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格力就离不开它身后的那个女人——董明珠,一个一手将格力扶上王座的实力者。格力之所以能够进入世界500强之列,董明珠有着绝对耀眼的功绩。更是将中国造空调彻底的享誉全球,真正地将中国造空调让世界知道了。
但是你知道吗?当年格力一度面临一个空前的决策危机,差一点就夭折在半路上了,要不是董明珠力挽狂澜很难见到今天的世界五百强。
当年针对美国的巨头的对格力的外资“白送式收购”,董明珠超乎常人的坚持和抵制才让这个“阴谋”作罢,算是她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惊险一跃吧!
不过历史早已经证明了董明珠此举的高瞻远瞩,要不是她将民族大义、国产之路很可能格力就会湮灭在历史洪流之中,不会成为今天的世界五百强。
那么这起“白送式”收购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004年正是招商引资的高峰期,各地都在抓紧加大对海外投资企业的争夺,当时的珠海为了改变外资落后广东整体规划的局面准备将格力卖身给美国巨头开利公司。而且当时为了讨好董明珠甚至给出了8000万的天价年薪,要知道即便是现在董明珠的税前年薪也才915万,各种差距不可谓不大。
不过当时的格力虽然未到巅峰可也不是很差,年销售额也在138亿左右,可是美国开利却只给了9亿美元的收购价,虽然说这样能引进一个世界500强,可是后果也是不可预料的,更何况还是如此的“白送式”收购价,董明珠自然力排众议坚决不同意。
在当时的讨论大会上董明珠的言论不可谓不激烈“你们9亿就要把格力卖给老美,休想!”领导劝道:“给你年薪八千万知足吧。”董明珠斜了一眼,“8亿年薪我也不会同意的”.......可见面对收购董明珠是不同意的,因为她早就看到了格力未来的光辉大道,绝不能就此被外资收购。
她坦言道“开利给我开的这个年薪太有诱惑力,但是我不能接受。因为收购就意味着格力的失败!没错,今天开利是世界500强,但是格力将会是明天的500强,给我20年时间就好了,我们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500强岂不是更好吗?”
“美国开利虽然是世界 500 强,但是卖给他们,我们的国货就没了!格力虽小,还是有前途的!”
外资企业的狼子野心不过即便是如此真诚地阐述和解释依然让那些领导们无动于衷,他们只觉得即便等到格力成为500强也不知道自己还是否能够管理操控,还不如这样收购。如此想法让董明珠怒不可歇,因为她知道开利背后的狼子野心。
之所以收购格力就是为了进入中国市场,借助格力在国内的销售渠道,而且还会行使资本主义的老套路将格力拆分解。
只要打开中国市场格力难逃被肢解的命运,因为为了避免格力重新起来跟自己争夺这样无疑是最好的结果。而开利的这种举动无疑是资本进入的一种弊端,这也是当初那么多民族品牌被收购后就此泯然无声的真正原因。
正因为深知背后的利害,董明珠更加不能够妥协,可是当时的她股份太低有没有过多的话语权,她知道自己再怎么折腾也无济于事。
于是她只好找到中央并反应该情况,很快得到了支持和重视,于是一纸《股权分置改革》就此实行,正是因为董明珠的坚守才阻止住了这场白送式收购交易。
时间来到2014年这时的格力在董明珠的带领下进入了世界500强,产量翻了140倍不止,年营收超1400亿,市值达到3700亿。迄今为止格力上缴税额高达1000亿,为国家财政带来不少利益。试想如果当年以9亿美元卖给开利,且不论格力是否还会存在,即便是存在也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吗?
反观开利公司在2018年的年营收也才1250亿,2019年后更是下滑直接跌出了世界500强之列。不得不让人唏嘘,要是当初没有董明珠的坚持那么又会消失掉一个民族品牌。
正如董明珠说的那样:“这个时代,中国制造业要承担自己的使命,格力将用创新为世界带来贡献,不寄希望于依赖外界。”
有之吾幸格力之幸在于董明珠,而董明珠之幸也在于格力,两者是相互成就的,互为犄角不可分割。而董明珠在采访中也说过自己对于接班人的人选,唯才是举,不会考虑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只以才能来辨别。
也许这个年过半百的女人在大众眼里总是凶巴巴的,没有那么的温和,但是却正是这样具有国家品牌意识的人才能让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如她、如任正非。也因为有他们我们相信未来中国将会崛起更多的民族品牌,傲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无锡创元传媒:四夕
渔夫
支持董大姐,太明智了,让格力摆脱危机,然黑龙江哈飞汽车确没那么好的运气,被资本肢解了!太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