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帮粉碎前,叶剑英带话给张廷发意味深长:病要治,部队也要管

赛买讲育儿 2023-02-28 17:27:57
前言:

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等同志面对“四人帮”的恶行,终于决定出手了。就在粉碎“四人帮”前几天,叶剑英元帅特意派人到空军总医院探望病中的张廷发:“病要治,部队也要管。”

张廷发

这句话表面上并无不妥,可张廷发却听出里面的意味深长,这是叶剑英元帅向他作出的“暗示”。张廷发内心激动不已,当天就出了院,到空军作战值班室坐镇,加强对飞行训练的具体领导……

叶剑英元帅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张廷发在接下来的事态发展中又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邓小平对张廷发传达两个保证任务

空军,对于中国的国防事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空军司令一职必须慎重考虑。1949年,刘亚楼被任命为新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员,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此后他成立了考察团,奔赴苏联考察,并得到苏联的帮助。

在刘亚楼呕心沥血的奋斗下,中国空军成立。可惜的是,刘亚楼1965年因病去世,司令员一职由吴法宪接任。但吴法宪积极追随林彪,多次给林彪写效忠信,再加上空军是以四野的部队为基础组建的,空军的许多高级领导都是林彪的亲信和得力部下,所以当时的空军上演了无数荒唐事。

空军彩色照片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空军军官都投入了林彪麾下,张廷发同志就是其中之一。

张廷发15岁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8岁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坚决执行党的命令,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看淡生死,出色地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每一次任务。

不过在军事生涯中,张廷发最尊敬的首长却是邓小平同志。

1941年,河北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部召开的全体参谋工作会议正式开始。在大多是旅、团级参谋的会议上,三八五旅派来的旅司令部作战股长张廷发成了会上唯一的年轻人,不过,张廷发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资历浅而感到拘束,反而非常认真听讲、勤做笔记。

张廷发在会上的表现得到了特别重视,之后张廷发的一份战斗详报又引起了师部参谋的注意。可能张廷发也没有想到,就是这几次印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回旅部后,张廷发就接到了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签署的命令,任命他为师司令部作战科长。

张廷发

早在红军时期,张廷发就听说了邓小平的大名,心里很是敬仰。到邓小平身边工作后,张廷发有更多机会接近邓小平,多次参加他主持的大小会议,感觉邓小平平易近人、满腹经纶、知识渊博。

而邓小平也发现了张廷发的优势,不仅足智多谋,还能冲善打,是一个可以培养的好苗子。因此,邓小平对张廷发的培养非常上心,不多时张廷发就受到了邓小平的器重。

在邓小平身边的这段时间,张廷发经常聆听教诲,不仅培养了认真严谨的工作习惯,还从邓小平身上学到了不少优良的品质。

新中国成立后,张廷发被任命为空军第一副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位,离开了邓小平的身边,但依然不忘老首长的谆谆教诲。他坚决贯彻党中央的英明领导,积极投入抗美援朝的作战训练工作中。

张廷发

但是,张廷发坚决拥护邓小平的行为,在当时的空军部队中总是显得格格不入,因此在1969年,张廷发被迫停职,被送到山东鱼台和陕西大荔农场劳动。直到1973年,在周恩来的关怀下,张廷发被列入第一批接回北京的老干部名单,于同年5月回到北京任空军第一副司令。

此时,空军中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自林彪爆炸事件发生后,吴法宪也被停止隔离审查,之后空军司令的位置一直悬空,周总理成立了以曹里怀为首的空军五人小组,让他们处理空军事务,在张廷发回京前夕,兰州军区空军副司令马宁被破格提拔为空军司令。

不过这个马宁思想摇摆,犯了思想错误,竟与“四人帮”有牵连。

在1974年,毛主席因身体原因前往长沙休养,把四届人大会议筹备的工作交给了周总理和王洪文。“四人帮”居然利用这次机会,不断地往各部门安插自己的人手,马宁在这个时候将天平倾向了“四人帮”。

马宁

当时周恩来总理也身患癌症,第一副总理之职成了“四人帮”想要独揽的目标。趁着周恩来总理操办会议事宜的空档,王洪文秘密乘飞机到长沙告邓小平的状,而配合王洪文乘坐飞机事宜的便是马宁。

得知事情真相的邓小平很是痛心,他认为空军是中国国防的重要力量,不能再这样发展下去了。

于是在1975年召开的总参干部会议上,邓小平提出军队要整顿的想法,此建议得到了毛主席的批准,张廷发受命担任空军政治委员、空军党委第一书记。

受命之时,张廷发奉召来到邓小平的住处。见到老首长,张廷发郑重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邓小平眼眶微湿,连忙招呼张廷发坐下谈话。邓小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你现在是空军主要负责人,你对当前空军的工作有什么打算?”

邓小平

张廷发向邓小平汇报了空军的情况后,斩钉截铁地表示:“我们准备从整顿下手,对空军的工作进行全面整顿,改变面貌,开创新局面。”

邓小平听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紧接着对张廷发传达了一项重要的指令,邓小平说:“当前你的首要任务,就是保住党对空军的领导权不被野心家夺去,保证空军部队的领导权不被野心家抓走。”

语毕,邓小平在张廷发的肩膀上重重地拍了两下。凭借着多年的政治经验,张廷发立刻感觉到这两个保证的重要性。不久,张廷发遇到了叶剑英,而叶剑英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廷发同志,空军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两位首长的信任,让张廷发自信心倍增。

坚持斗争,叶剑英话里意味深长

1975年12月,王洪文点名要找空军党委第一、第二、第三书记和副政委高厚良谈民航问题。当时候民航是由空军领导的,然而作为民航的政委余立金却没有被找去谈话。

抗战时期的张廷发

会议上,王洪文故意错误传达民航常委扩大会议精神,表面上是想要排斥一些民航干部,实际上是将矛头指向了召开民航常委扩大会议的邓小平和叶剑英。而扩大会议的精神就是对军队进行全面整顿,“四人帮”对此极为不满,因此才闹了这么一出。

不过,“四人帮”的动作还不仅如此,江青、王洪文分别在1976年2月和4月21日擅自召开了两次小型会议,目的是增加他们在空军中的印象。当然,空军的老同志们都知道“四人帮”的目的,不过应该听谁的指令,他们心中非常清楚,立场也是坚定的。

两次会议张廷发也被邀请参加,但王洪文的那次会议,张廷发故意托病没去。被迫参加会议的同志回来后,就将王洪文的表现说给了张廷发,王洪文对于张廷发这种“不听招呼”的行为很是生气。

紧接着一起“杜忠事件”悄然来临,“四人帮”再次跳出来向空军扔了一颗重磅炸弹。

张廷发在西北某机场看望飞行员

4月24日,王洪文再一次找空军党委常委们“谈话”。张廷发不能老托病不去也参加了这次谈话,他心里清楚的知道王洪文找他的目的,而“杜忠事件”他也有所耳闻,但里面的细枝末节他还不清楚。

会上,王洪文直接“攻击”张廷发,问他杜忠写的揭发信他看过没有。张廷发为了不步入王洪文挖好的陷阱中,无论怎么问都沉默不语,最后被王洪文逼急了,大吼道:“我没有看过!”会议僵持了很久,王洪文从张廷发嘴里得不到有用的话,只得暂停会议。

后来知道“杜忠事件”真相的张廷发,为这次的有惊无险感到阵阵后怕。原因是,空军某师副师长杜忠在接触张春桥的时候,把握了张春桥一些重要的证据,于是杜忠写了封揭发信。

王洪文便想要利用这封信,对阅读过它的空军干部进行为难,以达到独揽空军大权的目的。但王洪文万万没有想到,这个计谋会在张廷发这里终止。从某种意义上说,张廷发没有看揭发信反而是件好事,歪打正着的阻断了“四人帮”的计划。

张廷发(左)

不过,张廷发也明白,他的任务还远没有结束。

7月的一天,王洪文发来一份指责空军副政委黄立清的材料,要求针对黄立清开一个讨论会,并将讨论会的结果上报给军委。

张廷发对王洪文的批示表现得不冷不淡,理由是常委同志要全力以赴操忙唐山大地震救援工作,这正是党委最缺人的时候,不能分出精力忙于其他事情。王洪文也只能暂时放弃,不过,张廷发清楚地知道,这个借口只是暂时的,黄立清同志的事情终究还得处理。

本着能拖就拖的原则,这件事一直没有处理。王洪文气急了,时常跑到空军党委处,逼党委们表态,常委们都头疼不已,但他们心里都明白,空军党委坚决不能表态。

此时,中国又发生了一件大事,9月9日当天,毛主席逝世。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军队要加强战备,空军也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党委同志都在忙于毛主席治丧和值班的事情,无暇顾及王洪文。

张廷发

张廷发这边死守空军的领导权,另一边华国锋和叶剑英也开始秘密组织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

就在粉碎“四人帮”前夕,张廷发因病住进了空军总医院。张廷发休养的时候,叶剑英悄悄派人前来看望,并向张廷发传达了叶剑英的一句话:“病要治,部队也要管。”这句话意味深长,张廷发立即联想到了邓小平对他说过的话,一种设想在脑中迅速形成。

按照张廷发的理解,这是叶剑英元帅对他发出的一种信号。张廷发当天就出了院,到作战值班室坐镇,加强对飞行训练的具体领导。他不顾身体的病痛,咬牙关注事态发展,他认为叶剑英话外之意是:保持军队的稳定。

当听到粉碎“四人帮”的消息后,张廷发竟激动地直接晕倒在地,他紧绷的神经终于在这一刻放松下来,在意识模糊中,张廷发发成一声喟叹,总算没有辜负邓小平交给他的重任,空军领导权被他牢牢地把握在自己人手中。

张廷发

邓小平:“张廷发是准备第二次被打倒的”

张廷发在严峻的政治考核中,通过了考验,他在粉碎“四人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艰苦的斗争中,他终于获得了胜利。

1977年,军委会议的宴席上,邓小平高举手中的酒杯向张廷发致敬:“张廷发是准备第二次打倒的。”张廷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粉碎“四人帮”后,空军上下都处在一片欢腾之中,压在他们身上的大石终于被掀翻,张廷发迫不及待地想要将空军部队换一副新面貌。这年4月,张廷发被任命为空军司令员、空军党委第一书记,在喜悦的同时,张廷发也感受到了整顿部队的新压力。

虽然“四人帮”被粉碎,但他们留下来的问题不容忽视,该从哪里着手呢?张廷发还其他成为经过反复思考和慎重选择,决定继续执行军委副主席邓小平关于“全面整顿”的思想,改变军队面貌。

中国空军老照片

在邓小平的领导下,空军开始进行飞行技术和飞机装备的大检查,由曹里怀、吴富善副司令分别担任组长和组织专门人员,通过分期分批,多方面深层次地展开检查。

之后,邓小平又下达指令,在检查飞行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再对飞机的质量进行改善。从1969年到1976年的这段时间内,飞机的质量问题一再忽略,导致不是这个飞机掉了铆钉,就是那个飞机断了轴,有的飞机涡轮叶片被折断的,有的飞机空中直接爆炸,这些问题都急需立即解决。

对于飞机质量问题,张廷发决定先在19个配备不同机型的部队进行试点,之后对高炮、雷达、通信、地空导弹等部队都进行了大检查。

邓小平的这两项大检查,使空军迈出了整顿空军的第一步。不过,这仅仅是空军现存问题的冰山一角,之后全面整顿的重点有哪些呢?张廷发对此带领团队到川陕地区空军部队了解情况,虚心地请教和听取基层指战员的建议。

邓小平

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张廷发带着满满的信心回到了北京,向邓小平汇报了全面整顿的初步计划。邓小平对此报告非常满意,客观地评价了此份报告:“报告来自实际,来自群众,并有恰当分析,是个好报告。”

之后,这份报告连同邓小平的批示,一同下发到各大党委共同学习。

1977年冬,空军拟定了五年设想和第一个三年规划,要尽最大的努力,在五年之内把空军的素质和战备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而张廷发也确实做到了,邓小平再一次对他进行了夸赞,希望部门能够吸取空军的经验,加速全面整顿。

张廷发的空军经验是什么呢?只有一条,那就是结合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再以实际出发落实。

邓小平

作为一个具有长期战略眼光的领导人,邓小平看到了中国空军的薄弱之处,他决定从“重点发展空军思想”的方向继续整顿。从中国的战斗历史中看,中国不能没有空军,没有空军就没有控制权,陆军需要空军的掩护,海军没有空军也不行。

邓小平当即提出,要在歼-6的水平上研究更加先进的武器,世界的发展飞速,中国也必须跟上脚步,“落后就要挨打”的经验教训不能忘。此后,邓小平便将投资重点放在了航空工业和发展空军上。

张廷发接到指示后,同吕东联名向中共中央提交了飞机、地空导弹的生产报告。同一时间,空军司令部总参谋部也上报了空军装备的7年规划。除了研发方面,人才培养问题也不容忽视,邓小平指示张廷发:“人才培养要提拔尖端技术人才,要敢于破格。”

1980年,邓小平找张廷发谈论民航工作,指示空军要把民航的管理权交出来。张廷发看出这是邓小平出于国内形势的考虑,纵然万般不舍,还是表示同意。至此,民航不再归空军代管。

张廷发接见官兵

在对空军的整顿期间,张廷发总是贯彻执行邓小平的一切指示,认真执行邓小平的治军思想,空军在他的领导下焕然一新。对于张廷发的优秀表现,中共中央非常满意,因此张廷发两次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还当选为中央军委常委,几个荣誉集于一身,是开国上将中绝无仅有的。

0 阅读:3
赛买讲育儿

赛买讲育儿

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