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600万到欠400亿,毁掉“天下第一村”的不是时代,是人性的恶

小城幻想家儿 2024-12-31 15:18:51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小张

编辑:小张

前言

家家住别墅,人人开豪车,人均资产600万,这在上海陆家嘴都实现不了的条件,却在江苏省一个农村发生了,这个农村名叫华西村。

因为太过豪横,还上了教科书而闻名全国,素有“天下第一村”的称号,可谁又能想到时过境迁,现如今的华西村变成了负债400亿,曾一度销声匿迹。

那么,华西村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从人均600万到负债400亿呢?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

在1961年华西村初建之时,村里面的土地就只有少少的八百亩地,面对村里面的六百多人,想要靠分地种地来获取收入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在那个年代,农民没有其他营生的能力,所以只能每天任劳任怨,埋头种地。

就在这时,被后来的人们称之为华西村的“保护神”的人出现了,吴仁宝是被调到华西村当村委书记的,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他的生活水平肯定是比村里面的村民种地营生都要好的。

他调来以后并没有安于自己的生活,局限于管理村子不出乱子就好,而是在一步步的努力,想要带领全村人民发家致富。

毕竟在当时那个社会,能把地种好确实是作为农民,进行收获并挣钱的第一出路,所以吴仁宝的第一步路就是将村里面的地给整好。

“兴修水利,改造农田”是吴仁宝下达的第一条指令,虽然村民对于这个书记还不太熟悉,但是听到是为了帮助村里一起富裕起来,大家也都开始纷纷响应起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因此,在吴仁宝和村里面的青壮年们一起的带领下,全村人民都开始改造土地起来。

改造之前,华西村的八百亩土地,但是因为村里面有很多水沟渠道,所以这些土地就被分为了大大小小的土地块,不仅种起来费劲,在浇筑以及收种方面都有很多困难。

所以每年村民们收获的粮食也不多,所以挣得也不多,吴仁宝就计划,把这些土地和沟渠重新规划整改一下。

在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村的土地变得好种好收好浇灌,因此产量也增加了不少,这让曾经温饱都成问题的村民们解决了吃饭问题。

吴仁宝也因此受到了村民的追捧和信任,但仅仅是这样还不够吴仁宝的目标是让村里面每个人都富起来。紧接着吴仁宝的第二条指令也下来了,发展工业。

对于靠农业为生的村民来说,工业相当于一切从零开始,但是他们不怕,因为信任吴仁宝,所以在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村创建了一个五金厂。

这个厂子的规模不大,但也是全村人民共同开起来的,所以村民们的热情都很高昂,积极学习生产,在村民的高度配合下,五金厂越做越大,靠着利润他们开了一个又一个的工业厂。

以至于在1976年,华西村的工业收入已经达到了28.2万元。后来吴仁宝再接再厉,鼓励村民选取优秀代表到外面学习手艺和技术,学成后运用到村子里的发展上来。因为村民这时已经团结一心,所以每个人都卯足了劲想要为村里做贡献。

而且作为一个整体,村里面的人将所有土地交给了选取出来的三十余名种地能手,其余人都开始投身工业中。就这样在1980年,华西村已经成为了江苏省的第一个亿元村。

外界传言,华西村的孩子们考上大学了都不舍得去上,而且毕业就包分配工作,和当时有些人为了上大学卖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就在吴仁宝一个个正确指令下,事情开始有了转变,华西村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人人一心团结共富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华西村的衰退

其实华西村每家都有百万存款的传闻并不真实,华西村实行的是分红制,也就是村里面的企业挣钱了以后,给家家户户分红,账上是每家都能达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财产,但是企业要运营,这些钱并不能提出来。

而且除了少部分的现金分红,有很多都被华西村当地的消费券,以及酒店券所替代了,可谓是真正实现了华西村挣钱花西花。

而且当时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游览过后,也逐渐对这个村子失去了参观的兴趣,所以村里面耗资30亿元的龙希国际大酒店也开始入不敷出。

尤其是到了后来,工业因为污染环境逐渐开始被政府取消,纺织业又因为当地很多村庄开始做,所以利润也提不上去。

到了这时,华西村的村民们也开始了不满,因为她们没有切切实实的钱,当初团结一致为了共同富裕的心也在利润的催生下变得坤崩瓦解。

华西村的产业盈利开始大幅下降,想要顺应时代的浪潮发展新产业,也因为时机已晚加上村民的不满而没有成功。导致如今华西村的企业已经开始负债,村民也开始对吴仁宝父子产生不满。

华西村从1961年建村以后,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一直到现在都是全国有名的典型富裕村,持续时间有50余年,期间也经历了很多的政策目标以及环境人员的变化,所以现在有点衰落也是可以理解的。

相信村民们如果能改变心态,团结一心,继续保持共同富裕的想法,一定会继续向高处走,让这个曾经的富裕村变回以前的样子。

在看到华西村的成功后,也有很多心有大志的人民希望能带领全村走向致富路,但是时代不同了,过去靠种地、重工业或者纺织业成功的道路已经行不通了。

所以很多村庄都开始积极顺应其时代的潮流,发展旅游业、传统手工业、直播行业等。这样带领全村发家致富的村庄并不少见,比如云南的凤仪镇三哨村。

三哨村在2016年之前还是凤仪镇唯一的贫困村,因为村子四面环山所以农耕地很少,村里面的青壮年基本都到了外地去打工,留在村里面的劳动力也很少。

再加上当地的水源有限,所以三哨村的发展十分缓慢。村里面总共有农户325户,村民1297人,但是其中就有98户是建档立卡户,包含了332人。

就是这样一个2016年才刚脱贫的村子,现如今已经是响彻当地的致富村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像华西村一样,三哨村也有自己的“神人”,这位被三哨村民追随的人就是柴志和。那他又做了什么,能让一个贫困村出现这么大的变化呢?

村庄的致富之路

柴志和从小生活在这个“贫困村里面”,他小时候就是大家口中的留守儿童,父母为了能让柴志和过上更好的生活到了外地打工,但是外出务工的生活并不好,不仅是不能一家团聚,而且父母作为农民没有手艺,为了能多挣钱只好到工地上打拼。

每年一家人团聚的次数少得可怜,村里面的孩子也大都是这种情况,所以在柴志和的心中有一个愿望,就是村子能变得富裕起来,父亲母亲们都不用离开孩子外出打工,也希望能在村子里面干活就可以让家里过得很好。

这个想法一直埋在心中,但是柴志和从小生活在这里,不仅教育资源匮乏,甚至也接触不到外面迅速发展的社会。所以在他长大后,任然没有摆脱需要外出打工的现实。

在他走出山村后,他发现外面的社会已经变了,不再是靠种地为生,而是转为了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但是没有技术的柴志和,也只弄靠出力挣钱。

虽然没有好的挣钱方式,但是柴志和踏实肯干,也能吃苦,不仅如此在人际交往方面也是一把好手,所以在城里面也迅速扎稳脚跟,从工地一步步出来,一直到后面开始承包工程,这其中柴志和吃的苦肯定不少。

自己的成功也难以让柴志和兴奋起来,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从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出来的,村子一天不变好,他就没有办法安心一天。

柴志和的成功也传回了村子,村子里面的人都为他感到高兴,也有一些人找到柴志和希望能跟着他打工,一开始柴志和想着帮助村里人,是义不容辞的都答应了下来。

但是到了后面,人越来越多,他的工程容纳不下这些人,而且村里人没有技术,在工地只能做最出力的活,挣得也是很少。

所以柴志和就改变了自己接纳村里人的想法,开始回到他从小的愿望,如何能在村子里面,发展一个可以让全村人都能营生的事业呢?

就在柴志和绞尽脑汁的时候转机出现了,三哨村的村委会主任尹文芳找到柴志和,问他愿不愿意流转土地,发展种植业,创办产业示范基地,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但是从来没接触过种植业的柴志和犯了嘀咕,但白手起家干建筑的勇气,让他应下了尹文芳的提议。

万事开头难,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产业示范基地的发展顺风顺水。2020年4月,大理栖凤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流转近90多亩土地种植板蓝根。

而且柴志和还按照层级递进的想法,从党组织到合作社再到种植基地的想法,为村里面的种植扩大了规模,而且想到外面网络时代,通过互联网为板蓝根打开销路。

种植业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好,柴志和仍然没有停下脚步,他看中了乡村观光的旅游业,靠着三哨村自然环境优美以及板蓝根种植的优势,打造了栖凤谷生态农场。

后来还靠着原生态农产品等项目让村里变得越来越好,到了2021年村里面的人都举荐柴志和为村长,直到现在柴志和仍然没有安于现状,一直在思考新的致富发展道路。

结语

从华西村的繁盛到衰退,我们见证了一个奇迹,从人均百万到负债累累,从团结一心到只想利益,这些结果是每个人都意想不到的。

华西村本可以成为最受瞩目的赢家,但是因为人心不和,因为利益当下本能的选择自保,导致了如今的局面。

“团结就是力量”、“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些老话真的诉说了很多的道理,但是相信经过这次的教训,华西村村民不会再为了利益损失巨大的成就。

而三哨村因为柴志和的新时代新想法也再继续发展上,相信他们吸取了前人的错误经验之后会更上一层楼。

最后,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村庄走向富裕的道路,也更加坚定邓小平先生的先富带动后富之路是正确的,因为一个人的成功可以给其他人作为鼓舞与案例,也希望所有人能有长远的眼光,切勿因小失大。

0 阅读:1
小城幻想家儿

小城幻想家儿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