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中俄粉碎西方阴谋,否决G20声明,美发出威胁:不许军援俄

赛买讲育儿 2023-02-27 16:26:35

为期两天的20国集团(G20)财长会议,日前在印度班加罗尔落下帷幕。这场会议上,西方国家企图“劫持”会议主题,将其变成一场政治活动,但中俄果断出手,粉碎了西方国家的阴谋。

媒体报道称,美国,欧盟和G7成员试图扰乱会议,他们用游说和“最后通牒”等方式发出威胁,要求将对乌克兰局势的解释加入联合声明中。但俄方认为,G20必须保持经济论坛的定位,而非涉及安全领域。

事实上,对于西方国家的做法,即便G20财长会议主席国印度,也不太赞成,因为他们一直在俄乌冲突中持中立立场,但西方态度十分强硬,扬言如果声明不谴责俄罗斯,他们就拒绝签字。

G20财长会议

而美欧国家想加入的内容,是将俄乌冲突的全部责任都推到俄罗斯身上,并且将全球供应链,金融贸易,能源与粮食供应遇到的风险,统统归咎于此,这一不符合事实的描述,自然遭到中俄共同否决。

由于各方对声明内容始终无法达成共识,作为妥协主席国印度只得单独发表一份“总结”,称大多数成员国强烈谴责战事,并表示不同国家对局势与制裁手段有不同评估。

印度高级官员赛斯会后向法新社透露,有18个国家认为俄乌冲突影响到全球经济,有必要加以提及。但是中俄代表强调,会议讨论的是如何处理经济和金融问题,反对在有“战争”字眼的文件上签字。

中俄关系

也就是说,虽然局面呈现出18:2 的结果,不过包含谴责内容的声明,终究没有发出来。坦白讲,不论印度官员的说法,还是法新社的报道,都淡化了这份声明的凶险程度,若不是中俄及时挡下,西方很可能煽动一场新的危机。

在理解这个问题之前,可以先看看美西方这两天干了些什么,就在G20财长会议落幕当天,欧盟正式通过了对俄第10轮制裁,将俄罗斯银行业,军民两用技术获取通道列入黑名单。

其中,96家企业,3家银行,121名个人与实体被制裁。从上述动作其实不难看出,欧美原本是计划在G20财长会议上通过联合声明,然后将制裁行动变成全球行为。

西方国家

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那全球经济必定变得更加困难。其他国家虽然关心俄乌冲突,但不想在经济论坛上把问题复杂化。不过,由于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各国立场变得模糊,不敢公然唱反调。

另外,欧盟这次通过的制裁方案,将军民两用技术纳入,针对中国的意味很明显,之所以这么说,有两个原因。一是,西方国家对于军民两用技术的范围,并没有作出清晰定义。

但西方又特别热衷炒作安全话题,动辄指控民用技术提升我们的军事能力,威胁了西方安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向全世界大量供应民用产品,欧盟混淆民用和军用的界限,对中国的影响无疑会很大。

欧盟

二是,美国近日疯狂炒作中俄贸易中的“军用两用”产品,企图把其与“军援”挂钩。美国国安顾问沙利文发出警告,称如果中方对俄军援,将面临严重后果。布林肯则斩钉截铁地表示,中方正考虑对俄提供“致命援助”,但他至今拿不出任何证据。

事实上,包括美国在内,各国都与俄罗斯保持着贸易关系,所以中俄做生意当然没问题。美国炒作了整整一年,也没有找到所谓我们军援俄的证据,说明中国确实如自己承诺的那样,一直秉持中立原则。

当然了,如果西方修改标准,那事情就不一样了。现在美欧都试图鸡蛋里面挑骨头,千方百计找中国麻烦,这就是企图以“莫须有”的罪名,乱扣帽子。

美国安顾问沙利文

坦白讲,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才是真正愿意为和平而努力的主要大国。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及北约国家不断提供武器,试图让冲突长期化。中国则一直坚持劝和促谈,就在刚刚结束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中国提出“全球安全”构想。

上周,我们又发布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总共发表了12条倡议。如果各国都像中方这样,为冲突双方止战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或许战争早就结束了,又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

眼下俄乌冲突正处于十字路口,谈判的曙光已经出现,同时基辅和莫斯科都在聚集兵力,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未来究竟是战是和,西方是时候承担起责任了。

0 阅读:155
赛买讲育儿

赛买讲育儿

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