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兄弟姐妹,我家最有钱,父母去世后,大家很默契断了往来

是成小羽呀 2025-02-20 17:35:36

作者/同言

兄弟姐妹的缘分,同样无法一生一世。

小的时候,你们在一起长大,这种情分说白了依旧是命运当时的洪流,把你们推向同一根浮木,关于这个结果,谁都没法主动选择。

随着年龄的增长,就算有着血缘的桎梏,关于能够走多远,依旧是个未知数。

事实上,你同任何人的告别,都是一场无法预测的旅程。

这样的事,我在生活中看得越来越多。

一个阿姨说:4个兄弟姐妹,我家最有钱,父母去世后,大家很默契断了往来。

如果时光退回30年前,当时的她肯定也不敢想象,他们4兄妹后来的结局,竟然如此凄凉。

毕竟,她回忆起小时候的很多场景,现在都还会有所感慨。

那个时候家里穷,没什么好吃的,4个孩子睡在一张床上,冬天会抢被子。虽然大家经常吵架甚至是打架,但她还是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再到一步步长大,各自结婚成家,曾经关于亲情的眷恋,在婚姻里以另外的一种形式被取代,他们不再是真正的一家人。

后来,有的人去了外地,有的人留在当地的县城。

大家见面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她已经有好多年没有见到婚后外地定居的弟弟,也是家里最小的弟弟。

包括父亲去世,这个弟弟都借口工作忙碌,没有选择回来。而是在次年的清明,上坟的时候回来看了一眼,就这一眼而已。

她说:弟弟跟他老婆家里的人走得更近一些,我们这边的亲情,大概他并不想维持了吧。

作为家里的大姐,她虽感失望,但也在人心的凉薄中,没有特别吃惊的心情。

除了这个弟弟,她还有2个妹妹,一个在外面打工,每年过年会回来。一个在当地的县城,但工作比较忙,因此父母还在的时候,自然是她照顾比较多。

她跟老公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做生意。如今做了30多年的生意,在这个小县城,算是彻底立住了,家境也是4个兄弟姐妹中最好的。

她道:因着我平时看望父母最多,给钱也最多,生病照顾最多的还是我,我离得近,时间也多一些,因此父母对我,的确要好一些吧。

于是,这种情况落在其他兄弟姐妹的眼中,自然就成为父母偏心的证据。

她的三妹说:爸爸妈妈都是喜欢有钱人,大姐最有钱,所以最喜欢大姐。我们其他人没钱,父母都不喜欢我们。

她当时想反驳,但到嘴边的话,还是咽了下去。

她明白,不管自己反驳什么,肯定都无法改变人心的偏见。

说得多了,大家免不得还会呛起来,甚至会吵架,到了最后指不定又变成她看不起她们。

类似的情况,在他们的亲情里没少出现。

反正不管什么事,什么矛盾,她的2个妹妹,都很容易引到她有钱,看不起她们这个逻辑上去。

听得多了,她自己也累了。

她自认没这些想法,以前对弟弟妹妹都不错,给他们买东西,给他们的孩子压岁钱。

有时父母需要花钱,也是她一个人出了。

但稍有不慎,她的想法跟行为就会被过分解读,明明她不是这个意思,但就是被理解成另外的意思。

我能看懂她的无奈。

你发现没有,就算是兄弟姐妹之间,来自经济上的差距,往往需要双方在这个相处的过程中,都极度地自我约束,并且把亲情放在首位,才能最大程度地形成不错的关系。

不然的话,任何疏忽都有可能造成关系的破裂。

并且,这个破裂的过程,不会以你的意志绝对转移。

有的时候,你自己明明不是这样想的,但在经济差距下,你的行为被曲解,实在是再为正常不过的情况。

我父母那一代,有6个兄弟姊妹,大姨家是最有钱的,我家相对而言,因为早年父亲做生意亏了很大一笔钱,导致家里的经济在很多年的时间里,都一蹶不振。

自然,我妈也过了很多苦日子。

其实,客观来说,大姨对我妈真的很好。

小的时候,大姨经常给我还有姐姐买衣服,每年都会给我们压岁钱,给了二三十年,并且在众多的小辈中,大姨只悄悄给我和姐姐钱,她认为我跟姐姐过得最不好,想替我妈减轻一点负担。

但我妈私下说起来,她还是会因为我大姨的一些言行,认为我大姨不尊重她,说还不是因为自己没钱。

实际上,我大姨的性格属于没什么心眼的人,说话不是很考虑后果,她跟谁说话都是如此,大大咧咧的。

但我妈就是会多想。

经济的拮据,往往比较容易让人无意识自我看轻,然后再把这种心境,投射到别人身上。

好的亲情,不光是需要对方维护,自己也需要维护。

-END-

0 阅读:1
是成小羽呀

是成小羽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