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4》:麦琳再现疯魔大笑,李行亮几次落泪。麦琳的“病”,只有咏梅能治!

松月时光 2024-12-27 21:35:01

01

麦琳之前因为画像事件而大笑,让所有人毛骨悚然。

原本以为经过夜谈后,她和李行亮的关系会有所好转,尤其是倪萍指出,她要的太多,才是她不幸福的根源。

以为她对李行亮会有些歉意,与杨子和刘爽对比之下,她应该能体会到李行亮的好。

可节目快结束时,竟然再次听到她的魔性大笑。

在场的人都有点懵圈,不知道她为什么又会有这种反应。

她麦琳一边大笑一边吐槽:

你的音乐梦想,跟我有什么关系?那是你自己的事,我凭什么要记住?

谁要记住你的缺点,你人都不在了,你把缺点留给我!

李行亮听到麦琳吐槽他的音乐梦想时,很失落,却只解释了为什么希望麦琳记住他的缺点。

因为他的缺点是代表他,他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记住了他的缺点就记住了他这个人。

麦琳仍然不认同,让李行亮“做个人”。

这个大笑的场面持续了至少几分钟,导致葛夕都说听到这个笑声有点害怕。

之后,麦琳说起了她的原生家庭,从小就觉得她需要多做事,才会得到爸爸妈妈的爱,如果得不到回应的话就会做得更多,她内心里会害怕被抛弃。

李松蔚在分析麦琳为什么需要那么多回应时,建议李行亮下次握住麦琳的手,告诉她不必做这么多他也一直会在,指出李行亮以往的安抚没走心。

李行亮竟然现学现卖,拉起了麦琳的手,安慰她。

但是,他的情绪呢?他数次掉泪麦琳就不需要看见?

麦琳写下希望他记住的事时,竟然敷衍着写出五条相似的内容。

麦琳说不喜欢他的音乐,他默默落泪,只有一旁的葛夕察觉到了。

连黄圣依都看到了李行亮面具下有一颗脆弱的心,却硬装作去理解,自己的需求表达得不多。

看到麦琳的异常,他选择压下自己的委屈,去安抚麦琳,说自己的事不重要。

而麦琳的情绪根本就是个无底洞。

李行亮根本就救不了麦琳,他根本就不能把麦琳拉出情绪黑洞。

他的纵容和自我牺牲,只会让麦琳得寸进尺。

没有外部环境刺激她,她不可能会痛下心,因为她怎么“作”李行亮都不会离婚。

02

曾要求“不要把我的皱纹修掉,那是我好不容易才长出来的”的咏梅,和容貌焦虑、情绪不稳定的麦琳怎么能联系起来?

看过最新一期的《十三邀》,许知远专访咏梅,脑子里有个闪回,咏梅的自救之路不正是麦琳的解药吗?

很少人知道咏梅曾经受到原生家庭的伤害,比麦琳要大得多。

因为同学和老师都说内蒙当地话,她听不懂,加上从小自卑,她一直都不合群。

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妈妈带着她和哥哥过。

妈妈和哥哥的关系很亲近,对她却是忽视。

哥哥蛋糕总是切得比她的大一点,鸡蛋总是吃得比她多一点,妈妈有时间陪哥哥,却没时间陪她。

而爸爸又有了新家,还因为没有好的阅读习惯总是批评她。

虽然有爸爸妈妈,有爷爷奶奶,也有哥哥,但她仿佛就是一座孤岛,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

十五六岁就借口离家出走,十七岁一个人去北京上学。

后来遇见了黑豹乐队的键盘手栾树。栾树弥补了她童年的缺失,让她慢慢变得对动物和人都有了爱心,但仍改变不了她骨子里的忧郁,时常地不快乐。

刚开始她也一直希望有谁来拯救一下她,但她发现即便身边的人再好,也解决不了她全部的问题,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

而且每当她控制不住自己发作一通之后,又对伤害身边的人感到抱歉,于是就想尽办法自救,不然这辈子她不会获得幸福。

她全情投入演戏,将情绪释放到角色中。

发现自己不对劲之后,关掉手机,不接电话,只通过短信回复工作,一年只接一两部戏,而且都是配角或客串。

每天花2-3小时阅读,去提升认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又通过瑜伽来观照内心世界,学会换个角度来看待童年创伤,和过去和解。

渐渐地她变得轻松、自在了,感受力也变强了,能体验到鲁米诗歌里极致的爱。

在她对生死有了更多了解和感悟后,迎来了《天长地久》的邀约,让她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她说,如果早一点接这个戏,她都演不了。

原谅,其实是一种自我救赎,这是她自身的真实体验。

03

回到麦琳,如果她自己不去主动面对自己的内心,去疗愈童年创伤,她无法获得正常的情感和生活。

她连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也就根本看不到李行亮的需求。

就如同沈奕斐老师说的,先看见自己,才能看见别人。

其实,某一个时刻有点心疼李行亮,他原本也是一个受伤的孩子,爸妈在他上大学时相继离世,他以为找到了麦琳就有了家,但麦琳也是残缺的,爱很匮乏。

他仍要牺牲掉自己的情绪,优先满足麦琳。麦琳想要的百分百的爱,对于李行亮来说他根本就做不到啊,而且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这种爱,哪怕父母也做不到。

麦琳完全可以循着咏梅的这条疗愈之路,把注意力向内转移,去发现自己,心疼自己,修复自己。

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要过度向外索取,学会自己满足自己,不要指望别人懂、能和你产生心有灵犀的电波感应。

亲密关系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补偿,而是自我的成长。

不要指望伴侣能拯救你,同时也要放下拯救伴侣的执着。

我们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带着童年的印记,很多人是没有能量去拯救别人的,唯有自渡。

就如同咏梅很爱的诗人鲁米写的这般:

做自己想做的事

爱自己相爱的人

走自己想走的路

痛了就哭,喜了就笑

累了就歇,好了就走

......

我看到了自己

也看到

生命原本的纯粹和天然

成长是一辈子的事,共勉!

0 阅读:0
松月时光

松月时光

一手抱娃一手写人生,爱花爱草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