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小小的岛屿,竟然让中国多了8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让渤海彻底变成了中国的内海。
从地图上看,这座岛不过巴掌大,可它的重要性却不亚于一把锁,直接关上了渤海的大门,把外来的军舰挡在门外。
话说回来,为什么这么一个岛就能“封锁”渤海呢?是天赐的地理位置,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一、中国智慧打破3海里领海阴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上流行着一个“3海里”的领海规则。就是从一片陆地或岛屿的外沿,往外延伸3海里的海域,算作国家的领海。
3海里之外呢?不好意思,那就是“公海”,谁都能来,谁都能走,无论是商船还是军舰,没国家能管得着。
这个“3海里”压根不是公平的规则。它其实是西方海洋强国搞出来的,方便他们随便跑到别国门口转悠。
所以中国当时就没惯着这事儿。1958年一锤定音,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
这下大局就变了。12海里一出,渤海的“门口”一下子缩小了不少,但问题还没完全解决。
渤海的两个门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隔着一个54海里的大口子,就算每边划12海里,还是有大片空隙成了公海。
怎么办?总不能让外国军舰从这条“缝”里钻进来吧?
这时候庙岛群岛中的北隍城岛站了出来。
这个面积只有2.79平方公里的小岛,位置刚刚好,离辽东半岛的老铁山只有22海里。
利用这座岛,12海里的领海范围正好覆盖整个渤海湾口,把渤海彻底变成内海,外国船只再也不能随便进来了!
二、北隍城岛的“锁门”作用
北隍城岛的地理位置简直就是老天爷赏饭吃。
它就像一把锁,卡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关键卡得还特别紧。
北隍城岛离辽东半岛的老铁山只有22海里,再加上12海里的领海范围,刚好把渤海湾口封死了。
如果没有它,这里就会留下一个30海里的漏洞,外国军舰可以轻松溜进渤海。
特别是那些“不怀好意”的国家,真要是借机钻空子,咱们的安全就会大打折扣。
而且渤海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是内海。
这里靠近北京、天津等经济和政治中心,背后还有河北、山东这些粮食大省。
如果渤海不安全,那就等于咱们的“心脏”暴露在外面,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北隍城岛的作用,不只是“锁门”,更是“护心”。
其实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琼州海峡、金门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域,也因为12海里原则而变成了中国的内海。
这些地方的存在,都是在为国家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让外来的威胁无处下手。
三、12海里规则的背后逻辑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定12海里?多一点少一点不行吗?
其实这背后还有军事上的考量。
当时中国的海岸火炮射程在12海里左右。
意思很简单,这个范围内,咱们能用炮火有效保护自己的领土。
如果有外国船只非法闯入,这距离刚好是咱们能“够得着”的范围。再远一点,火炮打不到,保护力度就大打折扣了。
从1958年中国提出这个标准,到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将12海里写进国际规则,这个过程是一步步来的。
中国的坚持,最终让不少国家认同了12海里制度。这不仅是一次国际规则的胜利,也是一次国家安全的升级。
四、渤海作为内海的意义
把渤海变成内海,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胜利,更是国家主权的体现。
渤海是咱们的“家门口”,如果外国军舰随便进出,那不就等于家里装了个大敞门,谁都可以进来踩两脚?
而且渤海的经济价值也非常大。
这里是重要的渔业基地,还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如果这些资源被外国觊觎,咱们的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所以渤海变成内海,不只是国家安全的问题,更是经济利益和主权尊严的问题。北隍城岛的存在,让这一切成为了可能。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一个小岛能有多大用?但事实告诉我们,就这么一个小岛,硬是把渤海的大门关得严严实实。
那些想在渤海“蹭饭”的人,只能吃个闭门羹了。
这事儿看起来简单,其实背后是国家智慧和实力的体现。
没有12海里的规则,没有北隍城岛的“锁门”作用,渤海恐怕早就成了别人家的公共泳池。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