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报案说牛舌头被人割掉,包拯:把牛宰了,凶手自然会来自首!

侠客在心中 2024-11-08 21:54:32

包拯,北宋一位聪明绝顶、破案如神的官员,即使身居高位,也能保持清廉,关心民间疾苦。面对不公,他敢于站出来,明辨是非。对普通百姓来说,能遇到像包拯这样为民请命的好官实在难得。亲切地称他们为“青天”。就像拨开云雾,重现晴朗的天空一样,包拯的形象在百姓心中逐渐变得高大,被神化。但他其实和我们一样,只是一个普通人。

北宋仁宗景祐四年,也就是1037年,包拯守孝结束,被调到天长县当知县。有天,一个叫刘全农民慌慌张张地跑到县衙,说他家的牛舌头被人割了。牛没了舌头,吃饭喝水都成问题,这等于要了牛的命。刘全气得不得了,觉得这是要毁了他的生计。

对老百姓来说,能过上几天安稳日子不容易。好日子还没过几天,家里的耕地的主要劳动力就被人害了。而且,宋法典规定:无缘无故杀牛,那可是要坐牢的。即使于牛主人擅自宰杀自家的牛,也要接受“徒一年”的惩罚。

牛舌头被割,凭当时的医疗条件,牛过不了几天就会因为伤口感染而死。那时候,到时候牛怎么死的,刘全就说不清楚了,所以他赶紧跑来报案,希望能抓到凶手。抓贼当然重要,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贼躲在暗处,农夫在明处,普通官员也只能派人调查。看起来割牛舌这事儿,根本无从去查。

包拯刚听到这件事,也眉头紧锁,他心里明白,这虽然是个小案子,但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如果不能快点解决,百姓对官府的信任就会受影响。现场除了那头可怜的牛和地上的血迹,几乎找不到什么有用的线索。面对这样的难题,包拯没有急着抓人,而是想出了一个大胆的办法。

包拯对刘全说:“你今天回去之后,就把那头受伤的牛宰了,然后明天拿去县上集市去卖肉。割牛舌的凶手肯定会自己跳出来。”刘全听了,一脸疑惑。他问包拯:“朝廷有规定,不能私自宰耕牛,我这么明目张胆地卖牛肉,不是等着让人告吗?”包拯让刘全放心,说如果有人要告,他会全权负责。听了包拯的话,刘全带着牛舌,半信半疑地回家了。

回到家,刘全把包拯的话告诉了妻子,夫妻俩商量了半天,也没想出更好的办法,决定只能按照包拯说的去做。刘全心里七上八下的,一晚上都没合眼。天还没亮,他就赶紧把牛肉运到集市上去。等到集市上人渐渐多了起来,他才硬着头皮开始叫卖牛肉,心里还不停地想着会不会有官兵突然出现。他时不时地四处张望,生怕下一秒就有人来抓他。

刘全的叫卖声吸引了不少人,要知道那时候牛肉可是稀罕物,就算是富贵人家想吃牛肉也得偷偷摸摸的。现在有人居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卖牛肉,一开始大家都很紧张,不敢买,怕官兵找上门。但是老农叫卖了半天也没见人来,大家都开始觉得老农可能跟官府有点关系,于是纷纷掏钱买了牛肉。

中午的时候,刘全把牛肉都卖光了,收拾收拾就回家了。他刚进家门没多久,捕快就来叫他,说凶手找到了,让他去县衙。

刘全踏入县衙,眼前的一幕让他一愣: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正跪在地上,一见刘全,便急忙向包拯告状。那男子声嘶力竭:“大人,我要告刘全,他私自宰牛卖肉,这可是大罪啊!”刘全也跪了下来,沉默不语,而包拯则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两人。

那男子接着说道:“我名叫卜安,是刘全的邻居。我亲眼看到他在自家院子里宰受伤的牛,然后还把肉拿到集市上去卖。”他信誓旦旦地表示:“集市上许多人都看到了,他们可以为我作证。”卜安再次磕头,恳求包拯严惩刘全。刘全虽然愤怒,却选择了沉默,他相信包拯会给他一个公道。

这时,包拯听了卜安的话,问:“你说刘全杀牛卖钱,他为啥要这么做?” 卜安抬头看了包拯一眼,刚才还高兴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感觉不妙。 包拯没等卜安回答,接着说:“好好的牛,刘全不会无缘无故杀它,而且那牛舌头被割了,活不长了,可是你怎么知道那牛受伤了的?” 卜安一惊,顿时知道自己说漏嘴了,只能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没想到包大人早就看穿了一切,用老汉被迫杀牛的办法,引出了真正的罪犯。凶手终于被抓了。包拯的聪明和计谋真是让人佩服,他对人心的把握更是高明。

0 阅读:5

侠客在心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