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点重重,天元帝暴死之谜│1067
青禾谈历史
2024-03-25 08:46:52
然而,就在杨坚即将率军出征前夕,诡异事件发生,杨坚“暴有足疾,不果行”,就是杨坚脚部突然得了病,不能出发了,于是在家养病。
几乎同时,更加诡异事件发生。五月初十夜里,天元帝离开皇宫,临幸天兴宫,却在夜里突然得了重病,生命垂危,于第二天迅速返回皇宫。
天元帝宣召心腹宠臣御正下大夫刘昉、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到自己的病床前,准备托付后事。可是,此时的宇文赟喉咙嘶哑,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刘昉见天元帝已经无法说话且进入弥留状态,他的继承人,静帝宇文阐又只有八岁,于是联合内史上大夫郑译、御饰大夫柳裘、内史大夫韦谟、御正下士皇甫绩,共同推举杨坚辅政。杨坚装模作样的客气几下之后,同意了。于是,这些人对外宣称,杨坚受天元帝诏书,住进皇宫侍奉天元帝的疾病。
这时的杨坚,脚也没病了,当天就住进了皇宫,服侍在天元帝身边,实际上,是将宇文赟控制在了自己手里。宇文赟平日刻薄寡恩,对身边的近臣也动辄打杀,因而,他身边的这些亲信也终日生活在恐惧之中,对其毫无忠心可言,甚至乐见其死,宇文赟本人又无法说话,因而,彻底失去了话语权,连生命在内,都掌握在了杨坚手中。随即,宇文赟死亡。
关于宇文赟之死,记载北周历史的《周书》和记载隋朝历史的《隋书》记载不一,《隋书》记载宇文赟回宫当天就病死了,而《周书》则记载为宇文赟又活了十四天后才去世。但不管是一天还是十四天,宇文赟从生病开始直到死亡,一直被杨坚控制在手中,再大的权势也没有了使用的机会。这个时间,是580年五月。
宇文赟死时,年仅二十二岁,距离他称帝,正好两年时间。
宇文赟死后,杨坚、刘昉、郑译等人先是秘不发丧。刘昉、郑译等人矫诏让杨坚总管中外所有兵马。杨坚首先将兵权抓住了自己手中。
这些人中,只有颜之仪颇为忠正,知道这根本不是天元帝的意思,拒绝服从命令,也坚决不在诏书上署名。可惜,胳膊拗不过大腿,一个颜之仪当然改变不了筹谋已久的杨坚众人。刘昉、郑译等人胡乱在诏书上替颜之仪签了字,然后就颁布下去,开始执行。
京师内外负责保护京师和皇宫的各部禁军接到诏书,都接受了杨坚的指挥。
天元帝宇文赟生病及死亡的过程,疑点重重。
首先,宇文赟的病生的可疑。二十二岁的宇文赟,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虽然他称帝后一直肆意妄为,但毕竟也只有两年,再折腾也不至于这么快就折腾的油尽灯枯。
其次,宇文赟的病状可疑。宇文赟是在皇宫之外,莫名其妙突然生病的,毫无预兆,且病因不详。按照《周书》记载,他从发病到死亡中间有十四天的时间,可这十四天里,宇文赟神志清醒,却说不出话来。
虽然说按照现代医学,有些心脑血管类疾病,有类似的病症,但巧合的地方太多了,依然无法让人信服。
按照阴谋论里谁受益最大,谁怀疑最大的原则,我们再来看看杨坚身上的可疑之处。
首先,杨坚本来已经领命率军出征,却在出发前夕,“暴有足疾,不果行”,留在了京师,同时天元帝宇文赟生病。时间太巧合了。
其次,宇文赟生病的第一时间,刘昉、郑译等人立刻推出杨坚,杨坚则迅速控制住宇文赟,并打着宇文赟的名义开始掌控皇宫及军队、京师。太干脆,太果断了。这些举动,绝不像临时起意,更像是早有准备。
还有关键一点,就是杨坚这些人做这一切时,毫无顾忌。他们似乎肯定宇文赟必死,丝毫没考虑万一宇文赟好起来,他们现在所做的这一切,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这个结果。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推论,宇文赟的病根本不是病,而是杨坚趁宇文赟出离皇宫的机会,派人给宇文赟下了毒。因为从史料记载分析,杨坚不仅仅和郑译结了盟,连刘昉、柳裘、韦谟、皇甫绩等宇文赟身边的近臣,都成了杨坚的盟友,也就是说,宇文赟身边遍布杨坚的人,所以杨坚想要给宇文赟下毒,尤其还是在皇宫之外,难度并不太大。杨坚有下毒的动机和机会。
杨坚的心路历程应该是:开始的时候,杨坚只是想外出避祸,可是在郑译的帮助下,成为扬州总管之后,杨坚又犹豫了。此时的杨坚,应该想到了为北周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徐州总管王轨,宇文赟做太子时身边的右宫正,后来为避祸出任为秦州总管的尉迟运,还有并州刺史宇文神举等等。这些人都是远离朝堂在外镇守一方,可是依然难逃一死,那么,自己离开京师还有什么意义呢?
此前的杨坚,为了自保,应该在皇宫内外早有一些布置,不过并没有发动。此时感觉自己不管是留下还是离开,都难逃一死的杨坚,终于下定决心,铤而走险,让人毒死了宇文赟,并趁机掌控了军权,为自己改朝换代走出了最关键的第一步。
当然,因为史料缺乏,这些都只是推论,合理也罢,牵强也罢,宇文赟之死,依然是个谜,需要更多的正式史料才能解开。
当然,以天元帝宇文赟的所作所为,他的死,基本没什么人伤心,甚至可以称之为普天同庆。大家在意的,是他死后,必然会引起的权利更替,自己怎么才能获得更大的收获,或者如何站在获利者的一方,仅此而已。
0
阅读:0