数据,似乎在表明李嘉诚售卖港口的正当理由,他到现在还在想着商人得利就是正常行为,长江和记售卖港口,就是因为收益不如预期。
并且上面还显示了长江和记为了应对业绩下滑,还将自己的每股派息金额从2.53港元降低至2.2港元,目的是在呼吁股东与公司共同度过这个难关。
另外就是其旗下港口业务为公司所带来的收益,纵观2024一整年,长江和记旗下港口业务比2023年上涨了11%。
但是这在长江和记的总收益中占比只有9%,所以人家售卖港口,就是想处理掉这个不赚钱的资产,以便投资到盈利性更强的业务当中。
而这也变相回应了人们的猜测,什么背后有其他因素,很可能含有政治动机什么的都不存在,这次售卖港口,就是一次普通的商业交易,没必要有这么大的争议。
不过这样的态度也能间接表明李嘉诚的立场,那就是他不会因为国家利益受损,而放弃这次商业交易,在他眼中,一切都以利益为重。
但这种态度,显然是不可取的,毕竟当前社会各界对这次交易的担忧,就是因为其涉及到了国家、地区的经济安全以及法律合规性。
那既然如此,肯定就不是李嘉诚一家说的算,所以在近段时间爱你,就有外媒报道,中国相关部门已着手调查这笔交易是否违反了反垄断法,且是否会对国家经济带来潜在的危害。
如果真的是这种结果,那对李嘉诚来说将大大的不利,而且最坏的结果就是这笔交易遭到取消,这也是他无法忽视的问题。
不过就目前来看,李嘉诚的态度可以说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要推行这一交易,哪怕是在面对各方压力和法律风险,也依旧选择坚持自己的立场。
但他可能忘了,当初自己是怎么拿下巴拿马运河的港口的,要知道作为全球航运的“咽喉要道”,当初美国想卖,都被巴拿马政府拒绝了。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李嘉诚香港人的身份,加上其与西方的联系又比较密切,这让很多人都认为和做生意比较合适。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我们都知道东西方的对立自古有之,如果涉及到比较敏感的商业,某些西方政府都会不要脸的下场插手,而这造成的损失,是很多企业都受不了的。
而为了规避风险,人们就喜欢找一些中间派或者是东西方都有关系的企业合作,而李嘉诚的企业刚好就有这种条件。
在很多企业看来,李嘉诚既有东方的背景,也有西方的背景,他就像是双方共同扶植起来的代言人,只要和他合作,就不会得罪东方和西方。
也正是靠着这种左右逢源的关系,李嘉诚才能在这么多年的时间内在商业上如鱼得水,因为在这些合作中他旗下的企业获得了大部分的利润。
但现在正值中美博弈的关键时期,说的夸张一点,就连WTO基本都成了摆设,这时候你老李做生意还讲究在商言商,一点不顾及国家利益,那只说是国家以前给他的好脸太多了。
李嘉诚的结局已注定
这个世界本就是弱肉强食,而作为“亚洲首富”的李嘉诚自然不会不知道,但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哪里会有政治和商业分开来讲的规则。
所以李嘉诚的在商言商,政治和商业是分开的完全就是谬论,要知道现在中美之间的博弈越来越激烈,两国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较量。
科技、产业链甚至是国际话语权等多个领域,都有双方角逐的身影,就拿科技上来说,美国对中国发布“限芯令”,英伟达难受不难受,但在难受,它还得捏着鼻子忍着。
再拿新能源汽车来说,无端遭到美国政府的加税,而且还带着一帮欧洲小弟频频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施加压力,人家不照样和他们硬刚。
这些企业的种种做法,其实都是为了大局着想,虽然立场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不能让国家利益受损。
港口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着全球的贸易网络,控制着重要的航道,尤其是巴拿马运河这种咽喉要道,对于中国的战略价值实在是太大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于这方面早就开始了动作,利用港口通行权和停靠权作为武器,未来将对所有停靠在美国港口的中国籍船只征收高额费用,甚至连在中国注册和制造的船只都未能幸免。
在这种背景下,李嘉诚卖掉巴拿马运河周边的港口,可能会成为美国在对华博弈中施加压力的一个重要工具。
在这种情况下,李嘉诚在谈这笔交易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想到自己先是一个中国人,然后再想到自己才是一名商人。
毫无疑问,商人有追求利润的自由,但在大是大非面前,首要前提就是要维护国家利益,现在长江和记还抛出营收来往商业行为上引,无非就是不想牵扯政治。
但如果没有祖国在后面做后盾,就凭着西方那种欺软怕硬,毫不讲理的霸权行径,你的这种跨国商业会不会被人家吃的一干二净。
可李嘉诚似乎不这么想,在其过去的种种行为中,一直强调着商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应当分开,可他忘了,如果他的企业不是赶上了改革开放,不是赶上中国经济的崛起,不是与政府之间的合作,想要将其商业帝国做到全球规模,简直是痴心妄想。
正如香港前特首梁振英所说,所谓的“商人无国籍”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商人虽然追求利益,但如果忽视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那么他的行为最终只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中,李嘉诚作为商界的领袖,理应更加关注国家的长远利益,而不是单纯地为了一家企业的短期利益做出牺牲。
毕竟,长江和记背后的不仅仅是李嘉诚个人的财富,还有无数依赖这个企业的中国人民和员工。将港口出售给美国资本,虽然可能带来短期的资金流入,但却可能对中国的整体利益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信息来源:
香港《大公报》再发文:奉劝有关企业和人士,停止交割 极目新闻2025-03-21
卖港口风波后,李嘉诚旗舰上市公司长和发布财报! 新浪财经2025-03-20
突发,李嘉诚旗下多家公司股价下跌!长实集团跌超6%,长和11天市值蒸发323.6亿港元!两家公司已取消业绩记者会 每日经济新闻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