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小米SU7车祸爆燃三名女生遇难,小米及时回应了网上的6大质疑。
然而,依旧有三大重要疑问待解:电车碰撞后烧得为什么特别快?车门打不开又是什么问题?事故前2秒才发出接管提醒,智驾是否可信任?
对于烧得快的问题,目前还在全面调查,小米的回应也仅是推测。
毕竟,事故车辆以 97km/h 高速撞击水泥桩,其冲击力远超国标测试标准。很有可能在碰撞中导致电池包外壳破裂、电芯挤压变形,隔膜刺穿后电解液泄漏,遇空气或火花瞬间点燃。或者碰撞可能导致高压线路短路,产生电弧引燃内饰。
至于为何快速燃烧,需要等待最终调查结果,但也警示所有车企,一定要更合理排布电池模组,优化热管理系统相关技术,以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车门打不开的问题,小米也没有准确的结论。调查结果没出来前,一切都是猜测。但这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汽车上最后的逃生希望被锁死很绝望。
大多数情况下,车门结构在高速撞击下严重扭曲,即使解锁也无法手动打开。所以,车企要么改进门锁技术,要么提高车门结构部分的强硬度,撞也变不了形。
最后,智驾是否可信?
首先有一点必须要明确,辅助驾驶≠自动驾驶!事故车的NOA智驾,仅仅是L2级辅助驾驶,核心设计逻辑是“系统辅助决策,驾驶员全程负责”。所以并不是智驾不可信,而是要知道你的车智驾级别是不是只是辅助功能,不能盲目相信:智驾=不用自己管。
至于事故车前2秒才发出接管提醒,有点不人性化,也太激进了。因为等驾驶员接收信息后仅有1秒反应时间。而据NHTSA研究,人类平均需要2.3秒才能完成有效接管。
但是,接管策略行业目前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它可以根据自身定制。行业两大巨头标准也不一样。华为灵活策略,2-15s动态提醒,危险接管提示5-8秒,特斯拉10s固定。因此,在这里建议根据不同的视觉方案,建立统一的标准。
也许小米SU7还有不少技术方面需要完善,也许智驾领域还需要完善技术规则和标准,但是,不能说智驾不可信,而是要我们自己懂得合理利用智驾。大伙说是不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