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

中国雅茶文化 2024-06-23 19:20:31

周末的黄昏,笔者去市郊散步,看到久违的炊烟升起时,一种亲切温馨之感油然而生,又忍不住想起故乡来了。不知从何时开始,越来越多城市中的人喜欢上了乡村游、农家乐,更有甚者愿意放弃夜如白昼的繁华,选择到农村生活。我也总是在周末去道农村老宅,探探亲人,聊聊家常,摘摘时令蔬菜喜欢上了这种回归自然的“农村慢生活”。这种精神上的返璞,我想就叫做乡愁,在我的印象里,似乎有回到乡村,建个小屋,种点菜情结的大多与我一样,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

一个人的黄昏,喜欢去郊野里漫走,远离灯火阑珊处,与路边的草木说话。草木单纯,没有人心的芜杂,你看,那些新绿叶片载着满满的自信,吸纳阳光的暖,汲取月色的美,最爱的,还是它那颗纯净不染心,每当心气浮躁,我便将目光投向它们,一种清凉澄澈意,看似不经意,却刹那间温润了眼眸,那种舒心的安然,沉静与蜿蜒,不可言说。

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一个人的下雨天,喜欢撑一把小伞,去菜圃采一把青青豆角,割一缕鲜嫩绿韭,烹煮一锅生活真味,琐碎的日子里,融进了菜肴香、稻米香,几样素色小菜,一家人吃得可口可心。心如简,在冷漠世情里,祈愿拥有一颗素真之心,也愿结交周遭知友,小聚片刻,愉约烂漫,但赏心只需两三枝,适时地给予彼此自由空间,你会呼吸到山野吹来的清风,带着一丝野菊花的芬芳。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梁实秋说:寂寞是一种清福,岁月已晚,人心安恬,你会静享这小小清福,如若背起一部相机,去追逐黄昏里的夕阳,或在静夜,默坐在仍有阳光余温的干净石阶上,听虫声四起,看凉月满天,不懂我的人,以为我在刻意找寻浪漫,懂我的人,知我从中汲取了几多安静与欢喜,有时欣愉是不需言语的,就像淅淅沥沥的雨夜。

小时候的我们,耳边总少不了父母长辈们“长大了一定要有出息,走出农村,到城市去”的叮咛与希冀,一旦真离开了生养的这片土地,城市的繁华却总是显得那样急促,缺少了那么一份鲜活。乡愁总能勾起童年的回忆。我出生在农村,房前一条青衣江小河清澈见底,无论四季如何更替,她始终是最具人气的地方。洗菜洗衣、摸鱼捉虾、游泳消夏,又或是鸭鹅浮游欢叫,整天最为热闹,鸭舍旁两棵大黑桃树,年年结满黑桃果,摘下在井边一洗,顿时就能尝鲜。屋后是一大片良田,孕育着生机,承载着希望。麦苗、稻秧,在汗水的浸润下,和着微风吹拂下的细雨,年年都能奏响丰收的旋律。

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最喜欢初夏的傍晚,不单是因为有着夕阳洒在河面上,那余晖随着微波来回荡漾的乡村美景,青衣江河道两岸更是修起了景观道,种上了景观树,又能看到乡亲们在河边散步,小憩的身影;往日一百家人家一百个样子的鸡棚鸭舍也都超级变变变,换成了统一位置,统一样式,统一材料的禽类养殖处;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了标准化的垃圾桶,漆黑的乡路亮起了路灯,平坦的村路家家通,便利的公交村村行。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能看见炊烟,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她仿佛一条无形的绳索,无论你走的再远,再远始终让你无法割舍,无法不思念,因为那缕炊烟,就是家的方向。印象中最为勤劳的农家,总会升起全村第一股炊烟,不一会儿整个村子都醒来了。相邻的村庄受到感召,也纷纷升起炊烟。这些炊烟,因受柴草性质和风力风向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致,有的粗壮如柱,直上蓝天,有的纤薄如纱,摇曳多姿,有的像在赌气,相互之间绝不纠缠,铆足了劲儿要超过对方,有的像在聊天,聊着聊着就合到了一块儿,相扶相携地共赴青天。

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当炊烟逐渐消散的时候,各家各户的大人小孩耕作的耕作,赶集的赶集,上学的上学,充满希望的一天就开始了,门前的黄桷树,储藏了一些唠叨和目送的日子,许多无眠的夜晚,让我的乡愁随着风儿飘来飘去。透过一帘幽梦,我清晰地看到,多想打破那封存的记忆,原来炊烟是我的眼睛,天天在村庄游荡,时光就这样给我染上苍白的容颜,遥望故乡,空留眼神如霜,时间煮雨,人生浅笑嫣然,于半山半水的田园深处,遇见柳暗花明,邂逅半华半实的红尘,欣喜安然。这些年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递增,一个个已经消失或行将消失的村寨,那是我和我们可爱的故乡。

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故乡对于童年时光的记忆是永远抹不掉的,故乡是纵横交错的田地,是清澈的河流,是小桥、房屋、竹园、树草、电线杆、仓库、场地等形成的村庄;尤其是几代人传承下来的那种淳朴民风,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友好风气,还有那随处都可听到的亲切招呼声,至今令我难忘的那种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直叫人怀念的故乡,总是在我的企盼中悄然而至。(王仕彬)

0 阅读:0

中国雅茶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