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非洲的莫桑比克工作,当地也有叛军,所幸我所在的首都马普托局势相对稳定。
虽没经历过撤侨和交火,却也听过附近中资公司被暴徒抢劫、同胞被人用枪指头的事件,危险是真真切切就在身边的。
即便后来去美国和欧洲这样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出差,当地大使馆电话和全球领事保护应急呼叫中心的电话号码也是要在临行前就输入手机通讯簿的。
所以相对于其他观众,我对于《万里归途》中的情节更能共情,更能体会到大使馆对于同胞的重要作用,真的是坚强后盾和信心源泉。
今年的国庆档没有《我和我的》系列上映,主旋律电影却没缺席,甚至成了仅有的类型。
王一博主演的《长空之王》在预售遥遥领先的情况下突然撤档,应该是遇到了某些无法协调的困难。品质不错又没什么声量的《万里归途》可能是这场撤档的最大赢家,否则影片也许就重蹈饶晓志导演上一部《人潮汹涌》相同的失利了。
影片的改编自我国外交部真实的撤侨事件,但是做了不少的凝练和加工。
比如将多个外交人员的背景和经历融在几个主要人物身上,比如把各地撤侨过程中遇到的苦难和阻力巧妙地写进剧本,让影片更精彩也更有代表性。
然而故事主线却是再创作的,或者说瞎编的。电影的问题其实也主要集中在这里,我们稍后再展开说说。
努米亚共和国爆发战乱,外交部紧急开展撤侨工作。
前驻努米亚外交官宗大伟与外交部新人成朗受命前往协助撤侨。他们本该跟随包机回国,连机场也不用出。但为了给台湾同胞让座,两人被迫留在当地,改乘次日早上的轮船离境。
这时努米亚边境聚集了上千名中资公司员工想要通过陆路进入邻国,可他们很多人被多次抢劫,护照丢失无法离境,必须有会讲当地语言的外交官前去处理。
宗大伟的老婆快要生了归心似箭,任务由好友章宁带着新人成朗前往,而当地公司的负责人正是章宁的妻子白婳,两人将在边境汇合并一起回国。
可当晚章宁被街上乱开枪的叛乱分子射杀,宗大伟作为唯一了解当地情况和语言的外交部人员,不得不肩负起解救受困中国公民和亡故好友妻女的重任。
《万里归途》整体来说是好看的,我一直觉得以商业化类型片的运作拍摄主旋律才是最好的主旋律,也是我们比较欠缺的。
即使中国电影还做不到好莱坞电影那样全球卖座,但先把电影拍好看了,再潜移默化地输出价值观似乎才是更正确的做法。
《万里归途》无疑又是一个成功案例。
影片的优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故事主线简单明了,情感丰富充沛。
这是个典型的商业化剧本,主角团受命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但突发状况不断、危机持续升级,最后义无反顾地为更大的目标无私奉献,完成危机的化解和人物的成长。
按理说成朗的成长线更完整,外交部新人本来执行个简单任务,却无意中陷入绝境。
他一开始靠着满腔热血向前冲,与宗大伟产生巨大的矛盾和误会,逆境让他快速成长,到片尾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外交人员了。
成朗就是观众的眼睛,也可以通过给成朗讲解而交代很多设定,是最能与观众共情的角色。
可惜王俊凯的表演上差了点意思,反而是在张译饰演的身经百战的外交人员身上挖到了更多内容。
小家和大家怎么选,自己的生命和好友的妻女到底谁更重要?
他身上感人的点不在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横冲直撞,而是他明明见识过最黑暗的人性却依旧坚信世界会变得更好。
他也明知道每个抉择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危险,却每次都选择以私济公,表现力更加震撼。
二是主角团大多表现出色,尤其是张译演技神乎其神。
他饰演的宗大伟是经验丰富的外交部人员,数次执行撤侨任务死里逃生。
但别人眼中的英雄其实是个普通人,甚至因为老婆怀孕,他的顾虑和恐惧比以前更多。
电影中多数时候宗大伟表现出的都是普通人的一面,这样的既勇敢又智慧,同时又顾虑重重的人物,被张译精准的拿捏了。
而他更大的贡献其实在后半段,就是电影剧情逐渐奔放,宗大伟与叛军正面硬刚的段落。
我还记得看到“俄罗斯转盘赌”出现在一部以“撤侨”为题材的主旋律电影里的时候的惊讶,仿佛瞬间穿越到了港片片场,还是那种有点俗套的类型。
但是张译凭借强大的信念感,把人物的犹豫彷徨给演绎出来了,把超现实的桥段变得比较容易让人接受了,实在居功至伟。
再加上大段流畅的原声阿语台词表演,简直优秀得不真实。
顺便说一句,吴京的片尾彩蛋有点意思,像个小番外,不过风格跟主线太割裂,看来中国电影圈里真的把他当成票房吉祥物了。
三是影片的工业化水平很高,特效、质感、大场面调度都看得出专业而从容。
一部电影拍得好坏不是重点,关键你是不是以工业化理念制作电影,这才是整个中国电影业稳步前进的动力。
这关乎主创的一个绝妙的想法,能不能被准确地“翻译”成银幕上的视听画面,是电影综合实力的体现。
举个例子,这次的特效制作团队依旧是MOREVFX公司,就是做《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和《独行月球》的那家中国公司。
《万里归途》虽然有些特效一眼就看得出来,但大多数时候让观众难以感知,或者看出来了也没影响观感,这就给导演讲故事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可能性。
再说导演,饶晓志将《你好,疯子!》和《无名之辈》里擅长的群像刻画带到了《万里归途》中,一百多名受困的中国公民,只几个镜头就点出了数名亮眼角色,叙事效率极高。
他之前的《无名之辈》和《人潮汹涌》等电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执行力和品控能力,《万里归途》则立住了他商业片导演的身份,在口碑和票房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片很可能成为饶晓志导演的破茧成蝶的代表作。
然而电影也出现了一些低级的问题点:
一是电影节奏不好,有很强的跳跃性和割裂感。
观影过程中能很明显感受到这个故事是一段一段的,每个危机转折点都很明显,也很生硬。
印象最深的是电影用了很多字幕,说真的,是有点低级的叙事手法。
无论是交代努米亚内乱,还是叛军无差别攻击各国大使馆,完全可以用几句台词很自然的交代清楚。
我大概能理解用字幕能增强真实感,给人一种非电影而是真实纪录的感觉,可是后边轮盘赌把这种真实感给打碎了,那么使用字幕的“解说式”叙事在我看来就只剩下偷懒了。
然后频繁使用第X天的提示,人为把流畅的故事切成一段又一段,故事线不见得清晰多少,却损失了连贯性,有点得不偿失。
二是后半段剧情编得有点过,这也是电影最大的问题。
第一次“俄罗斯轮盘赌”是清晰的分界线,前边叙事非常好,在国产电影里算得上顶尖水平了,可与叛军的死亡左轮游戏直接把电影格局拉低了。
《万里归途》不是《战狼》,撤侨的核心讲的是国家遗志,外交部在中国公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如何运转,怎样协同将危机化解。
电影却太强调个人的作用,仿佛没有天降猛男系统就玩不转了。把本应以外交手段解决的危机粗暴地转换成观众更熟悉的“死亡左轮”,等于是本可以来一场化解冲突,电影非要改成猜拳定胜负,事实上很蠢也很偷懒。
其实电影也挺无奈的,撤侨虽然危险,但戏剧冲突有限。气氛烘托了一个多小时,这里要是不搞一个大事件确实没法收场。
结尾更是如此,这么俗套的俄罗斯轮盘赌居然还玩儿第二次,还前后呼应,戏剧冲突是爆表了, 可真实性和代入感呢?全盘崩塌了,这是比非常不划算的买卖。
三是王俊凯的出戏演出。
这个缺点是最不重要的,却是真实存在的和影响观感的。
成朗本身不是讨喜的角色,但编剧必须把他写成这样,不然没有冲突,后边很多危机也不会发生。
他就跟那把左轮手枪一样身不由己。
外交官不懂得不要在战区胡乱拍摄?我在非洲的时候都知道做事前先确认当地习俗,遇到警察更是减少眼神接触、迅速离开避免麻烦,他一名外交官不明白?
因为父亲曾向他隐瞒母亲的死讯,见不得撒谎就全然不顾大局,这在正常逻辑里都是说不通的,何况是受严格选拔的外交部人员。
这些不是王俊凯的表演问题,而是剧本问题,跟左轮手枪生造危机是同样的性质。
我想说的是,成朗这个人物身上的问题,不完全是王俊凯的责任。当然好的演员能找补剧本里的逻辑缺陷,王俊凯肯定没达到那个水平,甚至还雪上加霜,让人频繁出戏。
基于以上原因,《万里归途》只能算半部好电影。
但所有因素考虑在内,我还是会推荐这部电影。
以前看电视上的撤侨新闻,只觉得寥寥几句话没什么实感。但其背后外交部人员所面对的重重阻力和巨大困难是难以想象的。
《万里归途》远不完美,却给了这些没有超能力的超级英雄以清晰的面目;这仍不是一部让人满意的电影作品,却已在正确的道路上走了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