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募集资金连创纪录,股票指数跌掉一半,成功还是失败?

李国魂 2024-06-29 10:33:26

中国股市已经成为仅次于国家银行系统的庞大资本金融市场。截止2023年,沪深股票账户数超过 2.2亿户,基金投资人超过7.3亿。亿万股民不仅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石,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绝对中坚力量。他们能否从中国股市里收获投资回报,是决定这一市场到底有没有生命力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资本市场是外来品。虽然没有全盘照搬,但融资功能全部吸纳。至于投资者保护问题,始终处在探索之中。提起证券市场的巨大成功,被提及的当然是中国股市创造的全球首屈一指的融资和IPO世界纪录。如何看待中国股市的利弊得失?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分析。

一、炫耀中国股市募集资金的辉煌成绩必须和中国股市走势结合起来

6月19日,2024陆家嘴论坛现场,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邱勇表示,科创板设立5年来,对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列举了科创板募集资金的成绩。

截至2024年5月底,科创板共有572家公司,总市值5.2万亿元。科创板的设立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撑,5年累计融资超过1万亿元。

我想,邱勇理事长的报告最好是附上科创板五年的走势图,才能实事求是的说明一切真相。

科创50指数走势

不仅能够让我们读懂到底是谁在扛着科创板前行。这等于告诉我们,除了能够做空者和融券者高卖低买来回折腾的机构在外,中小投资者哪个还能在这个走势下赚到钱?到底是谁在如此暴跌之下还能实现盈利?

A股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主要方式有IPO融资、增发融资、优先股、配股、可转债和可交换债。

2020年12月28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资本市场建立三十周年座谈会上总结三十年的成就时表示,“三十年来,资本市场累计实现股权融资超过21万亿元。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更加聚焦服务科技创新,通过改革推动要素资源加速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科创板开板以来,IPO融资金额已占同期A股的近一半,资本市场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的枢纽作用明显增强。”

1990年至2020年年报统计,上市公司总利润43.55万亿元。其中占比最大的是银行,占了38.5%,累计利润16.76万亿。依次递减为非银金融7.39%,石油天然气7.26%,房地产开发4.6%,电力3.18%,汽车3.11%,煤炭2.93%,通信运营2.71%。这告诉我们,中国股市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惊喜。华为是中国最引以为豪的科技巨擘。但却不是一家上市公司。

Wind数据显示,包括IPO融资、增发融资、优先股、配股、可转债和可交换债的股权融资在内,2010年以前,A股上市公司股权融资额一直未突破万亿元。2015年至2020年,沪深两市股权融资额连续6年超万亿元,分别为1.59万亿元、2.08万亿元、1.72万亿元、1.21万亿元、1.54万亿元、1.71万亿元。无限度增发不仅对市场资金抽血极具威胁,将来的锁定解禁上市数量更是天文数字。

而近三年,筹资更是屡创神奇。

Wind数据显示,2010年以前,A股上市公司股权融资额一直未突破万亿元。但是,自2015年以来,A股市场融资进入加速膨胀期。2015至2022年合计融资额达到13.13万亿元,平均年融资额高达1.64万亿元。

与之同步,上市节奏上市数量快马加鞭。A股上市公司突破1000家和2000家大关,均用时10年,突破3000家、4000家大关,分别为6年和4年,突破5000家仅用两年。

最近几年上市节奏更快,2020年、2021年、2022年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分别达到434家、534家、428家。目前A股上市公司总数已超5000家,其中,最近三年增加的上市公司数量就达到1396家。

2000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数量变化

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A股市场融资进入加速膨胀期。2015至2022年合计融资额达到13.13万亿元,平均年融资额高达1.64万亿元。

2018年IPO融资1378亿元,定向增发等方式融资金额7855亿元。

2019年分别为2532亿元,6898亿元。

2020年分别为4793亿,7841亿元。

2021年IPO的融资5428亿元,首次突破5000亿元。定增融资金额高达8893亿元,创出新纪录。

2022年新股发行IPO的融资金额达5869亿元。定向增发,定向的融资达到8457亿元。

2023年A股市场有313家公司首发IPO,共募集资金3565.39亿元。沪深交易所照样夺得全球募集资金的冠军和亚军。

再看中国股市的走势,从2027年10月创下6124点的历史新高以来,截止目前,下跌幅度超过50%。到底算成功还是失败?

2007年至今的上证指数走势

二、大肆扩容并没有改善利润结构和分红占比,反而引发了减持大潮

急速扩容和融资膨胀并没有带来或者造就出一家能够和非上市企业华为旗鼓相当的公司。5300多家公司中,2007年之前实现上市的200多家央企以及银行保险等创造的利润几乎和其它5000家上市公司。

如果按照募集资金占比计算,相当于募集资金不到2万亿资金的公司创造了募集资金超过25万亿的公司创造的利润总和。

2007年年底,我国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550家。近15年上市的接近4000公司业绩还不到2007年之前上市公司中的200多家公司创造的利润水平。这至少证明,近16年近乎疯狂的扩容根本没有带来同步的效益扩张。

Choice数据显示,2023年有3495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分红

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是掏空市场存量资金的罪魁祸首。2013年减持公告数量首次突破10000次之后,市场的减持次数始终居于高位。

2018年大股东减持金额2345亿元;2019年5017亿元;2020年8513亿元;2021年减持7140亿元;2022年5607亿元。

2023年8月证监会发布的史上力度最强的减持新规,多家A股公司因减持条件所限被迫按下“暂停键” 。A股市场共有2208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进行了减持,减持数量超过260亿股,合计减持股票金额超过4219亿元。

上半年减持数量超过165亿股,减持股票金额超过2665亿元。下半年减持数量超过94亿股,减持股票金额1554亿元,明显下降。减持规模相较于2022年,各项分别下降了34.1%、40.2%、34.5%。

2023年A股减持榜前十名

不得不提及印花税问题。数据统计显示,自1997年至2023年上半年,27年间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征收金额共计23257亿元,约等于1个贵州茅台市值、2个宁德时代市值。历史上,共计4个年度印花税金额超过2000亿元,分别在2007年、2015年、2021年、2022年,并在近年呈现明显增长。2018至2023年,沪深A股市场上缴证券印花税达10838亿元。

按此计算,新股发行、增发、减持套现、印花税征收等四项合计,年均从市场抽离资金超过2万亿元。

疯狂减持套现成为掏空市场存量资金的罪魁祸首。IPO上市成功后无不机关算尽拼命减持,甚至股价破发减持热情依然不减,甚至减持到大股东都消失的程度。问题就出在激励政策严重出偏。我们经常挂在嘴上说,不干预,零容忍。其核心首先是应当是充分尊重市场,不干预市场。由市场供求的力量决定市场的扩容,绝对不是把供求关系变相扭曲成供强加于求,无论供给多寡市场必须接受的逻辑。

从2013年开始A股重要股东的减持规模极速攀升。在2013年减持公告数量首次突破10000次之后,市场的减持次数始终居于高位。2015年A股市场重要股东的净减持金额为4588.82亿元。近几年新股发行和增发以及减持套现, 年均从市场抽离资金超过2万亿元。

我们本以为上市公司不断堆积起来的庞大资金能够源源不断地增长,为创造财富提升投资机制。但是,募集多少,就有多少资金转而从事投资理财。上市公司从事的是频频爆雷甚至是类似已经倒闭的中植系的信托产品,或者是加了多倍杠杆的私募基金。

A股上市公司在2023年计划的理财

急速扩容和融资膨胀,并没有带来或者造就出一家能够和非上市企业华为旗鼓相当的公司。最直接表现在利润结构和分红占比方面。

如果按照募集资金占比计算,相当于募集资金不到2万亿资金的公司创造了募集资金超过25万亿的公司创造的利润总和。2007年年底,我国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550家。近15年上市的接近4000公司业绩还不到2007年之前上市公司中的200多家公司创造的利润水平。这至少证明,近17年大肆扩容根本没有带来同步的效益扩张。

三、深刻反省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发行制度的利弊得失

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国股市同样是在小平南巡时果断做出“大胆地试,错了就纠正”的摸石头过河的决策。

不可否认,中国资本市场就是外来品。虽然没有全盘照搬,但是,筹钱功能悉数照收。屡创世界纪录的募集资金和上市数量增长速度让那些前辈们叹为观止。而被废弃的市场运作机制恰恰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择。如美国的期货期权和股票现货均实施同样的交易制度,我们却实行期货期权T+0和现货T+1的割裂交易。股指期货期权已经覆盖80%的股票市值。但是,股指期货期权和融资融券将全部中小投资者拒之门外,。至少我们的交易制度就已经失去公平公正,自然就无从谈起一视同仁。我们随便一年的筹资总额就可以让美国三大交易所望尘莫及。而如何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始终处在高度重视的探索之中。

自2007年10月创下6124点以来,中国股市已经连续17年处于低迷状态。中国股市最能够做到耐心的恐怕就是现在的中小投资者和基民。股市连续17年跌跌不休,无论主动还是被动,他们已经成为最为核心的耐心资本的组成部分。

四、彻底排查中国股市募集资金和使用情况

中国股市,募集的资金总额独霸全球,也是监管者交易所最为自豪炫耀的业绩。但是,直到今天,竟然没有没有一份出自监管机构或者证券业协会做出一份关于所有上市公司募集的几十万亿资金专项使用情况的白皮书或者专项调查研究报告,甚至也没有专职机构对募集资金和股票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盈亏状况作出实事求是的对比分析。几乎就一句“证券市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一笔带过。

显然,这是中国股市监管者和权威部门回答投资者的必答题。当前的重中之重是由国家权威审计部门牵头,会同各方面对中国股市33年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查核实,彻底排查上市公司的经济财务运行安全,形成实事求是的专题报告向社会公开。全力遏制风险外溢扩散势头。重中之重是对中国股市33年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查核实。尤其要对上市公司不务正业的倾向实施现场核查监管。

这是所有的投资者最为关注的现实问题,绝对不能当成一笔糊涂账。监管者最需要回答的现实问题是,33年的中国股市,巨量募集资金的使用效果是什么?至少截止到目前,没有没有一份权威的报告对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到底产生了多少行业领军者,所募集的几十万亿募集资金对中国经济的具体贡献到底多大做出深入科学细致的探讨,基本是一句“证券市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一笔带过。对募集资金和股票市场投资者盈亏状况的实事求是对比分析更是空白。

必须由国家权威部门牵头,彻底排查上市公司的经济财务运行安全,全力遏制风险外溢扩散势头。重中之重是对中国股市33年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查核实。尤其要对上市公司不务正业的倾向实施现场核查监管。对筹资资金应用效果进行全面盘查,向社会公布实际情况。

五、把废除转融通和量化交易作为引进耐心资本的前提要务

2024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概括认为,“耐心资本”泛指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且对资本回报有着较长期限展望的资金。耐心资本是追求长期投资、战略投资、稳定投资的资本。就是说,它是不以追求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专注于长期的项目或投资活动,并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的资本。坚持长期投入,看重长期回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证监会将和有关方面一道,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最近,国家四大部委提出建议,要引导各类资本摒弃“急功近利、快进快出、挣快钱”的浮躁心态,坚持做长期投资、战略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

就资本属性而言,耐心资本最起码的要求是长期安全投资。保险资金作为老百姓的养命钱,确实属于传统意义上的“长钱”,获取稳定收益是核心策略。但是,当前中国股市的现状适合把完全属于老百姓自己的钱蜂拥而入到股市?

我们不得不发问,当前中国股里专门从事捣浆糊的量化基金是否属于耐心资本?转融通以获取7到14天的出借利率是否属于耐心资本?如果诸如此类的资本充斥着中国股市,我们大力提倡发展耐心资本的初衷是否直接被股市的资本现状彻底否定?

而且,这是中小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

如果我们忽略探究这一重大问题的答案,自然意味着中国股市就缺少坚定的拥护支持力量。如果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一群体的核心诉求,无异于我们远远没有认知到这个市场为全民肩负财富增值效应重托的真正意义。

特别是许多深层次问题不是依靠对现有的规定打个补丁换个字眼能够解决的。对症下药的关键是断然革新。

如果试图通过违背资本逻辑的行政干涉、人为扭曲、凭空臆断等任何割裂资本定价原则,强调市场的融资功能而有意淡化投资回报功能,这不仅与建立资本市场的初衷相违背,也根本无法发展壮大这一重要市场。唯有实事求是认知资本市场内涵,树立正确的投资融资理念,才能从根本上破解阻挠资本市场繁荣发展的思维固化定式逻辑。

中国股民数量突破2.2亿

保护中小投资者作为一切监管工作的核心,就要大胆革除弊端,倡导公平公正,紧紧围绕保护这一群体的利益和权利,对当前中国股市严重偏移公允性、正当性、甚至和法律相抵触的弊端进行彻底改革。

我们绝对不能再继续重复一边加大发行,一边新增市值被完全蒸发的赔本买卖。更不能继续一边砸钱救市,一边出台做空机制,把市场做多环境彻底消耗殆尽。尤其绝对不能一边不断给修改转融通和量化交易打补丁,一边继续叠加做空动能。

而把废除转融通和量化交易作为引进耐心资本的关键手段来抓极为关键和迫切。

量化交易、股指期货同时利用事实上的T+0回转交易和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交易日错配机制,打压指数,恶意诱导中小散户汹涌割肉离场,融资融券和转融通成为做空的新生动力,砸盘转向与期货挂钩的指数和股票。而死搬硬套在T+1交易制度下的量化交易,充分运用拉偏架式的对冲工具,加之资金优势、信息优势、杠杆优势、交易工具优势、多空通吃优势、抱团取暖优势、融资融券优势、变相T+0优势、操纵股价优势等等交织在一起,几乎形成了绞杀散户的天罗地网。必须暂停。

人心向背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发展大计的关键。只有鼓足勇气,脚踏实地,绝不闭门造车,自以为是,我们就一定能够研判出中国股市的关键症结,对症下药,真正实现党的报告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目标。唯有一个健康、活跃的股市才能带给投资人稳定的预期,也才能让市场各方受益,形成多赢局面。

0 阅读:0
李国魂

李国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