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罔顾中方强烈反对,在毫无合理依据的情况下,悍然宣布结束反补贴调查,并执意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所谓最终反补贴税。对此,在10月30日,中方做出了回,商务部发布声明,明确表示对这一裁决结果不认同、不接受。
从被征收关税的企业名单来看,比亚迪被征收17.0%的关税,吉利被征收18.8%的关税,上汽被征收35.3%的关税,其他合作公司则将面临 20.7% 的关税征收;而特斯拉因美国背景仅被象征性地征收7.8%的关税。对比这一组鲜明的数据,不禁让人产生怀疑,难道美国人的阴谋真要得逞了吗?
对于这一观点,我个人是不太认同。要知道在此之前,中欧双方为了避免贸易摩擦升级,已经举行了8轮技术协商,双方原本期望能够商讨出关税以外的替代选项,以此来平衡双方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利益。而现在虽说关税已经确定,但欧盟委员会仍表示会继续谈判过程。并且据报道,双方还同意于11月1日展开新一轮谈判。
结合这些表现看,说明欧盟当下的态度,本质上是在中美之间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不决。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可以说欧盟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它既担心在经济上过于向中国靠拢会激怒美国,从而遭受美国在贸易、军事等方面的压力;又害怕完全与美国站在一起,会失去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所能获得的好处。而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也使得欧盟在处理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时,往往会做出一些不明智的决策。
可以说,现在的欧盟更是骑虎难下!对于美国不断背后鼓动欧盟对华加征关税,本质目的是要破坏中欧贸易关系,遏制中国发展的同时,将欧洲牢牢地拉到自己的阵营。
对此,在和欧盟处理贸易摩擦时,我们既要警惕美国在背后使坏。
不过,最终欧盟如何在中美之间做选择,现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将出现,那就是随着11月5日美国大选投票日即将来临,而特朗普极有可能卷土重来。
一直以来,欧洲对特朗普的回归充满恐惧,因为特朗普一贯秉持重利轻情的原则,一切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若特朗普再次上台,不仅会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也会对欧洲不手下留情。
欧洲经济本就因能源危机、俄乌战争而遭受重创,若再被特朗普加征关税,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这件事,从深层次来看,他们这么做的最终目的并非是担心自身汽车失去市场,而是对中国日益强大的恐惧。
在中欧谈判进入白热化阶段时,此前就曾出现过中国商务部警告欧盟不要与中国车企单独谈判的情况。
由此可见,欧盟真正的目的是企图抢夺我国电动车的核心技术。而欧盟此时决定最终反补贴税,目的更是想强迫中国汽车厂商去欧洲投资设厂,为他们创造就业和现金流。
这是典型的想玩市场换技术的套路,而且还贪得无厌地妄图将我国的技术和产业链全盘接收,这种行为与明抢无异。
但话又说回来,咱们中国的车企可不是好惹的。就拿比亚迪、吉利这些行业巨头来说,它们哪一个在国际市场上不是如鱼得水、大放异彩?
欧盟此番举动,到底能不能得逞,在我看来还真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美国的阴谋。欧盟充当打手,美国是要发动对中冷战。
终止贸易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