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手整治乱象!“伪自研”遮羞布被撕下,还得靠华为

互联鱼 2025-03-31 19:52:04

过去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看似百花齐放,各家车企纷纷标榜“自研”,从智能座舱到自动驾驶,仿佛一夜之间都掌握了核心技术。

但,当华为携乾崑智驾(ADS)和鸿蒙座舱强势入场后,这场“自研狂欢”的遮羞布被彻底扯下。原来,许多所谓的“自研”不过是披着国产外衣的美系供应链依赖症。

自研”的真相:肥了英伟达、高通,苦了国产芯

车企们高喊“自主可控”,但翻开它们的供应链,主控芯片几乎清一色来自英伟达、高通、德州仪器,操作系统则依赖Android或Linux。

更讽刺的是,某些车企一边宣称“自研全域操作系统”,一边却连芯片都无法自主;一边标榜“开源”,一边却对华为早已开源的鸿蒙视而不见,硬要基于Android魔改座舱系统。

这种“自研”的本质,是重复造轮子,烧掉的是国内车企的研发资金,养肥的却是海外芯片巨头。而真正在底层技术上“向下扎到根”的华为,反而因坚持全栈自研,一度被部分车企视为“威胁灵魂”的存在。

从“灵魂论”到“含华量”

当赛力斯问界凭借华为ADS和鸿蒙座舱销量暴涨,当极狐、阿维塔等合作车型在市场站稳脚跟,车企们终于意识到——“含华量”才是智能汽车的新竞争力。

华为的乾崑智驾不仅实现了城区无干预自动驾驶,更在激光雷达、计算平台等核心领域实现国产替代,成本远低于依赖英伟达的方案。

某车企曾因“灵魂论”与华为分道扬镳,但2025年又迅速回头,成立“华望汽车”深度绑定华为技术。上汽、长安、岚图等传统车企也纷纷加入华为生态,甚至合资品牌也开始寻求合作。

这种转变,不仅是对华为技术的认可,更是对“伪自研”路线的反思。

权威出手:终结内耗,重塑行业秩序

车企间的低水平内卷,终于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直言,自动驾驶需要统一训练模型,而非各自为战;工信部、发改委更是出手整治“以价换量”“重复研发”等乱象。

这一信号再明显不过:中国汽车行业不能再靠堆砌美系芯片和魔改Android混日子,真正的竞争力在于底层技术的自主可控。

而华为,恰恰是少数能在芯片、操作系统、自动驾驶全栈技术上与国际巨头抗衡的企业。

如今,传统车企已陆续转向华为,而新势力们也在观望。毕竟,当L5级自动驾驶的算力需求远超当前全球算力总和时,单打独斗的车企注定被淘汰。华为的鸿蒙智行模式,不仅提供技术,更开放生态,让车企既能保留品牌,又能共享智能化红利。

写在最后

这场变革的核心,不再是“要不要华为”,而是“如何与华为合作”。毕竟,在智能汽车的下半场,真正的对手不是彼此,而是特斯拉和谷歌。

如果中国车企仍沉迷于“伪自研”的内耗,最终只会让海外巨头坐收渔利。而华为的存在,恰恰给了行业一个团结突围的机会。

正如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所说:“与华为合作后,我们研发效率提升3倍,每款新车智能化迭代周期从36个月缩短到18个月。”

1 阅读:284

评论列表

議亂乄冷雨

議亂乄冷雨

3
2025-04-01 12:24

说的太对了!真瞧不起那帮畜生!它们自己可以随便用,一边圈钱,一边模仿。模仿出来了就骂用的人,就不让别人用!

笑看风云

笑看风云

2
2025-04-02 19:05

4g>5g的确是字研

互联鱼

互联鱼

新媒体公司创业者,致敬科技发展,趣聊商业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