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车企陷资金困境,账上仅剩500元,前CEO被传已赴海外

赵景讲车 2025-04-15 21:16:00

哪吒汽车,那个曾经喊出要当“中国特斯拉”的品牌,现在却被曝出账上只剩500块?

这让人不禁要问:从“豪言壮语”到“苟延残喘”,它到底经历了什么?

说白了,哪吒汽车最近的日子,那是相当不好过。

2023年10月,危机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泻千里。

先是欠薪风波,听说拖欠了三千多名离职员工的补偿款,总额逼近4个亿!

你品你细品,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更惨的是,有些员工的股权认购款,到现在都没退还。

这年头,打工人挣点钱容易吗?

更热闹的还在后头。

超百家经销商,那是浩浩荡荡地杀到了桐乡工厂,要说法来了。

运营损失要赔,接下来三个月的运营成本要预支,还有那些打了款却没发车的返利和补贴,统统都要吐出来!

这架势,简直就是“不给钱就拆家”。

经销商那边闹得欢,车主这边也跟着遭殃。

315刚过没多久,就有车主哭诉,车子出了问题,零件等了四个月都没见个影儿。

现在经销商都自身难保了,售后服务更是直接停摆。

这可苦了那些已经买了哪吒汽车的车主,真可谓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之前不是一直嚷嚷着要上市吗?

结果呢?

早在2023年10月危机爆发前,哪吒汽车的确放出风声,说要登陆港交所。

可谁能想到,这上市之路,就跟唐僧取经一样,九九八十一难,难于上青天。

现在呢?

上市计划彻底搁浅,融资成了老大难问题。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哪吒汽车的子公司,居然出现了“空壳”现象。

就拿哪吒合智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来说吧,银行账户里加起来还不到500块!

这简直比我的钱包还干净啊!

没钱,就意味着啥也干不了,公司运营直接瘫痪。

你以为这就完了?

No No No,这只是冰山一角。

由于销量上不去,现金流出了问题,哪吒汽车已经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已购车主天天提心吊胆,生怕哪天车子坏了都没地方修。

这直接导致潜在消费者不敢入坑,销量自然也就更上不去。

要说这哪吒汽车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前CEO张勇。

这哥们儿,争议可不小。

先是被曝出LOGO设计花了5个亿,这钱花得,简直比发射火箭还烧钱啊!

还有,投资人周鸿祎也经常在公开场合diss他,说他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更离谱的是,最近网上还传出张勇“跑路”到英国的消息,说他卷款潜逃,去英国喂鸽子去了。

虽然张勇本人出来辟谣,说自己还在为哪吒汽车的融资奔走,但你懂的,这种事情,谁知道真相是什么呢?

话说回来,哪吒汽车走到今天这步田地,也不能全怪张勇一个人。

2019年,哪吒汽车的第一款车型N01,就因为电池问题被车主大规模投诉。

续航里程严重缩水,充电速度慢得让人怀疑人生。

这直接导致哪吒汽车的口碑一落千丈。

而且,周鸿祎还曾公开批评哪吒汽车的营销策略,说他们太保守了,缺乏创新和亮点。

说白了,就是不会整活儿,抓不住年轻人的心。

为了提高用户粘性,哪吒汽车还搞了个“哪吒币”,让用户参与社区互动。

结果呢?

这玩意儿价值有限,兑换渠道也不方便,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哪吒汽车还雄心勃勃地要进军海外市场,在泰国等地建了生产基地。

可现实是残酷的,由于品牌知名度不高,产品竞争力不足,售后服务体系也不完善,哪吒汽车在海外市场的销量一直不温不火。

这海外扩张之路,走得也是步履维艰啊。

回想起2022年,哪吒汽车还短暂地风光过一把,销量一度超越了“蔚小理”,成为当年销量最高的造车新势力。

但你仔细想想,哪吒汽车主要靠的是啥?

靠的是低端市场,靠的是走量。

这种模式,抗风险能力太差了。

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立马就原形毕露。

哪吒汽车的困境,那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技术研发不行,产品质量一般,品牌建设滞后,再加上内部管理混乱,决策失误频频,最后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现在,哪吒汽车就像一个病人,浑身上下都是毛病。

想要走出困境,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优化产品结构,拓展高端市场,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率,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

最关键的还是得有钱,得先解决资金链的问题。

话说回来,哪吒汽车的未来会怎么样呢?

谁也说不准。

也许它能绝地反击,重回巅峰;也许它会慢慢沉沦,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但不管怎么样,它都给其他造车新势力敲响了警钟:埋头苦干是正道,投机取巧走不远。

世事难料,且看它后面的造化吧!

0 阅读:191
赵景讲车

赵景讲车

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