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的硬核购物方式:嫌父母省,自己却暗暗地“抠”

新住家居 2024-09-13 11:05:18

年轻人与父母之间,通常都是互相嫌弃的状态:我嫌你省,你却嫌我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花钱大手大脚。

殊不知,在这些表面互相嫌弃的背后,其实年轻人也有自己暗暗抠搜的省钱方式。

本期,就盘点一期当代年轻人的硬核购物方式,你还别说,钱省了生活品质却没降的生活方式,确实还挺值得推崇。

1、买菜按个儿买

父母买菜,都是碰到便宜的,然后按兜买,关键,在他们眼里“趁着便宜多买”,也是省钱的一种方式。

但到了年轻人这里,可不这么认为,一来觉得买的量多了得集中吃,会造成“逆反排斥(想起这个菜就不想吃)”;二来吃不完的放坏了,反而便宜是个贵。

所以,他们选择了“买菜按个买”,可能单个算下来是没有父母买的便宜,但主打一个“按需购买”,而且每天都可以换花样、吃的还新鲜,何尝不是一种更适合自己的“精打细算”?

2、万物极简风

谁都掉进过资本的陷阱!比如资本家宣传「包」治百病,甭管是父母,还是我们,都曾有那么个阶段是相信的,并且向往为自己添置一个“像样的包包”。

但是,随着大家消费意识逐渐“清醒”和“万物极简风”开始流行,最先醒悟的其实还是年轻人。

还拿包包举例:复杂、贵价的包包,不如帆布包耐造、好背,而只要是包,通勤都得过安检麻烦,索性他们就从包包→帆布包→一根绳。

搁父母眼里,这种一根绳带个小包包,又是乱花钱的证明,其实只有年轻人自己知道,通勤必备的物品也就纸巾、口红、耳机等,这些收纳解决了,又不用过安检,才是真的方便又快捷。

还有衣服也一样,看着年轻人好像买了很多衣服、很时尚,其实更多时候,他们只是暗戳戳学习了穿搭。

同样一件基础款式的衣服,可以掖角、绑带、叠穿,变换出很多种搭配,咱就暂且把它们叫做“技能式省钱方式”吧!

虽然这种方式并不是人人都会,但绝对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3、货比30家

父母辈的省钱法则中,有一则很重要,那就是“货比三家”。

他们以为到了年轻人这里,就只会网购,身上就根本没有延续他们的“理智消费”品质。

殊不知现在年轻人的网购,何止同一app货比三家,不同app之间也会互相对比,手机上的购物软件都是多个起步。

再看看那些羊毛薅的狠的,甚至每一类所需物品,都有他们熟知的“优惠app”,而这些操作,就是手把手给父母教,肯定都学不会。

4、动手工具占比增大

我爸是个很节省的人,他轻易不会洗车,只有重大节假日,或者有用车重要的时刻,才会去洗车。

然后看到我车时时刻刻都很干净时,就开始嘚嘚我,说我一个月挣得钱,都用来洗车了。

可是老爹啊,你可曾知道我车干净的背后,是我劳动的成果。

以前我确实是会去洗车店高频率洗车,但是后来我发现花两次洗车钱,就能买一套像样的洗车工具套装,所以就添置了动手工具。

关键是,复杂的事情重复做就会变简单,清洗的次数多了,就会发现自己动手洗车,真的是一件超级简单且有乐趣的事情。

5、共享物资

在父母眼中,不需要的东西坚决不买,实在需要的,掏钱也是真金白银往外掏。

这种他们觉得正常的方式,在年轻人眼中其实并不认可,因为年轻人有自己的“共享物资”圈。

比如,视频app、修图软件等,它们能买到会员共享的,就绝不会花全额的钱购买,哪怕急用不得已购买了,也会挂在闲鱼上,实现“共享回血”。

还有充电、打印,这些公司里能蹭到的便捷,就绝不会在外面多花一分钱,主打一个能蹭则蹭,不能蹭就明天蹭的心态。

更狠的是水,我就见过不少同事下班走了接杯水,说的好听是路上喝,其实,够一晚上的饮水量,也等于是蹭公司的了。

6、吃喝爱买半成品

关于吃喝,爸妈都是自己做。

但说句不好听,虽然自己做的更健康,但是口味还是偏单一,吃久了也想吃吃外面的。

加上年轻人也没有爸妈的手艺,所以他们在吃喝上更愿意买半成品,本着一副反正连锁饭店里也是预制菜的心态,还不如自己买回来稍微加工加工,口味一如既往的好,价格还便宜。

还有咖啡,外面买一杯二十几块,自己买咖啡粉回来自己冲,加上椰奶等,也不过就是几块钱的成本,口味还不比买来的差。

顶多再消费一个漂亮的咖啡杯,但总归是长期且经常使用的东西,买一个也无妨,总体下来依旧是省钱的。

7、万物找平替

说来也怪,现在父母的消费理念好像跟年轻人在某些方面是颠倒的。

比如清洁用品,父母好像更能接受各种所谓的清洁神器,并且觉得一二十买一个只要好用就不贵,反而是年轻人,热衷于找各种平替。

也不知道是他们真的当家后知道了柴米油盐贵,还是更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比如灶台清洁,他们发现肥皂是各种清洁剂的最强平替;

香皂盒的平替是网袋,挂起来不积水还起泡快;

内衣皂虽然花的是单独的钱,但是比洗不干净要频繁更换省钱;

还有洗衣粉,干搓面盆比任何清洁剂都好用。

8、东西不按说明书买

说到东西不按说明书买,最让我佩服的是泡脚桶,年轻人居然想着用食堂饭桶代替,这也太硬核了吧!

但说归说,硬核背后的理由,确实也足以让人佩服!

先是材质,304不锈钢的食堂饭桶,不比各种木质、塑料的泡脚桶卫生等级高、结实耐用?

再是使用感,要想泡的舒服,塑料泡脚桶就得有持续加热功能,而食堂饭桶它可是保温桶,根本不需要通电,节约了资源,也不会有触电、使用寿命方面的担忧,省钱又方便;

然后最重要的是价格,一个带加热功能的泡脚桶,咋不咋得上百块,而一个能放进去脚丫子的食堂饭桶,也就才几十。

最后还有接水、倒水便捷性,虽然这个点很小,但是食堂饭桶它下面带出水龙头,倒水不用整个抬起来,也是真的很轻松。

唯一需要克服的就是固有认知的障碍,只要你不把它限定到单一的食堂饭桶性能里,它本就应该是咋好用咋用。

9、租赁与二手

父母以为年轻人的“美好生活”,全是用薪水打下的江山,殊不知,在年轻人这里,买并不是拥有的唯一方式,我的方式还有很多种,比如租赁与二手。

偶尔需要,或者那些贵价的向往,可以先用租借的方式尝试。

比如贵价美容仪,在不确定它是否真与预期效果符合之前,我会先租,用上一段时间,好用了再买,不好用了就此打消种草念头,坚决不花一点冤枉钱。

还有布艺清洗机之类一年可能只会用上一两次的商品,用租的方式,更省钱,而且也不至于家里常年堆积一件闲置物品。

对于新旧要求不高的物品,则可以买二手,更有性价比,比如拍立得,买个新的得八百一千,二手就半价,玩上一段时间热劲儿过了再出手,还能卖差不多的价。

可能这些方法,在父母眼中更多认为是不体面,但是理智地思考,何尝不是一种更清醒的消费方式呢?我觉得完全可以借鉴。

10、出门自备耐用品

说父母省钱吧,在有些时刻却是出奇的大方,着急要用而找不到的东西,他们就能分分钟下楼买一个,就拿剪刀来说,我家至少有五六把。

这一点,作为年轻人,我是真的自愧不如,因为我在家,物品不说多整齐,但一定是按类别有专门容纳地,拿取也就是固定地方找,一定能找到。

然后就是出门,在父母眼中我背一堆东西不嫌麻烦,但是在我看来,做完全准备总比没苦硬吃强。

一年四季,我的包里会备一把晴雨伞,晴天遮日、雨天挡雨;还有一个折叠购物袋,不止购物,偶尔东西多了,分袋提也轻便;周末再加上保温杯、充电宝,口渴有水、手机有电,就是最大的富足。

0 阅读:135

新住家居

简介:来一点家居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