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睡眠不良可能诱发焦虑抑郁!“睡前运动”助你轻松睡个好觉

清汛康康 2025-03-26 17:14:38



最近,全国爱卫办发布《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其中提到一些良好睡眠的具体指标和要求,如良好睡眠质量通常表现为入睡时间在30分钟以内,夜间醒来次数不超过3次,同时提醒大众长期睡眠不良会导致反应迟钝、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下降,严重者甚至会诱发焦虑、抑郁。

2024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居民的平均睡眠时长普遍偏短,为6.75小时,有28%的人群夜间睡眠时长不超过6小时。睡眠质量也不尽如人意,超六成人的睡眠质量欠佳。

对当代打工人来讲,睡个好觉似乎已成为一种“奢侈”。不过近年来,有不少科学研究表明,抗阻运动(如深蹲、俯卧撑等力量训练),可能是一剂改善睡眠的“天然良药”。

研究证实:抗阻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

2025年1月发表在《睡眠医学》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者招募了一组存在延迟睡眠-觉醒相位障碍的男大学生,这种障碍表现为入睡时间晚、起床困难,导致睡眠时间与日常生活节奏不匹配。

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抗阻运动(如哑铃训练、深蹲等),另一组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实验持续数周,期间通过睡眠日志、可穿戴设备等工具,记录了他们的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深度睡眠时长和夜间觉醒次数等关键指标。

结果显示,进行抗阻运动的参与者在以下方面有显著改善:

1、入睡时间缩短:平均比有氧运动组快约15~20分钟入睡。

2、睡眠效率提升:抗阻运动组的睡眠效率提高了约10%,而有氧运动组仅提高了约5%。

3、深度睡眠增加:抗阻运动组的深度睡眠时长增加了约20~30分钟,显著优于有氧运动组。

研究者分析认为,抗阻运动之所以更有效,可能与其对身体和神经系统的独特作用有关。抗阻运动通过刺激肌肉力量增长和身体恢复,不仅缓解了身体紧张,还促进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放松,从而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此外,还有研究证实,抗阻运动能调节体内褪黑激素的水平(这是一种帮助调节睡眠的天然物质),同时还能减少身体的炎症反应,改善情绪,让人感到更放松、更愉快。同时,抗阻运动的效果会随着坚持的时间越长而越明显。不过,对于年纪较大的人来说,效果可能会稍微减弱,所以中老年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坚持。

这5类抗阻运动,推荐你试试

1. 自重深蹲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脚尖自然向前,缓慢弯曲膝盖下蹲,可以想象自己正在坐椅子,直到大腿几乎与地面平行。保持背部挺直,腹部收紧,再通过下肢发力恢复站姿。

2. 墙壁俯卧撑

面对墙壁站立,距离约一步,双手与肩同宽,撑在墙上,身体呈直线。慢慢弯曲肘部,胸部靠近墙壁,再推回原位,这个动作适合力量较弱者。进阶时可尝试将墙面改为结实的桌面。

3. 弹力带划船

将弹力带固定于结实的部位,坐在地上,双腿伸直,腰背挺直。双手握弹力带两端,逐渐将弹力带向后拉,肘部后移挤压肩胛骨,再缓慢放回,这个动作可以很好地锻炼背部肌群。

4. 臀桥

仰卧躺在地面,双膝弯曲约90度,脚掌平放,双手置于身体两侧。缓慢抬起臀部,直到肩膀、髋部、膝盖形成直线,在顶点收紧臀部和腰腹,保持1~2秒后缓慢放下。

5. 哑铃推肩(可用水瓶替代)

坐或站立,双手持哑铃或水瓶举至肩高,掌心向前,向上推至头顶直至肘部最终伸直,缓慢放下,这个动作改善肩颈紧张。加强上肢的肌肉力量。

当然,在进行以上动作训练之前,一定要先对自己的身体有所评估,如果有异常的情况,一定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

科学研究已证实,每周3次、每次20分钟的家庭锻炼,足以启动“睡眠优化”的良性循环。从今天开始,用一组抗阻训练为夜晚的深度睡眠铺路吧!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 运动医学科康复负责人 黄涛】

【编辑:YT 】

0 阅读:27
清汛康康

清汛康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