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揣测:张本智和是“棋子”?试探中国球迷的是非观

好球去哪了 2025-02-21 10:49:59

男单卫冕冠军张本智和,3-0战胜吴晙诚,获得今年乒乓球亚洲杯首胜。现场不少观众集体为他加油,甚感意外,便发文《纯属好奇:到底是什么人给张本智和加油?》。谁能想到,评论区一大堆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我:体育无国界,博主小题大做,上纲上线……

但很显然,这群人并没有看文章,而是只瞄了一眼标题就大放厥词,充当“理中客”。

从张本智和小小年纪出道,不断打破各类比赛“最年轻球员”的纪录,我就关注到他。十几岁的张本智和,一度赢遍了除许昕外的所有国乒主力球员。当时不少国内球迷指责其及其父母,我反而替张本智和做过澄清:他父母入籍日本,他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所以骂他是“汉X”,不但过分,而且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只有中国人才能被骂“汉X”,而他不是。他为自己的国家效力,击败国乒球员,合情合理。

中国乒坛人才济济,一部分球员出国打球,随后入籍,代表其它国家参赛,或者成为教练,子女入籍外国的,大有人在,不止张本一家。田志希、邱党、倪夏莲等,这些球员都成为所在国家队的标志性人物,也同样赢得国内不少球迷的尊重。

而个人之所以对张本智和没了好感,不是因为他日本球员,不是因为他喜欢大喊大叫,也不是因为他成为国乒的竞争对手,而是因为他“拜鬼”。正如我此前非常喜欢的日本球员石川佳纯,但也是因为他们一起“拜鬼”,所以现在对她无感。某些人动不动拿“体育无国界”来混淆是非,纯粹是“居心叵测”。

既然有人想搅浑水,那我就深度揣测一下,日本方面为什么组织张本智和和石川佳纯一起去“拜鬼”?会不会是某种“试探”?

张本智和是华裔,石川佳纯普通话说得特别好,所以中国球迷对他们都感觉很亲切,他们提升了中国老百姓对日本的好感度。而当他们一起“拜鬼”的事件曝光后,就像一碗可口的饭菜,你吃得正香,却突然发现里面有一只蟑螂,你是吞还是吐?

很显然,国内“真爱粉”吞了。他们不在乎什么“民族大义”,不在乎日本战犯曾对中国造成的巨大的伤害,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偶像”。

曾经中国禁止“韩流”,当时很流行一句话:国家面前无偶像。但面对日本战犯的记忆和仇恨,国人正逐渐淡忘。而这,正是日本希望看到的。

日本正不断掩盖侵华历史,不让本国人知道他们祖辈曾犯下的罪恶,而篡改为一般的“中日战争”。至于“南京大屠杀”,正如“文明的白人”对待落后印第安人,那不叫“屠杀”,是“正常的优胜劣汰”。日本人甚至将自己扮演成“受害者”,因为他们被原子弹轰炸过,“日本原子弹氢弹受害者组织联合会”去年还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无论是张本智和还是石川佳纯,他们或许都是某些人的“棋子”,但他们试探出:中国已经有一批人忘记了对日本侵华的历史,忘记了对日本战犯的“仇恨”。这也更加坚定了日本方面的信心,他们一直不道歉,用时间淡化一切仇恨的方向是对的。今年是日本投降的第80个年头,也许再过20年,50年,就没有人再关注这段历史了。

哪怕现在问日本老百姓,关于“日本侵华战争”的问题,要不不知道,要不认为那是“以前的事”,反而怪中国人干嘛一直揪着不放?应该向前看。恐怕,现在不少国人也是这种想法吧。

去某城市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但出门就看到路上大把的日本车。某些城市把曾经的租界当作“城市名片”去宣扬,这是多么地讽刺。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代社会的咱们,恐怕也逃不过历史的规律。唉!

0 阅读:10
好球去哪了

好球去哪了

竞技体育,成绩为王。 饭圈有违体育本质,抵制饭圈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