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密奏康熙,纳兰明珠卖光了大清的官,高士奇:谁不怕死

友书闲读 2024-11-05 08:39:33

康熙二十六年,康熙拜谒先帝陵寝,直隶巡抚于成龙陪同。同行路上,于成龙近身密奏:“皇上,如今的内阁难以服众,里面的官职都被明珠和余国柱卖了。”康熙听后反问:“为何没人弹劾?”

高士奇察言观色片刻后,趁机上前说道:“人谁不怕死?”

原本于成龙所言康熙还有所疑虑,而直到高士奇附和后,康熙才坚定了要彻查贪腐一事。高士奇的话也透露了明珠一派势力嚣张,已然危及皇权尊严。

这里的于成龙并不是《康熙微服私访记》里的那位总是救驾来迟的于大人,而是《天下长河》里那位耿直迂腐的让人又爱又恨于振甲。

康熙年间的这两位于成龙大人都是廉洁奉公的典范,并且曾经同朝一时,都曾官至一品总督。康熙二十三年,大于成龙去世,而接下来的舞台就交到了小于成龙手上。

于成龙见不惯明珠一派结党营私,徇私舞弊,祸乱朝廷风气,便劝康熙赶紧出来管管。这时候的明珠气候已成,史籍中记载朝廷大小事,阁中票拟都由明珠指挥,轻重随意,余国柱更是和其狼狈为奸,其他官员不敢弹劾,也不敢有反对的意见。

那么,纳兰明珠又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呢?

纳兰明珠和康熙有点亲戚关系但不多,比如纳兰明珠所在的叶赫那拉族,其祖上不少死于努尔哈赤的刀下 ,后期又曾在顺治年间卷入多尔衮的皇权争斗中,被清算自尽。但是纳兰明珠又娶了英亲王阿济格之女,论辈分成为康熙皇帝的堂姑父。

简而言之,纳兰明珠并不像索额图出身那么显赫。不过这也侧面说明了,纳兰明珠能走到权力中心全靠个人本事。祖辈曾经经历的种种斗争,让纳兰明珠从小就意识到唯有权力和金钱能给自己以安全感,因此他成年后一门心思要奔高位,要出人头地。

纳兰明珠是属于皇帝亲统的正黄旗,在职位晋升上有一定的特权,他和索额图都是从内务府升上来的。而明珠最开始在康熙初年,担任的是大内侍卫。这一点应该和一些影视形象有出入,至少纳兰明珠不是一个纯粹的文臣,并不像索额图口中说的酸腐书生,应该是有点武力。

纳兰明珠凭借扎实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说话艺术,很快博得了康熙的好感。纳兰明珠爱学习,家中藏书颇丰,他兼通满汉语言,博学多识,这一点让康熙意识到再让他做侍卫,有些浪费人才。

于是,没多久,纳兰明珠就升迁为内务府郎中。

纳兰明珠的升迁之路非常顺遂,五年内接连升迁,做到了刑部尚书的位置,可以参议国政。康熙器重纳兰明珠还有一个原因,当初议撤三藩时,群臣争论不休,以索额图为首的大部分人纷纷反对。这帮人安逸的日子过惯了,只想保全当下不计较长远,而康熙撤三藩之心已定,满朝文武,唯有纳兰明珠坚定不移的支持康熙。

索额图更是大胆劝皇帝杀了那些建议撤三藩的人。

康熙平三藩后,还曾敲打索额图:当初朕若是听了有些人的话,就让忠臣含冤九泉了。

纳兰明珠位极人臣和索额图平分权力后便开始结党营私,谋私利。只要朝中有职位空缺,他就派人放出风去,也就发生了于成龙密奏里的事,将朝廷的官都卖了个干净,而朝中大半数都是他的门生,如果没有索额图,明珠之势将不可想象。

因此,康熙帝也有意让这二人争斗,互相牵制,是帝王权术的之一。

康熙二十七年,御史郭诱又具疏劾之,疏中列举了明珠“背公结党,纳贿营私”等八大罪状,康熙怒不可遏,命人撤了明珠的职,并将其朋党严惩。但是,明珠之罪论抄家诛九族都不为过,可康熙还是放了明珠一马。

当时康熙已经窥见了“党争”的苗头。索额图是太子一派,而明珠是支持大阿哥的。康熙撤明珠也是为了打压大阿哥,但又不能完全弃用明珠,毕竟将来还要钳制索额图。而且眼下即将征讨噶尔丹,用人之际,也离不开明珠以及朝中许多中流砥柱。

明珠党派盘根错节,牵一发动全身。

这一段我觉得陈道明老师饰演的康熙,在针对明珠贪腐案的台词就演绎的非常到位:

当朝大学士统共有五位,朕不得不罢免四位。六部尚书朕不得不罢免三位。看看这七个人吧,那个不是两鬓斑白,哪个不是朝廷的栋梁,哪个不是朕的儿女亲家。罢了他们,朕的心都要碎了。

祖宗把江山交到朕的手里,却搞成了这个样子,朕是痛心疾首。朕有愧于祖宗愧对天地,朕恨不得自己罢免了自己。

还有你们,虽然个个冠冕堂皇站在干岸上,你们就那么干净吗?

朕知道,你们有的人比这七个人更腐败,朕劝你们一句,都把自己的心肺肠子翻出来晒一晒,洗一洗,拾掇拾掇。朕现在是越来越清楚了,大清的心头之患不在外面,而是在朝廷。就是这乾清宫,就在朕的骨肉皇子和大臣们当中。咱们这烂一点,大清就烂一片,你们要是全烂了,大清各地就会揭竿而起,让咱们死无葬身之地。

想想吧,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才几年呐,忘了?!那棵老歪脖子树还站在皇宫后边天天的盯着你们呐。

所以,康熙在惩治明珠的时候进退两难,无法连根拔起,只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旦内乱,噶尔丹就会趁机反噬。所以明珠只是被罢黜了学士位,留待将来备用。

果然不久后西征葛尔丹,康熙就带上了明珠,随后官复原职。不过明珠也就止步于此,辉煌一去不返。

康熙四十七年,明珠病故,算是善终,康熙还特意皇三子前去祭奠。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