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朋友和我聊起了他在某短视频平台上买到的一份DeepSeek付费教程。
这份教程标榜自己是清华大学团队制作,只卖0.12元,但朋友实际看完后却发现,教程内容老掉牙,而且许多信息还可以免费在线获取。
他气愤地说:“这简直就是在骗钱啊!
从来没接触过DeepSeek的人或许并不知道,这个名字如今在科技圈里异常炙手可热。
DeepSeek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吸引了大量爱好者和投资者的注意。
随着这一技术的普及,五花八门的教程也接踵而至,价格和内容各有千秋。
各种花式教程涌现,价格差距大到离谱几天后,我在网上搜了一下“DeepSeek教程”,结果让我震惊。
从0.01元到9499元,各种教程应有尽有。
某二手平台上,0.01元的《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秘籍》火爆销售,卖家还声称有专业应用领域内容,看起来非常诱人。
但是,另一边,动辄数千元的DeepSeek培训班也有不少人报名。
短视频平台上,各种视频教程也是琳琅满目,不管是清华大学手册,还是某大神的独门秘籍,价格从几毛钱到几十元不等。
我朋友购买的那份0.12元的教程,销量竟然过了7000件。
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人们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去购买这些价格差异如此巨大的教程呢?
部分付费课内容免费就能找到在进一步的调查中,我发现,各种“付费教程”的内容其实有很多在网上免费就能找到。
比如我朋友买到的所谓“清华大学DeepSeek手册”,经查证内容完全就是清华大学在视频号上发布的免费技术文档。
还有很多教程明明是网络上一些零散信息的拼凑,却依然卖得火热。
一个消费者花钱买回家的教程,却发现和网上的大同小异,难免心生不满。
我还发现,有卖家其实是用这些教程当引子,引流进行网盘拉新赚钱。
比如,有人在二手平台卖DeepSeek教程,只要0.88元,但是买后你需要加卖家的微信号码,卖家再发给你一个网盘链接,你下载了这些资料,他就能赚几块钱的推广奖励。
警惕承诺变现奇效的夸大宣传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卖弄说法、吹嘘效果的课程标题:比如《如何用DeepSeek赚100万元》《用DeepSeek搞副业有救了》这类课程,吸引了许多寻求快速财富的消费者。
当你真正购买这些教程后却会发现,它们大多是含水量十足的“快餐式教程”,说白了,就是把以前的套路换了个包装而已。
很多教程内容不仅没有提供真正有价值的知识,还在采用夸大的宣传手法。
例如,有的教程宣称“30天月入过万”,但完全没有实质性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无非是吸引一些希望快速致富的人的眼球。
这种虚假和夸大的宣传,实际上伤害的是消费者的财产和信任。
DeepSeek官方提醒:收费教程多为假冒面对市场上如此混乱的DeepSeek付费教程,DeepSeek公司官方也不得不发声。
近日,DeepSeek公司发布了一则声明,明确指出目前市场上以官方名义出售的所有培训课程均为假冒,并提醒消费者谨防上当受骗。
官方还表示,目前DeepSeek并没有在国内其它平台设立任何收费的群组,一切与DeepSeek官方相关的收费行为都是冒名行骗。
看到这种声明,许多消费者才恍然大悟,原来一直被蒙在鼓里。
其实,学习和使用某项新技术本该是个自由、开放的过程。
知识付费的初衷是提供便利和高质量的服务,而不是接连不断的陷阱。
理性选择付费教程北观韬律师事务所的李律师提到,现在许多付费教程只是重复基础知识,完全不值那么多钱。
对于复杂和深入的技术,确实需要系统学习,但这并不代表你必须掏腰包购买这些五花八门的教程。
如果你只是想了解基础操作,网络上有足够多的免费资源帮助你入门。
付费课程也应该物有所值,而不是充斥着拼凑的信息或简单的入门知识,更不该以夸大、虚假的方式诱导消费者。
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也许比盲目追求所谓的“权威教程”更加靠谱。
纵观这次的DeepSeek付费教程风波,不禁使我们反思,不管是在学习新知识,还是追求职业技能提升的道路上,理性和辨别力非常重要。
也希望市场能够更规范,消费者不再为花钱却学不到东西而苦恼。
新的技术和知识应该是共享的,而不是商家的“韭菜”。
在科技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在充满噪音和欺骗的环境中找到真正的价值,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保持理性、保持警惕,用智慧的眼光和负责的态度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样,才能在变化迅速的世界中,真正掌握自己想要的技能和知识,不被纷杂的信息所困扰。
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式,信息时代需要我们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才能更好地立足于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而这种调整,有时候未必花很多钱,也未必非得上那些看似“高大上”的课程,更多时候,只需要我们多一点甄别,多一点理性,以及多一点对真知灼见的渴望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